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出家如初”歧义丛生,“成佛有余”则驴唇不对马嘴:“出家”行为之本身就已经属于不务正业的懒汉行为,在此基础上却还要让懒汉去“成佛”,多可笑!古往今来,非懒汉不出家,非思想另类者不遁世,懒汉的哲学是:做个圣人,于是“出家成佛”也就成了他们的人生之首选之路。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经书”价几何?“积金千两”至少可以扶危济困,如果“积金”者有这份善心的话,然而“明解经书”又能干什么?能填饱饥民的饥肠辘辘否?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这话说得虽然有点过,但总还有些道理。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有田不耕仓廪虚”是真的,很实在;“有书不读子孙愚”却未必,众所周知很多所谓的古圣先贤之书,几乎都是用来愚人的,而非用来开启国民之智慧的。读书,也当读些有用的书,无用之书,读多少都是枉然,所谓书呆子是也:于事无补,于世无益,于人无助罢了。
“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仓廪虚兮岁月乏”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仓廪虚而失礼节”嘛;“子孙愚兮礼义疏”却未必,只能说“子孙愚兮而家道败落”倒是真的,至于“礼义”的“疏”与“不疏”,则倒在其次了。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原本是指与贤慧人士进行沟通,就能省下读十年书的时间,而可以获得很多真知灼见,不过世人却把这句话演绎成拍马屁时的惯用语了:不论对方是否贤慧君子,而皆喜欢用“君”字去称呼对方,所谓“迎合”是也。故世人眼中的“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语,不用当真,全当他们相互扯皮捧臭脚也就是了。
“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不通今古之人,乃天下苍生也,通今古之人,极少数学者也:学者安可以己之长去歧视天下苍生乎?安可把天下苍生喻作马牛与襟裾乎?如此学者,不如马牛,更不如襟裾,实乃人渣也!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在古今通注的文献中,举凡结了婚的男儿或已经成年的男人,原本就是用来指代丈夫;四海男人无数,却如何没有“丈夫”,难不成天下的女人都死绝了?抑或天下的男人永远都是小孩,而没资格娶妻生子么?若把“丈夫”比喻成“英雄豪杰”之意,大可以“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英雄”便罢,可惜,就算如此更改,也是错漏多多:自古以来,英雄豪杰多如牛毛,并不是这样一句胡说八道的蠢话就可以抹煞得了的。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古人的诗句罢了,不过用来形容主人喜欢好客并喜欢读书的个人情趣,于世事无关,更难成普世之逻辑。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愿意指佛,亦指佛塔,此句中之“浮屠”当为佛塔之意。意思是救人一命,比造七层佛塔更有意义。从人性化的角度来看,此句甚佳,不过我们也都知道“东郭先生”的故事,所以不是任何人的命,都值得我们去救的,有些人的命,不但不该救,还要利用法律去痛下杀手不可,比如人中豺狼之命。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很有辩证逻辑的一句话,我不批了。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瑞草,鸦山茶之别称也。如此之历史名茶生在庭前,当属可喜可贺之事,缘何竟然“好事不如无”?逻辑关系究竟何在?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呵呵,为求富贵而寻死,也未免太过于危言耸听。人生而来自当求富贵,此句原本就无错,为何一定要寻死之路?如此一句,岂不正迎合了“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的逻辑?难道:为求富贵,就必须要去干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么?而如果不干伤天害理的事情,任何人就永远也无法富贵了?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世事之成败,并不在于如何守旧,而在于如何创新。“百年成之”又如何?不创而守,乃败家之道也:不败亦败!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呵呵,偷换概念了,与其如此,还不如说成““人心似铁黑,官法如炉炙”也许更明了些。只不过,人心自在私,官法应在公。如果“私”字可与“黑”通,则“公”自然也与“炙”通。人心暂不论,且论官法:古往今来的官法,何曾做至“公”度?故人心之“私”嬗变成“黑”也就不足为怪了。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很经典的一句话,推崇一下。
“水太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鱼惧人袭,故喜藏匿于“不太清”之水中,人也大多喜欢藏匿自己的猫腻,所以不太喜欢与“至清者”为伍,所以自古以来举凡大贤大圣者,皆处孤寡:李白,苏东坡,屈原等。
“知者减半,省者全无”——很莫名其妙的一句话,不伦不类:既无所指,也无所批。
“在家由父,出家从夫”——教化妇女要遵从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之废话罢了:作为男人而言,莫不喜如此之论,作为女人而言,恐怕会另生抗议。所以此句,不足一论,全当笑话罢了。
“痴人畏妇,贤女敬夫”——胡说八道的一句话:如今世道怕老婆的男人多如牛毛,难道都是“痴人”不成?而“敬夫”的女人就真的都是“贤女”了?绝大多数怕老婆的男人,并非真怕,乃是爱老婆之举,而举凡“敬夫”的女人,也未必全“贤”。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唯心论的一句荒唐话:“是非终日有”不假,“不听自然无”么?不听,不过是说明了一种喜欢厌世并逃避现实责任的心绪罢了,与“自然无”毫不沾边。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此乃非此即彼论,所以吾国难行真正的民主。君不见如今的民主概念,早就脱离了原本的民主之涵义:民主得过了头,就等于“民主”化暴力,于是,表面的“民主”就开始催生邪恶!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是一句毫无道理的屁话,岳飞被莫须有的罪名所杀,正是赵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所造的孽。“有”与“无”,当用事实去证明,怎可凭借主观的“信”与“不信”而胡乱地针对现实里的是非问题去妄下结论?
“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堂终不如”——无非是说“人间总比禅院暖”之类的话罢,在此前文中,《增广贤文》的作者还一个劲儿地宣扬佛堂禅院的好处呢,到这里就开始批判禅院了,真是自相矛盾!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荒谬透顶的命相说:迷信的咒语。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释义为“寺院里经常有仙客出入,宰相之才的人都出自书斋之中”。这是没啥意思的一句话,不过一句扯淡的屁话罢了。仙者非客亦非人,如何能与人间同在?又如何能出入于寺院之中?自古以来,没读过书而成宰相的也有。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释义为“自己心存高远,志向远大,将来会成龙成凤”或“自己喜欢结交志趣远大有抱负的人做朋友”。没啥意思的一句话,无非主观愿望罢了。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很有目的性的功利主义结交模式,正可套合“结交权贵或攀龙附凤”之说。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所谓“衣服还是旧的好,人朋总是新的鲜”:宣扬见利忘义主义的一句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颠倒黑白并指鹿为马的翻版之说:历来的权势人物莫不喜欢如此。
“会说说都是,不会说无礼”——颠倒是非判断之基准的诡辩逻辑:无非是宣扬口舌之厉的翻版说法罢了。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磨刀当为砍柴用[或作其他物用],岂可操刀去伤人?此句本谬论,不值一提。
“求财恨不得,财多害自己”——“求财恨不得”乃世人求财之主观心境罢了,不值一论;而“财多”又如何“害自己”了?真是荒谬。事实恰恰是:无钱有病难求医,有钱无病也疗养。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放屁的一句话:己之足,如何能替换家人之足?如何能取代天下人之心不足?如何能换取周围人之知足之心?自己知足了,就会“终身不辱”么?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歧视穷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歧视“好修心养性并很知足”的一部分文人?现实恰恰是:人在辱中生,并于辱中去也!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诡辩性与上一句同,不值一论。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有辩证性的一句话,不批了。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同理,千古名言,很有理性。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很俗气的一套,无非是劝诫人们不要去仗义直言:如果想往上爬,最好要学会老老实实地听主子的话,若想走远路,最好也要学会妄自菲薄。这可真是一句灭杀人性而只顾迎合世间之恶俗的狗屁理论。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思虑之不周,容易造成判断错误,所以古人提醒后人要三思而行。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能求自己的事儿,则尽量不求人,然而,以己之力所无法完成的事情,虽求人恐也无助:如今世道,求人难!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有什么可奇怪的?儿时不谙世事,自然喜欢兄弟长兄弟短地在一起玩游戏,长大之后,各有其家,各有其人生,各有其责任,也各有其思想,所以“长大各乡里”的结局,很正常,不足为怪。
“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嫉妒之心,原本就错,所以第一句,等于放屁;生宝贵,死自然,又何谓“怨生”?这两句话,真是古人在胡乱放屁了。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或喜或嗔,人各有异罢了,岂可用作醒世之示训?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生老病死不过自然现象,在征战年月自然更无法避免。与其怨恨,不如尽力去完善人间社会更有些许价值。
“墙有缝,壁有耳”——呵呵,如今可是偷窥成风的世界,哪怕没有“缝与耳”,任何“秘密”在如今社会,也早都不是秘密了。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世人皆喜传扬他人之溴,不喜推介他人之好:人性本暗之辨证法。
“贼是小人,知过君子”——此句甚缪!举凡贼者,莫不知过,然而,知过而不改过,则是多数贼之秉性。知过而不改者,何谓“君子”?所以此句当改成:“贼虽未必一定是小人,如果知过而改过则定成君子”。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真是狗屁不通的一句话。世间之人,究竟何谓“君子”或“小人”?如今之世,大概不过只有三种人:对社会有用之人,对社会无用之人,对社会有害之人。君子也好,小人也罢,对社会无用之人,妄称君子,对社会有害之人,不配“固穷”二字,对社会有用之人,纵然不是君子,也绝不是什么小人。“君子”与“小人”之说,早过时了。
待续……
2009年3月24日
山野居士
-全文完-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