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天拨响生命的弦子,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走出家门,用轮椅推着父亲在世纪广场散步,湛蓝的天空中摇曳着的形形色色的风筝。看着放风筝的人群,望着天空中用仅有的色彩去净化、涤荡着空中飞尘的风筝,抬头望着天空中飞舞着的五彩缤纷的风筝,我随着放风筝的人儿的手中线,把我的思绪随着风筝在空中飞舞。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南方叫纸鹞,北方叫纸鸢,在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五代时,李邺在风筝上拴上竹笛,微风吹动,嗡嗡有声,很像“筝”声,因而得名“风筝”。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有一出很有名的戏,叫《风筝误》,借风筝演绎人情悲欢离合。《红楼梦》第七十回精彩地表现了斗风筝:“只见那风筝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可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
风筝能够在天空中翱翔,是由于风的推动和线的牵引。放风筝的人,手捧跃跃欲试的风筝,抓把泥土试试风向,再放开长长的线,只见飘飘摇摇的风筝飞向蓝天,渐飞渐远。风筝载着春的浪漫,载着观看者的希望,载着放飞者诉不明也道不尽的情思,去瑶池与嫦娥共舞,赴蟠桃会与仙娥争艳。风筝飞上天时始终是最美的,湛蓝的天空中,有彩蝶一样的舞,有孔雀一样的艳,有花儿一样的媚,有白云一样的柔。太多时候更像一个个舞动的精灵,载着放风筝人的心事,通过手中的线延伸着不一样的情绪。
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没有放过风筝。每当看到别的同学跟着家长放风筝,我就有种“自己就是风筝”的感觉。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弃婴,是被养父母收养后才活下来的。所以,10几岁的时候,每当看到别人放风筝,我对自己一直有种“我是断了线的风筝”的感觉。风筝的身后,总被一根线牵着。就如孩子,总被家长用一根无形的线牵着一样,这根线是牵挂。而在我身上没有父母牵挂我的这根线,那时的我不知道生身父母在哪里?于是在曾经的日记中写道:“游游荡荡也许是我的命运,孤孤单单没有人陪我同行。看浪花飘零的大海,看夕阳坠落西山,看人间灯火迷茫,不知何处是我归去的地方?我是断了线的风筝,好想回家!”
成家后,有了可爱的女儿。在女儿4岁以后,每年到了放风筝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都会去高空没有障碍物的广场放风筝。放飞的风筝,在天空中飞舞。每次放风筝时候,都是爱人和女儿追逐着边跑边笑,我拎着两瓶矿泉水在他们后面跟着,看着,笑着……今年再看到风筝高飞的时候,女儿已在万里之遥的海外了。风筝在天上尽情地飞舞着,左右的摇曳着,却始终飞不出放飞者手中的线。儿女走的再远,永远走不出父母的思念。现在我看到飘飞的风筝,我在想:如果什么时候女儿回来,我们一家三口还去放风筝,在那牵挂着的风筝线里,再体会亲情带来的快乐。
放风筝的感觉就好象对着一个遥远的对象在诉说着自己的心事。以前,爱人在外地工作,我一个人带女儿放风筝的时候,邻居们看到会逗我女儿说:“你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就像这风筝一样。”女儿却调皮地说:“爸爸是风筝,可是风筝的线在妈妈手里,爸爸工作完了就会回来的。”是啊,有牵挂的人,也许像一只高飞的风筝,但不管飞多远,都会有一根线牵着,这根线是希望,是责任,是爱。当牵着线的人想让这只飘荡的风筝回来的时候,慢慢收起手中的线,一圈一圈小心翼翼地将线缠起,不管距离多么遥远,两个人都会沿着这根线向对方走近。
风流如絮飞,春落居无踪。每当看到这位舞者,翩翩起舞在蓝缎子上,优雅穿梭于林林总总纷纷扰扰,我就会有无限的思绪在心头萌生。在追忆昨天的思绪中走出来,仔细想一想,有时人就像风筝一样。说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里,人要主宰自己,如果真能做到,就不会有那么多世事无常、沧桑变化的感叹了!所以,当命运不受自己控制且又不能改变的时候,与其自怨自艾的生活,倒不如像风筝那样简单一些。风筝的身躯很简单,单薄到能飞翔为止;风筝的头脑也很简单,单纯到只知道飞翔。为飞翔而来,也为飞翔而去,飞翔是风筝生命的灵魂。人生很简单,只要能懂得珍惜、知足、感恩,你就拥有了生命的光彩!
春风和煦的蓝天之下,高高低低地点缀着风筝,给人一种宁静祥和而又心旷神怡的感觉。如今看到天空中放飞的风筝,我没了年少时到风筝在天空中飘荡的欣喜,也没有“自己是断线风筝”的感慨,一颗曾经躁动的心非常平静。回归珍惜、知足、感恩的简单人生,会让人轻松无比、闲暇舒坦、轻吟浅唱……
-全文完-
▷ 进入文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