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各大媒体似乎对缘分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惜或多或少饱含着商业炒作的气味,让人产生莫名其妙的反感。在很久以前,大家肯定思考过一些关于缘分的问题,诸如谁与我的人生经历相似、谁与我同年同月同日生、有没有人与我同名同姓,尤其在学生时代,这种想法尤为突出。我曾不至一次地思索着,恨不得一下子揭示出其中的奥秘。
当小孩子出生后,终于明白了所谓缘分不过是一个极幼稚和无聊的话题。我清醒地知道,与儿子同日出生于同一医院的就有四位。六年过去了,也许他们还在一个年级,可是没有听儿子提及与同日出生的人有过密的交往,倒是将与生辰上毫无任何关系的几名同学挂在嘴上。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小孩出生的那几天,我们家长之间相互交流过一阵,过后也记下了他们曾经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伙伴。依据过去的想法,大家好象没有珍惜属于子女之间天赐最宝贵的缘分,在彼此的心中仅仅视为巧合而已。有时想来真没有必要,生辰巧合本来就是生命中很平常的自然现象,何必费尽心机苦苦求索呢?
十多年前,我根本没有现在这么沉稳,也许由于年轻,思想充满着幻想。因而,那段自由而富有幻想的岁月怀念至今,尤其短暂的借调时光。当时,我曾协助公安局整顿户籍档案,由于拥有“特权”,认识了许多人,更因天赐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翻阅整个地区的户籍档案,我曾竭力寻觅同年同月同日的有缘人,然而却很遗憾,竟然无人与我生辰重合。我居然很伤感,自己好象是世间最孤独的人,谁与我共同降临呢?
现在想起当初的困惑确实好笑,同日出生的人就一定成为知己吗?相传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就有一个孪生兄弟,他们应该说心灵最相通了,可惜却互为仇敌,相互相残,为权势而争,亲情、缘分早已荡然无存。如果没有这层关系,也许还能相安无事,就由于生辰的相同而加剧了撕杀。国王只能有一个,继承者却有两个,尤其以双胞胎的形式出现,缘分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权势和利益之争姑且不谈,就是平常的百姓之家,也不见得双胞胎就能形如一人般的亲切无间,如果彼此成长环境、后天教育存在差异,谁能保证他们就是命运相似呢?即使同样的条件也不见得就能亲如一体,既然双胞胎有时还存在差异,那么两个陌生的路人仅仅因生辰相同就能判断为一见如故吗?所谓生日相同的缘分根本没有必要过分去追求。从生辰上寻找缘分,确实也没有多大意义。三国时期的“刘关张”既无血缘关系,也不具备那种冥冥中的巧合,可是却因志趣相投,将兄弟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多少后人感慨不已。
从姓名上能找到缘分吗?也值得怀疑。无法统计中国的汉字到底有多少,翻开汉字大全《康熙字典》能够知道中国大约有四万多,绝大多字又很生僻,加上人口众多,而命名却异常简单,一般不会超出四个字,从概率论上看,同名同姓人就属很平常的现象。电视广告中反复要大家发短信寻找同名同姓人,有必要吗?在我工作、生活的环境中,同名同姓人还真不是少数,可惜他们的人生并没有显示多少巧合的内容,各自的生活方式及职业几乎不同,也很少听说他们走得很近,倒是常常听说他们因别人弄错身份而烦恼不止。有时,一些同名同姓人都恨不得更名,尽力回避别人提及另一“自己”,哪里有兴趣寻找另一半。这不是空虚的表现吗?何况在错综复杂的尘世间,冒名顶替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同名同姓现象也不见得就好。
同名同姓现象有时还会造成人间的不幸,大家也许对包公戏中的“真假状元”案还记忆犹新吧!两个才华横溢的“周勤”在赶途中巧遇,后来发生了变故:一个周勤因病缺考,另一个高中状元。失落者不甘命运安排,完全可以从头再来,可是他却妒火中烧,加害义弟,不用改名换姓就窃取了状元,居然做了丞相女婿,苦命人如果不是遇到善良的小乞丐和伸张正义的包拯,这个冤案不知要尘封多少年。那个害人害己的“周勤”也曾说过:“如果他不与我同名同姓,如果他不中状元,也许我就如此酿成大错。” 苦命的“周勤”虽然平反昭雪,但是严重毁容,口不能言,位居状元只能痛苦地活着。
缘分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在某种情况下还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人们难以说清其中原委,但是冥冥中注定着某种巧合。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会对某段记忆产生眷恋或者对某种情感完美化,一旦和自己心目中想象的人突然出现时,迎合了他的潜在情感,就说彼此投缘。而这种情感的重现率一般很低,就显得缘分异常宝贵。如果彼此一直相处很旧也许会疲惫的,一旦分离却又抱怨有缘无分。红尘中,许多美好的情感就因相聚不多才显得珍惜。其实,众生能够相处一起,无论相爱还怨恨都应是一种缘分,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对待,何必忽略眼前的生活底韵而痴迷地追逐虚幻呢? 能够遇到理想中的缘分是幸运的,就好好珍惜,不能实现心愿也不必伤感,拥有与周围相处的一生就是缘分。无所事事地刻意追逐缘分确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全文完-
▷ 进入aln(东方追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