我是烟雨人 ▷

《茶与禅》颍水老人

发表于-2009年03月28日 下午6:31评论-7条

《茶与禅》

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茶与佛教扯上缘分,应上遡至西汉时期,是时佛教开始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传入,即出现了出家的僧人。

据《芦山志》记载,东汉时芦山巳经有了不少寺院,僧侣云集,季节一到僧侣们攀崖涉谷,采集野茶,其间也有僧人,把山崖谷底生长的野茶树,移植于寺院园中。

东晋时期,芦山已经成为中国佛教中心。名僧惠远,卓锡东林寺,三十余年,他一方面聚徒讲法,一方面聚僧种茶。他自已常常‘话茶吟诗,叙事淡经’直至‘通宵达旦’。

至北魏时,《洛阳伽兰记》中,记录了洛阳城中,扬慎之‘菰稗作饭,茗饮作浆’。北魏孝文帝说:‘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说明当时饮茶,已经进入普遍时期了。

到了唐代,禅宗兴盛,茶与佛教的关系更为密切。

禅宗是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夲心,见性成佛’为方法特征的。

禅宗的要义是不借助任何东西,不追求任何东西,不被任何东西滞累,在一种绝对虚静的状态中直接进入禅定。为了进入‘禅定’,和尚坐禅必须‘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还要‘过午不食’,所以和尚们需要用茶來消除疲劳,刺激精神,阻止瞌睡。

为了‘訇然破禅关’,各大名寺古刹,纷纷培植上好茶树,研究奇特制茶方法。诸多名茶,皆起于佛门!

如:福建武夷寺,出武夷名茶、景宁惠明寺,出惠明茶,四川甘露寺,出蒙山茶,江苏洞庭山水月院,出碧螺春茶,临安禅源寺,出天目青顶茶,浙江普陀寺,出普陀佛茶,杭州法镜寺,出香林茶,余杭径山寺,出径山茶,安徽九华山,地藏王道场,出金地源茶,广西省桂平西山洗石庙,住持宽能师太(尼师)在1947年就卓锡西山,数十年如一日,将濒临灭绝的西山茶加以抢救,在1986年全国名茶评比中,被评为我国绿茶中上乘隹品!

远在宋代,卓锡于成都昭觉寺的佛果克勤禅师,写了‘茶禅一味’四字条幅(我推测应为横批,因原文记为条幅,只好因循守旧,按故称之)此物几经碾转,到了日本安国寺,寺僧一休宗纯奉为圭臬,这个条幅也就成了镇寺之宝,至今仍收藏于日本京都大德寺内。

在禅宋僧人眼里,一切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永嘉大师禅宗集.证道歌》) 

入宋以后,禅僧饮茶几为必须,释道源所著《景德传灯录》中,说到禅僧饮茶就更多达六十余处!其中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寺院僧侣每天早起净手之后,先饮茶再礼佛,坐香习禅时,待每一支香烧完,开静之后,都要饮茶,用來提神益思,

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生前有一诗云茶:

七碗受至味,

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

不如吃茶去!

2009.3.28.18:28.写于泉上小筑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颍水老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在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便是“禅茶一味”的研究和实践。 
所谓“禅”即是觉悟,顾名思义,
也就是透过品茗的过程而彻悟世事。

文章评论共[7]个
文清-评论

要真正理解禅茶一味,全靠自己去体会。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实践去感受。也可以通过对茶诗、茶联的品位去参悟。问候周末愉快!at:2009年03月28日 晚上9:02

颍水老人-回复说茶禅一味,即非茶禅一味,是为茶禅一味耳!文清网友好! at:2009年03月29日 凌晨4:53

一条河-评论

拜读了。问好作者。at:2009年03月28日 晚上9:05

颍水老人-回复我只是生活的喝茶,说好听一点儿,呌生活的品茶而矣!拙文只是讲茶出名刹,茶与佛教禅宗的一点关係,本人不是这方面的专门家,不敢对禅宗与禅多置口舌…… at:2009年03月29日 凌晨4:49

颍水老人-回复问好一条河网友。 at:2009年03月29日 凌晨4:51

曲径幽通-评论

欣赏并学习!问好!at:2009年04月07日 下午5:37

颍水老人-回复曲径网友好!茶禅一味,仔细体会,非禅非茶,非醒非醉…… at:2009年04月07日 下午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