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三月,春暖咋寒。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慕名来到了白水县林皋湖。远眺碧绿的湖水,给人一种荡涤五脏六腑的感觉。走上大坝,看到湖面上娓娓小鱼自由自在,让人不由生出了对水的眷恋。蓝天白云,春风洋溢,突然我们感到,在黄土大原上,水竟然有如此美妙的意境……
也许是想理解水的谛义,也许水就是原始生命的本真,也许真正的生命还原的就是水的梦想,也许是在生命萌动的的季节里我们同样怀揣希望的冲动。就是在短短的一瞬间,在我们意识里有了想会会这里儿主人的念头。
走进白水县林皋湖管理处,我们被这里的景致同样深深的打动了,不管是花草,还是树木,无不给人一种对水的联想。我们没有看到张建民。问知去向,才知道初春大旱,他和同志们都到灌溉的田间地头去了。
出于好奇,我们还真的就在农民的田间找到了他。当我们说明来意,看去粗旷豪迈的张建民竟然腼腆起来,犹如林皋湖里的小鱼,给人留下几分可爱。但随着交流的深入,我们终于发现,张建民不光是思路清晰、善于研究分析、工作务实。在他的身上似乎有着一种水的寓意。难怪在说到水的时候,他突然问我们去过秦岭么?就在我们还处在懵懂的时候,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他告诉我们,有一年路过秦岭,在秦岭最高的山脉上看见了黄河和长江水系的分界碑。开始是出于好奇,就跳下车子。当时正值隆冬腊月,山上的风就像利刃,吹得他不禁打了几个寒颤,不过他说,当走到界碑跟前,抬头仰望蓝天,忽然心中飘出一个念头。别说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可一滴水如果从这里落向秦岭南坡,它终究会魂归长江。如果滑向北坡,一定会自豪的走向黄河……
张建民说这一番话的时候我们发现,他很动情,似乎像位十八岁的少女,想敞开心扉迎接什么。我们始终没有去接他的话头,因为我们知道,人总是需要自我的陶醉,还原生命的梦想。正真的生命是不能用光阴做尺度的。因为感悟生命需要的是真诚和行动。
我们静静地等待,希望张建民能从一滴水走向长江黄河的梦想中给我们留下启迪和喜悦,看来他真的是悟到了什么真谛和精髓。要不然他怎么会告诉我们,从走过黄河和长江水系分界碑的那天起,他就觉得做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清清澈澈,真真实实,随形而走,随遇而安……
听着他满怀深情的诉说,我们不禁在想,一个大男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情怀,怎么有如此对水的感悟和理解……
在后来几天的走访中,我们终于明白了许多关于这个年近不惑的男人与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曾经在上个世纪的后几十年里,在毛泽东“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感召下,白水县林皋水库管理处可是个响当当的红火单位,当年很多人找门路,托关系想进来,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这里已经成为没有人愿意来的地方。
采访中,张建民告诉我们,1999年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林皋水库管理处开始走向滑坡路。有一段时间,职工们连最基本的生活也保证不了。人心涣散,请假的、出工不出力的,闹事的大有人在,折腾的单位没有一天清闲日子。100多号人只能停留在“混日子”的状态中。
面对如此的境况,当时身为白水县水务局党委书记的张建民却要求下到管理处当主任。大家感到疑惑不解。谁都知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可此时的张建民到底想给人们诠释什么?难道说他想完善自我的本真?难道说他想用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生命来完善水与人生的真实?
不理解归不理解,生命的轨迹有时候就和潺潺的流水一样。有了一种空间,才会有意想不到而张力。张建民到今天也没有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他刚来水库管理处的时候,账上只有二十三元二角一分钱。外债欠了几十万,职工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工资了。单位里破烂不堪,说谁看了都会伤感。上任的当天晚上,张建民久久不能入眠,走在院子里,仰望满天繁星,说什么他也想不明白,守着一湖碧绿的清水,怎么就演绎不出水与生命的故事……
张建民就是张建民,上任伊始,他就拿出了水搏江岸的激情,果敢的打破昔日留下的条条框框,他明白,这个世界上,只有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主宰。解决好了人的问题,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张建民顶着压力完善和调整了基层水站的领导班子,并且在很短的时间里理清了单位未来的发展思路。他说:“我就是要大家明白,水不光是现今生命的故事,同样也是美好明天的梦想。”看得出来,张建民就是想用水的理念来重塑职工的信心,重塑单位昔日的辉煌。
张建民心里知道,林皋湖管理处要想从低谷中走出,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更离不开精诚团结的领导班子。有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了科学发展的思维,他们一班人工作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关系和谐。在每每遇到重大事项,他们总是把集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用张建民的话说,他们就是要用滴水穿石的精神去做事业。至今,一提到班子成员,张建民就如数家珍,感触颇深。他说要是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自己就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有单位的今天。”
曾经做过民办教师的张建民,大脑中总是留有许多人文的基因。也许是朝夕和水相处,激发了他的灵感;也许是感悟生命懂得了人生的珍惜。他和大家有意无意的融合在一起,就像流淌过的溪水,让人分不清前后和左右。张建民很在乎形象,也知道行动的力量。所以在单位他总是身先士卒,总是身体力行。
事物的发展有时候就是这么的乖巧。呐喊并不能替代沉默的力量。张建民就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用水一样的性格,把林皋湖管理处引向了正轨。看到单位有了发展的势头,大伙儿的凝聚力也增强了。有了水一样的激情,何言到不了理想的彼岸。
在水务局领导的眼里,林皋湖管理处是大家公认的好集体,是个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团结又有朝气的队伍。几年来,管理处在主任张建民的带领下,大家卯足了劲,一门心思的抓工作,搞开发。在平时的工作中,工作中,他们坚持议事民主化、工作制度化、处事人文化的原则,每年都召开民主生活会,通过议大事、查实效,使单位内部形成了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好风气。
现在的林皋湖水库管理处,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管理处的发展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有这么一组数学见证着白水县林皋水库灌溉管理处三年来发生的巨变:张建民2006年7月任管理处主任以来,大家的办公室新了、办公设备增加了、管理处的面貌改观了,业务收入、职工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多,一个个荣誉也接踵而来……
生活中的张建华为人低调,对工作却有着一颗滚烫的心;对自己要求特别的严格,也很注意自己的行为,不去打牌、不去喝酒,有时连最基本的应酬也是很少参加。他身处逆境,却能够突破重围,大胆革新,用他的行动感染者单位的每一位同志,过去的坏风气没有了,一个个都在想方设法地看怎样能把工作干好。他病倒了,却时常惦记着管理处的事,总怕管理的发展拉下步子。
如今管理处的财务出纳,亲自感受了管理处的一天天的变化。回忆过去的旧貌,她一个劲地直摇头。她说,以前朋友问她在那个单位上班,她都不好意思说,只是含糊其词地说“在水利局”。“以前一年都发不了几个钱,有一年发了1000元的工资,有600元是建设基金,200元的米面油,200元的现金。谁能安心干工作?”
从她的内心深处,打心底地佩服这任领导班子,有魄力、有魅力更有凝聚力。如今,在领导的努力下,她们的基本工资从以前的30%提升到现在的75%,工资待遇提高了,同志们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她认为,都是领导班子正确领导下的功劳。
管理处逐渐有了变化,张建民又到处筹资,改善单位的办公环境,增添新的办公设备设备。管理处能从低谷中走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管理处的干部职工们,从此扬眉吐气挺直了腰干,见了人不再低着头,都会大大方自豪地回答“我们是林皋湖管理处的”。
采访的几天中,我突然有这样的发现:他对水的思考中升华了生命的质量,完善了做人的意义。去过他们单位的人,不难发现这样情景:在办公楼门前,高高的竖立着一面红旗。刚开始我看大这面红旗的时候,觉得有点那个,如今都是什么年代了,在农村的一个院子里,还竖什么国旗呢。就在我正想着怎么开口问他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想到他竟然给我讲一个故事。
他说,08年的时候,他去北京,办完公事,赶早去天安门广场感受了一回升国旗的那种让人心灵震撼的场景。当他置身在人群中,惊奇的发现,那么多人在国歌响起的一瞬间,肃静的都让人的生命有些承受不住。看着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他又一次的想起了水……
采访中,有一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单位搞建设大家很能理解,但是,给单位竖一面红旗让人不可理解,但是,张建华却认为,竖国旗,并且坚持升国旗是激发同志们的爱国热情。
走在充满激情的院子里,我突然的就明白,张建民,这个近到不惑的中年男子,他就是想告诉我,在一个跟水打交道的地方,生命永远都是富有激情的。其实他自己不说,我也知道他心中的哪道坎在那里。
采访中,我们从他的好友博客中看到这样的记录:
当年他从一个单位的工会主[xi]被提拔到一家乡镇去做党委书记。记得临走的时候,他特意来和我道别。是在一个冬天下雪的晚上。当他走进我的斗室,雪花已经染白了他的发丝……
当时他告诉我,总算有了一个能体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既然人家把一个乡镇交给了我,我会尽心竭力的。好像最后他还说,不干出个样子来,他是不会回城上班的。他在乡镇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见面的机会很少,偶然在那个会议上碰面,也是问候握手而已,几乎没有过什么交流。当时我想,作为一方的父母官,留给他闲余的时间实在不多。
偶然从其他人那儿知道一些他在乡镇的情况,也都是支离破碎,很不完整。不过就在他雄心勃勃的时候,不知道因为什么,他竟然被调回城里做了税务局的党委书记。按照他走时的豪言壮语,按照我对朋友的了解,我知道它是不会主动要求回城的。记得就在他回城的当天晚上,我们见面了。看样子它是经历了什么心灵的磨难,除了消瘦的的脸庞外,往日炯炯有神的目光这阵子也给人一种仿佛掉进万丈深渊的感觉……
我问他为什么?他苦笑着摇头,没有回答。就是到了今天,我也没弄明白他是怎么就回了县城,就做了水务局的的党委书记。后来他告诉我,他想去他们局下的水库管理处上班。当时我真的有些不明白。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呢?
他告诉我,没有理由,就是不甘心,不愿意就这样走完人生的道路,不愿意就这样结束生命的意义。记得就在他给我说了他的想法没有几天的功夫,他真的去水库管理处上班了。当时许多人不理解,觉得他疯了。可后来他告诉我,临去赴任的时候,县上领导问他还有什么要求的时候,他说希望县委能派一名书记去宣布他。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人知道,他的选择是为了证明生命存在的价值……
初见张建民的人总会被他威严的表像所折服,然而,与他打过交道的人,却被他的侠骨柔肠感动得热泪双涌。在他工作的20几年里,凭着对党的忠诚,对上级领导的负责,他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走过了每一步。
水,在平静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水可载舟,可以漂起万吨钢铁巨轮;亦可覆舟,轻而易举的在顷刻之间将其打翻吞没。当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的时候,能量更是巨大无比,可以托起冰山,形成巨浪和海啸……
自从来管理处的几年来,他怀着对白水30多万老百姓的责任心,硬是带着同事们一起走出了困境,树立了“水库人”的新形象。就是为了这些,他和同事们却付出了很多很多,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也许只有他一人才能品得出来。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把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做到有理有据,张建民亲自扑下身子,制定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几年来,他也总是以身作则,带头遵守,每次下乡,他都是抢在一线,给同事们树立模样。
在单位,张建民的好学是出了名的,业务上更是一个行家里手。一有空闲,他就抱起书本,学习业务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一说起张建民,管理处的同志个个都会竖起大拇指来称赞,“人家五十岁的人了,你看看,电脑学的有多精!”几年里,他也变成了大家学习的对象。
那是他刚去管理处的时候,马上面临2006年的冬灌,为了保证灌溉期间灌区的用水安全,他决定去检查临皋水库到杜康镇的涵洞情况,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好多年了,来了多少个领导,也没有谁说要去涵洞看看啊,面对同志的疑惑,他说以前是以前,现在我来了,就要保证用水的安全性。于是他带着班子成员,穿上雨靴,拿上手电筒,背上干粮,走进了涵洞,因为地理位置和长期煤矿开采的原因,在加之建设时所留下的斜洞,涵洞离阴暗潮湿、危机四伏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没有考虑个人的安慰,带着班子成员,花了四个小时的时间,走完了临皋到杜康的涵洞。
采访中,工程组的梁组长告诉我们,那次他们在过涵洞时,突然窜出一条貒来,(貒是动物的一种,有锋利的爪牙)它的利爪把张主任的手都抓破了,赶走了貒之后,大家都劝他别再走了,但是他没有改变决定,一直坚持走了下来。
梁组长讲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的就想起了余光中先生的《飞瀑》:
“一路从上游奔腾而来/是来赴悬崖的挑战/飞吧,轰动千山的一纵/把生命扬在半空/乘着最透彻的一刻/以往和未来断然一割/把危机化成了生机……” 水的性格是刚柔并济的,它的生活目标是最为明确坚定的,也是无法阻挡的。这首诗让人明白:意志,是无往不利的通行证!因为对于意志坚强的目标明确的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的人,全世界都会让出一条路来,任由他去。就像在惊险万状的悬崖上瀑布表现出的纵身飞跃、孤注一掷奔向海口的决心一样势不可挡。
记得那一年他刚来管理处的时候,灌溉渠的水渠因煤矿开采不断的下沉,造成大面积的庄家不成浇水,面对灌区农民渴望浇地增收的心里,张建民急在心上,他除了自己垫资修理渠道之外还积极的蒲白矿务局联系,希望得到一些补助资金,能修一下塌陷的渠道,保证下游的农民浇地。
可是,要得到蒲白矿务局的赔偿资金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但是他依然决定去联系,看能不能得到赔偿,于是他多次去找对方协商解决,也没有得到最终的答复,于是,他就每天早上8点以前到人家单位等着领导,领导一到办公室他讲究跟人家说这个事情,时间久了,连门房的看门的老大啊也都认识他了,在领导还没到的时间里,看门的老大爷还会让他五门房坐着等他们的领导。就是这样的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对方的领导终于被他感动,决定拨付一百五十万元作为赔偿金资助林皋水库修复被损坏的渠道……
在拿到赔付资金的那天,张建华感慨万千,正是他的这种坚持感动了领导,他说他到现在都记得矿务局的宋老虎局长的那句话:“老张啊,以前这样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你这么大的年龄了,看你成天的跑,你这种精神感动了我”
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水滴石穿”这个成语,他用自己的行动,在遇到阻力的时候坚韧不拔,努力争取,正所谓:“遇山山不转,水转;遇石石不转,水转”,通过自己的努力,像水一样的委屈求全,自己转弯,要前要后,婉转自如,碰到阻碍,总是迂回曲折,另找出路,获得最终的胜利。
每天,他总是第一个早早的来到办公室,回家也是最晚的一个,家里的任何事他从来都没有时间过问,油多钱、面多钱,他都是一问三不知。
这些年,最让他感到愧对的还是家里的老老少少,因为,家里人对他工作的支持太大,而他欠家里的却太多。女儿毕业安置工作时候,由于工作太忙,他没有帮上一点忙,至今心里愧疚不已,觉得亏欠了女儿。
2009年春灌时期,是张建民这辈子永远都忘不了的日子。久病在床的父亲,又一次的病重,作为儿子,他很想回家看看,看看抚养他成人的父亲,看看曾经为他操劳的母亲。但当时,正是春灌的重要时期,在亲情与工作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在别人眼里,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这么的拼命不值得,也没有什么前途,然而,张建民却爱上了,而且一直坚持了下来。这么几年,他除了单位就是家里,不喝酒、不打牌,就连平时的应酬他也是能推则推。
采访中,白水县水务局办公室的杨二龙告诉我们:08年元月,张建民主任召开首期老干部座谈会。能到单位的18名退休老干部,圆了一个朴实的梦,喜聚在当年工作的地方倾情诉说,看到了单位的新变化,听取了发展的新思路,最后,与机关全体同志在风雪交夹中拍摄了“永远站在了一起”照片。
会中许多老同志百感交集,说到动情处,不禁滚下两行热泪,去年九月份已经去世的孙怀亮老人当时拄着拐杖说:“ 现在也快走不动了,从内心来说还是很想到单位来看看,但孩子们都忙又不好意思说,今天我们非常感激建民的关心,让我圆了一个在有生之年还能见见老伙计们的梦……”。
说到这里老人已经泣不成声,一只手捂住脸,另一只手颤抖着从兜里摸索着手帕,现场的老人们也大部分早已是眼含热泪,但我看得出这是他们最快乐开心的一天,敞开心中所有的压抑与积闷,在这个亲切又略感陌生的地方得到了尽情释放,我眼圈也不由得发红,看到这些老人的今天想起我们的明天会是个什么样子。讲述的杨二龙这时眼圈也都发红了……
听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就在想,生命就是个过程和传承,在下雪的时候合影,并起名叫“我们永远在一起”。他,张建民就是用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在完善着一种生命的传承。
在他们单位院子的一棵精心制作的假花跟前,他不无感触的对我说,当年他要有今天对水的理解,兴许就不会那么窝囊的回到县城里。那时候他只知道自己是黄土高原的汉子,应该有黄土的那种粗狂和雄心。结果在现实中他发现,刚毅作为一种品质应该永存生命之中,但作为一种技巧,也许和时代有些不那么的合拍。
我理解他心中的苦闷,理解他留在生命中的遗憾。不过好多次我们交流,我都在向他传输一个观点,生命永远都是不可能完美无缺的。也许就是因为有了这种残缺,生命才有动能,才有力量。大概朋友正是因为心中存放了许多的不完全,才让他在今天诠释生命真谛的过程中留下点看点。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采访中,他念出这样的诗句。溪水温柔宁静,远远没有瀑布那么气势汹涌,但是他认准了方向仍然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更改的。我知道他是认准了这样的一条艰辛的路,更知道了他坚定的意志所在。
于是我开玩笑的说,不就是一个水库管理处的主任嘛,动不动就用水来隐喻什么,是不是有点台自不量力了。不过这时他却露出了上有的严肃。告诉我,他不是在开玩笑,他觉得水真的不光是生命的物理基础,更主要的还是生命的精神源泉。
他今天是怎么了?难道说几年的水库管理处主任当的让他真的从水中悟出了什么。在他们单位的会议室,我看到了正中央悬挂着一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毛泽东的巨幅画像。就在我好奇的节骨眼上,他对我说,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喜欢毛泽东这幅画像。每次看到他,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热情,一种无法言表的冲动……
我们也崇敬毛泽东,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毛泽东已经不是一种存在,而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象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之魂。我发现张建民竟然有如此的情愫,多少让我感到一点惊讶。
张建民又给我讲了一个他来单位第一次放水灌溉的情景。他所管辖的水渠总长度28.5公里长,可是水要走到头需要整整十二个小时。开始他不明白,可是到了水渠岸边一看才明白,这哪儿是水渠啊,千疮百孔,到处漏水,年久失修的水渠那情景用惨不忍睹这四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当时他心里难过极了……
采访中,张建民用戏说的口吻对我们说,当看到二十几公里的睡去的水要走完全程,竟然需要十几个小时。如果从渴望雨露的庄家来说,也许就是不折不扣的悲剧。可是如果从人生的寓意来说,难道这不就是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所在么?
“站起来是把伞,为百姓遮风挡雨;俯下身是头牛,为人民鞠躬尽瘁。”张建民说:“群众把我们看作希望,我们不能让群众失望。水务工作说到底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要在农民需要的时候,我们挺身而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百姓满意。
水,有刚柔相济的特性。世间常以“柔情似水”来形容一切柔美之情,而又以“水滴石穿”来表述“以柔克刚”。一点一滴,虽然毫无硬度可言,竟可穿石成洞。再有棱角的顽石,只要将其置于河水之中,也能把它磨圆。 2008年的冬天,全国上下遭遇到几十年不遇的干旱,刚刚过完春节,从中央到地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全民运动,水利系统的人更是忙的不可开交。
“旱情就是命令”。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家都不敢怠慢,全身心的投入到抗旱第一线,而作为主管领导的张建民更是没有休息的时间,每天他不是在灌区就是在灌渠上,不是在水库就是在放水的线上视察,每天对他来说都是星期一。那段时间时间,他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不管如何,都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力量,保证下游群众的浇地问题,我要对的住当交给我的这份任务,要对得起白水的30多万父老乡亲……
采访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件事情,在2月9日早上8时,他们受到了风井五支渠的电话,因为水头太大,冲坏了铺在渠面上彩条布,冲垮了水渠,下游得不到供水,出现这样的紧急情况,张主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联系用水协会的成员,联系大型机械开始抢修,经过18个小时的努力终于修好了被冲垮的水渠,当他拖着疲惫的生硬回家时,才发现自己已经一天半没有吃上一口热饭了。
因为地理环境的影响,风井一带经长期的采煤,造成地表沉陷,给灌溉带来很大的麻烦,有些地方甚至交不上地,农民很焦急。针对这样的情况,对于沉陷不是很厉害,干渠破坏不严重的地区,采用彩条布铺盖渠面输水的方式浇地。但是这样的话,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件,为了防止意外事情的发生,在灌溉时间,张建民经常出现在灌溉第一现场,随时处理突发事件。
采访中,灌溉处的同志告诉我们,在灌溉时间里,沉陷区出现大面积漏水的事情,他们张主任总是第一个出现在第一现场不说,还经常顾不得吃饭,那儿出现问题就敢到那儿。记得在2月25日的那一天,当时正是晚上,天还下着下雪,加四支渠用水协会的会长打来电话,说加四支渠出现问题,让赶紧关水,要不就会出现打问题。张主任听到这个消息后,拉鞋都顾不得换,就冲出屋子,向漏水点出发。敢到现场,发现问题比较的严重,就找到用水协会的会长准备处理问题,当时已是晚上10点多了,人们都已进入梦想,而他,还在现场处理问题。
因为太晚,大家都已休息,他没有打扰辛苦很多天的同事们,很多事情处理不了,处理完现场就回到了单位,那天,外面的大风雪刮了一夜。而他的房子,灯也亮了一晚上。
第二天,天刚刚透亮,他就打电话把同志们叫起来开会。解决处理事情。张建民说:"同志们,你们看,由于灌渠的被破坏,灌溉出现很大的难题,我们不能在等,要想办法决绝问题,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简短的几句话,像刀刻的一样刻在每一个同志的心上,有人眼睛湿润了,有人有多少话想说也说不出来了。他们的心飞向灌区人民,大家立即分头出发了。
还有一次,也是晚上,五支渠出现漏水事情,感到现场,发现被水冲烂的彩条布,马上进行抢修,当时已是晚上的12点多,彩条布用不成,马上要更换彩条布,负责下游的群众就没有办法浇地,在这个重要关头,他在通知抢修队抢修的同时,自己去县城赊了一万元的彩条布来……
3月2日那一天,杨二龙说那是他很难受的一天,当他去主任的办公室,看到主任正在处理事情,而在他的手边,放着两个已经快干的馒头时,他觉得儿心里很不是个滋味,主任年龄那么大了,为了工作,京城时吃了上顿忘了下顿,有的时候甚至一天都不吃饭,看着主任认真工作的情景,他说完事情,赶紧的往出走,走的时候,他都不敢回头看桌上的哪两个干馒头,他说他害怕自己流眼泪。
这样的事情,在这次灌溉时间里不枚胜举。
在他们单位的院子里,张建民用手轻轻抚摸着那些手工制作上去的假花,问我知道他为什要做这些假花来装点院落。我笑笑,没有回答,其实我也是真的回答不上来。看样子,他也没指望我来回答。接着对我说,他就是希望春天早点来,希望生命的气息始终如一。因为到了今天,他才明白,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整天高喊着追求,高喊着理想。其实生命的奥妙就是在那种川流不息当中……
看来张建民真的把自己融进了无色透明的水分子中,他是真心的想用水的特性来涵盖人生和生命的意义……
写到这儿的时候,我突然的明白,在我们缅怀现时的物质生活的时候,我们还要在缅怀旧时的精神思想,气节、性格是现在的人们所应当正真留恋的东西,在物质丰富的当现时代,我们所需要的任然是精神的鼓舞……
听他们讲述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张建民他为什么要在自己单位的院落里竖起一面中华人民共和过的国旗;为什么要在整天开会的地方悬挂一幅毛泽东的画像。其实他就是在追求一种理想,在完善一种愿望……
我知道,张建民来这里不是为了社会里的庸俗,他就是冲着水的清清白白才来的。这几年,他在单位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实验,有大家理解的,也有大家不理解的。不过他在这点上还就是有些水的性格,不管遇到什么阻力,他重要是走向前方的……
采访中,他邀请我们去林皋去水库看看。我们欣然答应,那是一个刮着大风的日子,天突然的转冷,我们去了昔日的水库,今天这里已经被叫称湖泊了。前年的时候,由于采访的原因,我曾经到过这里一次,当时这儿还是一个水库,旁边没有什么大的建筑物,吃的,就是一些小摊点,风一吹,满眼的灰尘;住的地方更不用说了,白天来了,晚上就的会县城去住,对于来旅游休闲的人涞水,确实是个很不方便的事情。
当车子刚走进库区,我们准备去水坝上看看,这时遇到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年轻女子,很热情的拉着张建民让去喝茶。张建民尽管说不用,可女子似乎没有听见。弄的他都有些不好意思。赶忙给我们解释,说这一家是南方来的,承包了水库的养鱼,效益很好。
女子一听我们是张建民的朋友,马上就说:“张主任是个好人啊,他就是这湖里的水,不管对谁,都是那么的清澈解渴……”
采访中,家住县城,现在林皋湖经营网上游泳池和水上游船的许春萍告诉我们,那是2006年的时候,管理处招商引资,她报着试一试的心理和张建民主任谈投资的事情,没想到张建民特别支持,并给她讲了未来几年林皋水库的发展的趋向,还带她去实际参观了一番,感受着张主任的热情和他对旅游事业的发展眼光,她决定在林皋水库投资,挖掘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她说没想到她竟忽然成功了,在张主任和站上的帮助下,她第一年就收回了投资,08年的效益也是非常客观的,09年,她准备加大投资,进行产业化经营,在她的经营点,我们看到了已经挖好的垂钓池和马上要修建的窑洞宾馆的地址,看着她的笑脸,感受着她的喜悦,听着她对未来的发展的前景预测,我不难想象出,几年后林皋水库的发展和变化。
在大坝的对面,我们看到正在修建的一座仿古建筑。没等我们问话,张建民就富有激情的拉开了话匣子,按照县上整体思路,为了把白水建成旅游观光大县,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以生态旅游为切入点,把农业灌溉,水产养殖及休闲旅游有机的结合起来,让林皋湖成为渭北旱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此,就在去年年底,他们引资三百多万元,建设一座集住宿餐饮和娱乐为一体的服务大楼。最后张建民还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所有餐饮操作都透明起来,用的是一览无余的钢化玻璃……
张建民讲的津津乐道,其实我们心里这时候早有了另外的一个想法,他萌生的理念难道就是对水的生命化理解……
是的,水不乏温柔体贴。水不缺绵缠刚毅。当水流遇到障碍,它总能找到缝隙或另辟蹊径。我们说张建民有着水的性格,就是因为在他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飞瀑悬泉,细流素潭,江河湖海……
水养育人类,也给人类启迪。水有润物之功,但从不居功自傲,它总是低着头,流向希望的目标。老子说:上善若水。其次是“柔弱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是最柔弱的,而它的冲击力哪怕是世上最坚强的东西也不能够抵挡。张建民难道就是想用自我生命的思考来升华世界万物的理想……
走访的几天里,我们发现张建民的事迹很多,如果罗列在这里,恐怕几页纸是盛不下的。不过他对水的追求,想从水中悟出生命真谛狂想,却着实让我们感到从未有过的惬意……
采访中,我们看到张建民桌上的记事本,随手翻了翻,就在第一页看到一段话:“对于水,我的内心充满热爱、崇拜和敬畏之情。其程度远远超出世间的万事万物。她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时时伴着我,给我智慧,给我激情,给我能量,她像母亲一样哺育我,像老师一样教诲我,像榜样一样引领我,像医生一样为我疗伤……”
在我们的车子将要驶离白水的时候,天竟出奇的洁净,回头瞭望整个林皋湖面,金色的阳光,犹如一只神奇的巨手,徐徐地拉开了绿色的幕帷,整个大地豁然开朗了。如一道画卷尽收在人们的眼底:田野一条条银渠纵横交错;山岗披上嫩绿的绿衣衫,把整个山峦串连了起来,仿佛银链串珍珠……
水从青山翠木之间涔涔渗出,汇成小溪,犹如跳动激荡的生命,一路欢歌笑语,即使有尖石土埂相阻,也从不畏,迂回曲折,永不回头。阻碍算得了什么,因为世间的真理谁都明白,小溪终要会成江河……
就在这时,我们忽有顿悟,张建民初见我们为什么会讲那个关于秦岭山里的故事;为什么会冒着刺骨的严寒去感悟长江和黄河的神韵。原来冥冥机缘竟在这水和生命拥抱亲吻的过程之中……
我们终于明白了,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为什么顺着秦岭南坡落下,就会归入长江。为什么还是同样美妙的水珠顺着北坡漂去,就会融入滔滔不息的黄河巨浪之中……
-全文完-
▷ 进入心灵苦渡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