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柴立中

发表于-2009年03月26日 晚上10:16评论-3条

梁启超先生说:“文学是一种‘技术’,语言是一种‘工具’,要善用这种工具,才能有精良的技术,要有精良的技术,才能将高尚的情感和理想传达出来。”(《〈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

青年人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也有了一定的文字功底,但许多幽微的思想、情感,却苦于不能表达出来,原因就在于表达技巧不够多样。这就仿佛学游泳,只会蛙泳,不会蝶泳、仰泳,游起来就很吃力。下面,我们来提供几种表达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表达的“自相矛盾”

这种方法又叫“以言破言”。钱钟书先生解释说:“古之哲人有鉴于词之足以害意也,或乃以言破言,即用文字消除文字之执,每下一语,辄反其语以破之。”(《管锥编》第13页)这种方法表现在文字上,就是说话自相矛盾。让我们里、来看下面的例子——

①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d**,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鲁迅《野草?好的故事》)

②乌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而夭没、长者衰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乌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③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孔雀东南飞》)

由例①中可见作者心眼中那些美“好”的事物,后来都一一碎散,消溶了,从而形象生动地展示作者理想幻灭的痛苦之情。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不是“a”与“非a”的叙述,怎么能称为以言破言,“自相矛盾”呢?这里,我们必须告诉大家一个常识,就是“一枝笔不能说两家话”,客观事物是立体的,四维的,而语言表达是平面的,单向性的。要用平面的语言来表达(反映)立体的事物,不能一一对应的表达,必须用语言营造出“形象”来,再通过“形象”去反映客观事物。所以《周易?系辞上》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至于那种“同时”表达的自相矛盾语,也是有的,鲁迅先生就曾大量的使用过,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忘却的记念》)、“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希望中得救”(《墓碣文》)、“口唇不动,然而说”(同上)、“当他说出无词的言语时”(《颓败线的颤动》)、“彷徨于无地”(《影的告别》)、“无物之物”、“无物之阵”(《这样的战士》)等等。“忘却”与“纪念”、“寒”与“热”、“天上”与“深渊”、“一切”与“无所有”、“无希望”与“得救”、“口唇不动”与“说”、“无词”与“言语”、“彷徨”与“无地”等都是同时自反的“以言破言”。鲁迅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先驱,是伟大的思想家,但当他“叫喊于生人之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呐喊〉自序》)时,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寂寞,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而这种独特幽微的感受,只有用这种“自相矛盾”的语言,才能传达出来。

再来看例②,第一个“乌呼”之后的话,全是表示疑问的,表达作者不相信十二郎已死的铁的事实惊疑之情悲哀之情。第二个“乌呼”之后的话,又全部相信是事实。这一矛盾说法,让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精神上遭受沉重打击,对天理、人情全失去了信心,价值观、人生观发生倾斜,精神支柱垮掉的内心世界(因而下文说“无意于人世矣”)。这样强烈的感受,如果不用“自相矛盾”的方式表达,单用“痛苦”、“非常痛苦”、“特别特别的痛苦”等字眼,是苍白无力的。而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达,真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是极其高明的,故而《古文观止》评此篇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第③例中,“二三年”为“时段”,“始”为“时刻”。焦仲卿把“二三年”当作“始”,就是把时刻等同于时段,这显然也是矛盾的。但全诗正是用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充分展示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的至情至爱的。何以言之?我们知道,“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样的诗句,反映的是“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的悲欢之情。焦仲卿正是因为夫妻生活得极欢愉,所以“二三年”的时间,在他看来,仅仅是弹指一挥间的“始”。而鲁迅小说《明天》里的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这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参见《管锥编》第671页)。《孔雀东南飞》的结局是夫妻双双自杀殉情,倘若没有这样的欢爱,只写“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恐怕是不成立的(参见拙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二、造语的“主客混一”

这种表现方法,是在写景状物的时候,把人的“主观感受”与“客观景物”揉合在一起,进行遣词造句,使读者既了解了景物形象,又体味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于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

①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史铁生《我与地坛》)

②日子就一日一日平静而整齐地过去。(贾平凹《白夜》)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郦道元《水经注》)

④(老栓)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鲁迅《药》)

例①中,“寂寞”是人的感受,“蝉蜕如空屋”则是客观物象。例②的“平静”、“整齐”既可以是人的感受,也可以是对“日子”的形容,例③的“寒”、“肃”亦然。例④的“分明”则把人物心理与环境描写(天亮)融为一体,难分彼此。文学语言之所以能在字里行间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全赖此法。如此叙述,使语言的抒情性增强,对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大有裨益。

三、表述的“超常”

我们知道,平常的语言组合,只能表达平常的思想感情;要想表达异乎寻常的情意,只有通过“超常”的手段。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用看似搭配不当,衔接不通的词语或句子,造成语言的“张力”,来表达幽微的情意,这种方式我们称为“超常”或“错位”。我们仍以鲁迅作品为例。

①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祝福》)

②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秋夜》)

第①例中的“毕竟”,意为“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现代汉语词典》),用在此句中,似乎不通,但深究下去,就可知道作者曾将“旧历”与“新历”(指1912年民国改元后所用的公元纪年)作过一番比较,得出“旧历的年底最像年底”的结论,言外之意,则是说“新历”的年底“不像年底”,倘若读者追问下去,答案自然就是民国虽然“改朝换代”了,但没有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人民仍以旧历为“年底”,人们的生活、思想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含蓄地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一一贯主题,可谓言简而意丰。

例②更与常识相背,因为通常的叙述,只会作“墙外有两株枣树”,这一“超常”的表达,让读者能体味到作者寂寞无告的“荒原感”(见钱理群《心灵的探寻》第十五章《梦》),那种“味外之味”,令人叫绝。

四、结构的“圆环模式”

诗文的篇章结构,常常有首尾相交,形成圆环模式的。这种形式上的独特结构,往往能在内容上带给读者思想、感情方面的享受,即鲁迅先生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例如——

①朱自清的散文《绿》,首段曰:“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末段曰:“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首尾相差仅“不禁”二字(如果是诗歌,可以一字不易,但是散文,故差两字可以忽略不计)。再如《荷塘月色》,第一自然段末写“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与最末一段“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形成一个“出门——进门”的圆环模式。这种圆环模式体现了辩证法“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与全文“颇不宁静(孤独)”——喜悦——失落——企慕——可惜——“惦着(追求)”——孤独的感情线索相适应,呈“螺旋式上升”,可加强情感的烈度;而圆环模式无首无尾,循环往复,又可寓意情感的永恒性,因而为高明的作家们所乐用。如徐志摩《再别康桥》、戴望舒《雨巷》等抒情诗,亦用此法。

五、“旁入他意”的结尾方式

宋人陈长方《步里客谈》卷下云:“古人作诗断句,辄旁入他意,最为警策。如老杜云:‘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是也。黄鲁直作《水仙花》诗,亦用此体,云:‘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至陈无己云:‘李杜齐名吾岂敢,晚风无树不鸣蝉。’则直不类矣。”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句,把寒江山阁之景与上句鸡虫得失的议论结合起来,意义深远(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言鸡虫得失,不如两忘而寓于道,兹非命意之深乎?”),黄庭坚“出门一笑大江横”诗,则用“大江横”的壮阔景象与“出门一笑”的豪迈之情装配在一起,均仿佛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从而形象地表情达意,产生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散文如明朝人归有光《项脊轩志》的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不但能融情于景,还能化静为动,写活感情(参见拙作《形文?声文?情文》)。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我凭舷眺望,江水滔滔,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天渐渐开阔,地渐渐平旷,忽然飘来几只沙鸥,雪片一样白,闪电一样快,在船头画了个圈儿,不见了”,都有“旁入他意”“篇终接混茫”(杜甫《寄彭州高适岑参三十韵》)的效果。

以上是一点粗浅的看法,不过供学者隅反而已。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倘能在生活、学习中留心观察,多多体味,相信我们每一个人的语文水平都会得到广泛的提高。

2002年7月4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柴立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燎原百击点评:

多看多体会琢磨,再加多写,学以致用,长此文学造诣必会提高。文中分析明晰,所言值得借鉴。

文章评论共[3]个
正斜-评论

事实经典问好at:2009年03月27日 上午10:06

风撕柳-评论

欣赏了,问好!!!!at:2009年03月31日 中午12:22

柴立中-回复谢关注! at:2009年03月31日 下午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