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史湘云婚事线索猜想谁解个中味

发表于-2009年03月25日 下午3:55评论-10条

史湘云的婚事,有很多人写过文章。比较一致的意见,先是嫁给了卫若兰,但时间不长卫就死了,后来与宝玉生活在一起,成为白首双星。本人以前对此也表赞同,后经认真阅读原著和仔细思考,觉得似乎有失偏颇。现将本人的拙见表述于下,以供大家讨论批驳。

湘云很小就到贾府长住,原因是“襁褓中,父母叹双亡”,贾母心痛这个侄孙女,就把湘云接到贾府来供养。但是,三十二回,湘云对袭人说:“你还说呢,那会子咱们那么好。后来我们太太没了,我家去住了一阵子,怎么就把你派给了二哥哥,我来了,你就不象先待我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湘云的父母并不是她还在襁褓中就双双死了,而很可能是父亲先死,母亲当时还在,母亲去逝时湘云已在贾府住了几年了。正是因为“后来我们太太没了”,湘云才回去“住了一阵子”。再后来一段时间游离于贾府和史府之间,三十七回后就一直住在贾府。

有件怪事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贾府的小姐们元、迎、探、惜和媳妇们凤姐、李纨,没有一个带吉祥物的;而出现在贾府的外姓女孩湘云和宝钗都带有,湘云带金麒麟,宝钗带金锁。一个黛玉没带,宝玉一见面就问:“可也有玉没有?”而贾母忙哄他说,本来有,用来陪葬她母亲去了。可见贾府对外姓女孩的吉祥物是非常敏感和关注的。史湘云的金麒麟应该是一来贾府就带着的。为什么带?我想有三种可能:一是为了给孩子消灾免难,当然这是掩饰;二是史家见宝玉有玉,也给湘云弄个金麒麟,表示有缘,先打个隐性娃娃亲;三是贾母有意,与湘云母亲商量好了,让湘云先带个吉祥物来贾府住着,为后来宝湘婚事打个基础。亲上加亲,又是自己娘家的人。这是贾母最原始的动机和出发点。而这第三种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湘云在贾府住了几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母亲死了,监护权转移到了二叔手中,二叔二婶可能另有打算,是其一;王夫人看中了自己的亲侄女宝钗,与贾母意见相佐,借口湘云父母双亡,与贾母又是隔代亲戚,没有势力,一万个不赞成,此其二;湘云是大舌头,把“二”说成“爱”,说话耿直,率性而为,睡觉露膀子,穿男人衣服伴小骚哒子和孙行者,凉石上醉卧花荫等等,虽然十分可爱,但按封建礼教对女孩的要求,特别是按贾府对媳妇的要求标准来看,湘云差距甚远,显然是极不符合标准的,这是湘云自身的原因,此其三;其四,贾母见湘云的言行举止越来越不悦自己的意,也另有打算,趁湘云母亲没了,把她赶回去守孝,后又把自己的外孙女黛玉接来,顶替了湘云的角色,既暂缓了与王夫人的矛盾,也为她的另一个打算铺垫了基础。难怪黛玉到贾府很长一段时间没见到湘云的身影,也难怪大观园里独没有湘云的位置。

很多红学家和红迷都说史湘云嫁给了卫若兰,理由是三十一回王夫人说湘云“前日有人家来相看,眼见的有婆婆家了。”还有就是两条脂批,一条在二十六回:“惜‘卫若兰射圃’文字无稿,叹叹!”另一条在三十一回:“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而我却不以为然!为什么?大凡写文学作品,都要刻画人物形象,就孙绍祖这个中山狼,作者三五笔就把他勾画出来了,而卫若兰在前八十回中就只一个名字出现,据说曹雪芹本来就只打主意写八十回书的,那么就没有再写他的机会了。再是草蛇灰线,也没有这样搞创作的嘛。况且从三十一回到八十回,中间跨度三四年,迎春、探春、岫烟都是说好了就婚嫁了。史家如果真给湘云说了人家,能等三四年还不见结果吗?不但没见,连提一句都没有!我认为“卫若兰”就是作者虚设的一个名字而已,如果要相信脂批的话,那么作者虚设这个名字,就是为了谐音谐意:“卫若兰”就是“未入栏”。什么意思?未入栏就是指湘云没有进入到竞争宝玉这个圈子里去,入栏就是跨进这个圈子了。曹雪芹不是还有个名字叫阮圃吗?第一个脂批说“惜‘卫若兰射圃’无稿,叹叹!”我记得湘云是第二十回出现在贾府的,二十二回说了两次要回去都没走,猜元春灯谜时湘云也在场,但到了二十三回众姐妹入住大观园时,却没了湘云的身影,也没有湘云入住的份。也不知是在这之前就走了,还是见没有自己的份生气走了,总之是直到三十一回湘云才来到贾府,这期间宝黛钗在大观园朝夕相处,丘比特箭之射可谓猛也,而独不见湘云与宝玉的任何情况,宝玉又是曹阮圃的艺术形象,所以脂批说“惜‘卫若兰(未入栏)射圃’无稿,叹叹!”我看就是叹惜没有见到湘云被排斥在竞争宝玉之外后的情态文字。而三十一回湘云再次来到贾府,特别是宝玉送了她雄性金麒麟后,脂批说“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宝玉宁可丢印也不愿丢麒麟,并说:“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把他要送给湘云的礼物看得比命还重要,这意味着什么样的感情?明白无误的不谈爱情而爱情溢露!所以伏“白首双星”于此回的题纲中,谁是白首双星?说穿了就是湘云和宝玉。而“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就是说数十回后,湘云带着宝玉送给她的麒麟“入栏”参与竞争宝玉的行列。前一个脂批说“卫若兰”,后一个说“若兰”,一字之差,表明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情态。至于王夫人说湘云订了亲,我看是作者撒的烟雾弹,正所谓“无为有处有还无”中的“有还无”也。湘云自三十一回来到贾府后,中途只短短的回去住了几天,因诗社宝玉又叫贾母把她接了来,从此以后再没离开贾府了。如果真的是说了亲,几年中史家没来叫她回去过一次,卫家也不见来说娶亲的事情,这正常吗?王夫人说的“眼见的要有婆婆家了”,要“眼见”到什么时候?我想湘云提亲之说,多半是作者为当时湘云的尴尬处境打的掩护。目的是便于湘云来到贾府等待“入栏”时机。

湘云与宝玉的关系,从书中所描写的情形看,二人从小就处得不错,经常给宝玉梳头就是典型例子。要不是后来钗黛二人的介入,宝湘感情会有进一步的重大发展。应该说,湘云的直率、豪气、人品、才学,宝玉还是很欣赏的。醉卧凉石的美把宝玉惊呆了;烧鹿肉一节,寓意就更深:你想,“入栏射圃”,不就是“逐鹿”吗?男女方面的逐鹿不就是追求爱情吗?对此,作者还借李婶之口说“怎么一个带玉的哥儿和那一个挂金麒麟的姐儿,那样干净清秀,又不少吃的,怎么商议着要吃生肉呢?说的有来有去的,我只不相信肉有生吃的”。仔细品品这味儿,多有意思。难道李婶来了那么多天还不认识宝玉和湘云吗?偏说一个带玉的哥儿和一个挂金麒麟的姐儿吃鹿肉,这不就是脂批说的“入栏射圃”吗,还商议着生吃呢?这就寓意后来宝湘的婚姻不被家庭所承认,但是他们是一定要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是“生吃”。事实上宝湘二人是烧了鹿肉吃的,李婶为什么说是“生吃”呢?要知道,曹雪芹是不着一个闲字的,他既然设置出这么一个情节出来,必定有他的用意。再从宝湘二人的性格来看,大体也相投。两人都具有冲破封建礼教,想过新生活的企求,湘云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尽情做诗,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唾弃封建礼教的形象不闻自现,虽然偶有劝宝玉进取仕途经济之语,但她在劝别人的时候,内心也是矛盾的。换句话说,如果她是男的,她也做不到。“花因喜洁难寻偶”。湘云如是世俗之人,以他的条件,还“寻”不到一个仕途经济的丈夫吗?正因为宝玉不是仕途经济的俗人,她看准了宝玉,以各种方法和理由呆在贾府,守候着他,不管后来结果如何,义无反顾。哪怕虚度自己的一生也在所不惜。所以她“也宜墙角也宜盆”。当你黛钗当道时,我在墙角上看着宝玉就够了。一旦宝玉需要我时,我就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爱他疼他。宝玉对湘云介乎黛玉和宝钗之间。无可否认宝玉对黛玉的感情强烈于湘云,而对宝钗只是亲戚姐妹间的尊重和友爱。但宝玉对黛玉的感情越深负担就越重。书中宝玉不知受了黛玉多少委屈,说话做事,举手投足,都要考虑到黛玉的心情和看黛玉的脸色。可以说宝玉如果与宝钗结合,是不自由的;如果与黛玉结合,他就很自由吗?以黛玉的性格脾气,两人在生活的繁琐事上不知要发生多少生气的事出来。但是宝玉如果与湘云结合,大家洒脱、干脆、直爽、不说隔夜话,那宝玉不知要比与钗黛结合轻松洒脱自由多少倍啊!这应该也是宝玉喜欢湘云的基础和原因。当然在黛玉在世时,这个感觉还没有在宝玉身上明显表露出来。

在湘云的《乐中悲》曲中,有这样几句:“幸生来,英豪阔大宽洪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风光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我理解有三层意思:第一层:“幸生来,英豪阔大宽洪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风光耀玉堂”。是说湘云幸好漂亮、直爽、性格宽洪大量,所以在钗黛竞争宝玉时,从未将自己对宝玉的爱情表露出来、争风吃醋,而是在钗黛斗争不和谐的气氛中,时常制造一些欢乐愉快的气氛出来。只要有她在场,她就是一个开心果,她会把阴云黑压的气氛改变得象晴朗的天空一样。第二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这里的“仙郎”?我理解是指宝玉,宝玉是上天赤瑕宫的神瑛侍者下凡,当然是仙郎。如是所谓的“卫若兰”,俗人一个,怎配曹公称“仙郎”?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正因为湘云的心胸宽广,制造了不少霁月风光,这才博得了宝玉的珍爱和接纳(黛玉离世后),说明确实与宝玉生活在一起了。湘云想与宝玉博得个地久天长,以补找回幼时、包括钗黛竞争宝玉时自己所遇到的坎坷,但这是她的一厢情愿,贾府是绝不会容忍他们长此以往下去的。第三层:“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云散高唐”是说宝湘的结合是短暂的;“水涸湘江”是说湘云被迫与宝玉分离后,爱情之水就干枯了,从此过着孤独的单身生活。可能有人要说,湘云判词中说过“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这不就是说湘云在水中自杀的吗?我本人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的真实含义应该是:想想过去的岁月,再看看这残余下来的日子,湘云就象江河的流水和楚天的流云一样曾在宝玉的生活中、生命里匆匆走过,形容时间短暂而已。还记得孔子说过的“逝者如斯夫”吗?就是这个意思。

再看湘云的排位:金陵十二钗的排位,是严格按照与宝玉的姻亲血缘关系的远近排列而成的。同一等次姻亲在前,血缘在后,就象我们现在填履历表一样,妻子在前,姐妹在后,不过那个时代还要分正统与非正统,非正统的相对于正统的要低一个层次,这是当时的封建礼教等级制度使然。现在我们就按这个标准来排一下:宝钗是宝玉的妻子,排第一。黛玉是在宝玉娶亲时贾府对宝玉说娶的林妹妹,是贾府不敢否认的名义上的妻子,牌位都可以供在贾府的祠堂中,并列第一,谁也驳不倒。元春是宝玉同父同母的姐姐,血缘关系最近,排第三,探春是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血缘关系仅次于元春,排第四。史湘云只是贾母的侄孙女,与宝玉的血缘关系远比妙玉(贾政私生女)、迎春、惜春、甚至比王熙凤都隔得远,怎么就排在了第五位?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除非湘云是宝玉非正式的妻子。从以上我们所分析的情况,结合湘云的排位来看,湘云就是宝玉非正统的妻子。就象妙玉是贾政非正统的女儿一样,各自低了一个层次。所以湘云排在宝玉正统亲姐妹之后,妙玉排在宝玉非正统的妻子湘云之后。以下七到十二位的排列,均是严格按与宝玉的姻亲血缘关系的远近来排的,就不一一列举了。从史湘云在十二钗的排位第五来看,湘云确与宝玉有推脱不掉的姻缘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最后来推测一下湘云的归宿和结局:八十回后,贾母先死,黛玉病危,宝玉也因此急得一病不起,贾府为了冲喜,慌称给宝玉娶黛玉,实际是娶宝钗。洞房中宝玉发现上当受骗,闯出洞房去找黛玉,发现黛玉此时已魂归离恨天了。急怒之下,离家出走,不知去向。这时还在贾府的湘云呆不着了。找了个回家的借口,不顾一切去找宝玉。有可能在他俩独到过的某个地方找到了宝玉,给了宝玉全心身的照顾和抚慰,加上二人本来就有感情基础。再加上宝玉此时也有对家庭的报复心理,于是宝玉就把对黛玉的感情转移到了湘云身上。二人离经叛道地私自过起了夫妻生活来了。这段经历,就是湘云的“寒塘渡鹤影”,一下子悄悄的从封建礼教牢笼的此岸飞渡到过自由幸福的生活的彼岸去了。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贾府找上门来,严励斥责了湘云的不耻行为,硬逼着宝玉回去与宝钗圆房。湘云被迫离开了心爱的人,心泪已干、从此独居到老;宝玉最终离开了宝钗和贾府,但也没脸去见湘云,出家当了和尚。所谓空空道人即宝玉,亦即曹雪芹的化身。宝玉在庙中念佛到老,湘云在家中独居到老。而《红楼梦》的主人翁们,大多死了,只有这对曾经的鸳鸯在各自的居处白头到老,所以叫“白首双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谁解个中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深加工结转点评:

很独到的见解,对《红楼梦》的研究也很深入!
文章文笔流畅,至于文中的观点就要由红学研究者以及更多的朋友来商讨与研究吧!

文章评论共[10]个
蓝妖姬-评论

红楼梦中最喜欢湘云。at:2009年03月25日 下午6:52

谁解个中味-回复你与周汝昌观点一样了。 at:2009年03月27日 上午10:57

一剑知秋-评论

问好朋友,写的不错噢,加油。at:2009年03月25日 晚上8:15

谁解个中味-回复谢谢夸奖。 at:2009年03月25日 晚上11:02

如水相逢-评论

想想,也真是有道理。听说,《红楼梦》的作者还有可能是谢三姑呢。呵呵,应该是谢三曼,湖南娄底的!at:2009年03月26日 中午2:47

谁解个中味-回复是吗是吗?没听说过。 at:2009年03月27日 上午10:53

如水相逢-回复不过,《红楼梦》有许多湖南方言,这是不争的事实。还听那人说,谢三曼是吴三桂的妾呢。 at:2009年03月27日 上午11:53

谁解个中味-回复不错,我们四川方言我也找到一百多处呢。 at:2009年03月27日 下午3:58

如水相逢-回复我是听说而已的啦,反正不会有粤语就对了。否则,你们那能弄明白粤语的含义。 at:2009年03月27日 下午4:23

谁解个中味-回复湖广填四川嘛,奥语也应可懂一些。 at:2009年03月27日 晚上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