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惊梦三千年(一)——洹水汤汤——走近古都(六)
1899年秋高气爽的北京,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府上高朋满座。应邀来府的京师著名学界名流齐聚一堂,静静地等待这位令人尊敬的国子监祭酒发布震惊天下的消息。其时,一块块由王懿荣精心整理过的龟版、兽骨在他们手上传来传去,人们屏住呼吸,摩挲着这些他们并不知其来历的“神密”物件。王懿荣十分激动地且庄严神圣地向在座学界名流宣布了华夏上古社会湮没已久的秘密:中国最早的文字不是篆文(小篆)榴文(大篆)和钟鼎铭文,而是甲骨文(henan bones/honan bones)!这是篆文榴文和钟鼎铭文之前更古老的也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中国商朝时期的文字!于是一个声音从北京响彻世界: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符号(甲骨文)就是中国商代王朝时期也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古老的文字!
1908年,“甲骨四堂”之一的甲骨学奠基者罗振玉,冲破古董商对甲骨出土地的严密封锁,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那块神秘的土地——河南安阳小屯村。历史不曾想到当年山东潍坊的古董商范寿轩从安阳小屯村弄来的一包“龙骨”,作为一种不名所值的低廉物品送给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就是揭开中国商朝信史的钥匙,这就是通向中国古代文明的时空隧道!沉睡三千多年的安阳小屯村在罗振玉私访小屯村之时日起,在其《洹洛访古游记》一书面世且传开之日起,就逐渐揭开了小屯村商朝晚期都城的神秘面纱。
1917年,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王国维编成《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及序,作《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释旬》、《释昱》。草成《殷周制度论》、《商三勾兵跋》等著作,第一次把甲骨学由文字学演进到历史学而进行研究。从此史界专家学者开始了由文字学的研究转入到中国周秦信史以前夏商历史的信史研究。
1925年王国维又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重视地下出土文物。这些历史文物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起了催生作用。为了得到更多的甲骨文,探究其更多的史学秘密,考古学家决定对小屯村进行发掘。于是,一片龟甲引发了一场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殷墟”发掘。甲骨文的发现终于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
1928年秋,科学发掘殷墟的大幕徐徐拉开。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并已开始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自董作宾始,李济、董作宾、郭宝钧、梁思永、石璋如、胡厚宣等20余位中国考古前辈,在近10年的时间里,正式开始对小屯遗址展开发掘和考古研究。先后15次对小屯北地、侯家庄西北冈和后冈三等地进行了发掘。沉睡三千多年的河南安阳,终于在考古学家的手镐铁锹中被唤醒。当轻轻拂去殷墟身上厚厚的尘埃时,殷商王朝那遥远的传说,岿然呈现在我们面前,梦中的王国成为了可以触摸的真实,就在那一刻,我们的心跳仿佛停止了,全世界被震惊了——安阳小屯村就是3300多年前中国古代商王朝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朝都城!
一、洹水汤汤
太行山绵延千里而南,象一条青色的巨龙,把太行风光最胜处的河南林虑山高高托起。在这林虑山涧最深处,一汪山泉汩汩东流而至横水后,便悄悄潜入地下,潜流一直流到安阳县善应村后又悄悄透出地面,忽而,水珠串串腾升,交替起伏,沸腾翻滚,与人称“小南海”的百亩珠泉“络丝潭”汇合后,欢快淌漾而蜿蜒东去。此乃横贯安阳境内“遏横而入,逢善便击”之洹水,亦即“戊子贞,其咬于洹泉”(甲骨文所载)之洹水也。
25000多年前,就在洹水岸边,离小南海一里之遥的北楼顶山之腰的溶岩洞穴里,“小南海原始人”每日品茗小南海之珠泉,沫浴洹水之朝露,卧听“善应松涛”,笑谈风雨雷电。他们在青山绿水的陶冶中吟诵着远古时代欢快的歌谣,谱写着野蛮木讷中与生命搏击的音符。他们佩戴着自己用天然石灰质结核制成的石佩,在小南海洞穴里过着野性与群居的穴居生活。这就是华北地区唯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祖先,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称之为“小南海文化”。
小南海文化遥承北京人文化发展而来,代表着黄土时期的一种文化类型,是华北地区中石器时代文化的先驱。而在安阳后岗,晚于小南海文化的仰韶、龙山、小屯三层文化(下层是距今3000年前的仰韶彩陶文化;中层是距今4000年前的龙山黑陶文化;上层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小屯白陶文化),则让早已走过遥远的远古居民,一步一步走近了近乎文明社会的杀伐与统治。以小屯白陶文化为代表的先人们,从此就在这汩汩东流的洹水之滨,画地为牢,伴随风雨,繁衍生息。从小南海群居的洞穴里一路起来的时候,先民们经得起太久的时日,但经不起遥远的寂寞。25000年太久,6000年4000年太长,如果我们把历史定格在3300年左右,那么,这小屯白陶文化的历史原型会是什么样子呢?
洹水汤汤,其流浩浩。生生不息的洹水,在两万多个日夜奔流而潺潺东去的搏击中,滋润了一代王朝,也见证了这个王朝的兴衰,更见证了一个璀璨迷人而又神密的古老东方文明的陨落——安阳殷墟!
《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叙述的就是公元前16世纪中叶自“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的“商汤革命”推翻夏王朝后,商朝(亦称殷商)最早建都于今天河南的亳(郑州市老城区),后因战乱、自然灾害以及王室内部的斗争而先后13次迁都,到商代第20位国王盘庚时期,为了摆脱王室内部的相互倾轧以及战争和自然灾害,更为了开辟一个稳固而长久的王室都城,以达到“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之目的,盘庚于公元前1300年,克服重重阻力,率领王室臣民从山东“奄”(今曲阜)西渡黄河,迁至洹水两岸的北蒙(今安阳小屯)。至武丁时期,由于武王的励精图治,使这个远古王朝达到了当时奴隶制社会最鼎盛的时期。“四海来假,来假祁祁”就是商武王时期社会繁荣昌盛的历史写照。在以玄鸟为图腾的殷商王朝,在北蒙这块古老贫瘠而又丰腴的土地上,子孙们早已走出了小南海文化时期母系群居的愚昧,早已不再满足于以新旧石器时代捕兽取火而繁衍生息的原始生活,仰韶彩陶文化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构木为巢傍水而居圈地为王的需要。于是“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北蒙传8代12君254年为都城的雨打风吹霜摧雷击的日子里,北蒙发展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有着稳定疆域和长期定居的远古都城。
洹水——北蒙,这神奇的名字带来了远古华夏的神奇与文明。坐落在今天河南安阳洹水之滨的小屯村,谁也不曾想象,在3300年前亘古洪荒的岁月里,远古居民竟然就在这片神密的土地上撰写了一部微缩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当我们敲开远古幽深的历史大门,走进殷墟这汉字之都、甲骨文之乡、《周易》之诞生地时,数不完的历史掌故历历在目:大禹治水、妇好请缨、苏秦拜相、破釜沉舟、岳母刺字等,迷惘数千年的优美传说与动人故事激荡着我们的心灵,还有那司母戊天下第一鼎时刻在展示远古王朝的威严与荣耀。
作为一部微缩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安阳殷墟(周武王灭商后,周公将殷人强制迁徙到洛水北岸成周城,殷地从此成为废墟,故称殷墟)则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历史缩影。作为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横跨安阳洹水南北两岸,近100年来,在这里出土了15万多片甲骨文、上万件青铜器、54座宫殿遗址,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平民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以及大型祭祀场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而这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文明史,能够骄傲地以中国古代信史而见证于世,一切皆归功于甲骨文的发现。
“问祖文之滥觞,其肇端于何处?……欣王氏之慧眼,开文源于殷墟。”正是甲骨文的发现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甲骨文的发现,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目前,殷墟已出土的15万多片甲骨,其上刻写的单字约4500个,其中约有1500个单字已被释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广德说:“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虽然人类历史较早的象形符号来自前王朝时期的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早期文明,两者代表着人类的象形文字的开始。但是晚起的中国安阳小屯甲骨文,引导炎黄子孙走上使图形记号表示意义而不约束其读音的文字发展历程。这些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象形文字,使中华文明跻身于以纸草、泥板、石板为文字载体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文明古国的行列,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尤其重要的是,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当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等早期文字符号在今天根本无法辨认而失传的时候,唯有中国的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始终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无庸置疑,甲骨文历经3000多年沧桑之演变,一脉相承地“活”到了今天,实实在在地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史学家白尊彝先生说:“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结果,雄辩地证明了《史记》中《殷本纪》、《三代世表》中所载商代帝王世系的正确可靠,证明了殷周史的信而有征,从而把中国的可信历史上溯到4000 年前。此外,这些研究结果也证明了《书经》中的一些篇章以及《山海经》、《竹书纪年》、《楚辞·天问》、《吕氏春秋》等古书古文中记载的史实,具有很大程度的可靠性。对于清中叶以来的疑古思潮,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发展。”
如果说在这洹河岸边,小屯村人用甲骨文书写了第一部华夏文明史,那么被世界称之为“东方玄学”的中国古老哲学——《周易》,以其博大精深,则奠定了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雏形。
据说,在今天安阳羑里的文王庙前,原有64株参天古柏(今存40余株),完全按照八卦排列,尽管岁月流逝,千年古树,苍翠依然,一枝一叶,均向世人展示其深邃的哲学理念。当然这只应该是世人的一种念想而已。 因为人为正义而呼,为忠诚而叹,为英雄而颂,为苦难而泣。当年作为天下第一所监狱的羑里,在商纣王看来,这是他维护王权的象征,也是他至死敌西伯姬昌于死地的最佳出处。但有两件事是商纣王没有想到的,一是羑里监狱姬昌不死,而朝歌行宫倒成了纣王自己的坟墓;二是一个82岁的囚犯,竟然还能把一所筑于高土台之上的国家监狱当作演易坊,在七年的囚禁生活中推算日月阴阳,展现宇宙万物之变化。“文王拘而演周易”,想必是历史发展之必然。
我不是哲学家,也根本读不懂《周易》之玄机。但当我知道我华夏先人自伏羲绘八卦图始,就有了传于后世之“河图洛书”,尽管当时没有今天的科学依据,但这都是我远古祖先在长期对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观察分析之后得出的一种极为原始的与自然变化相符的哲学思维。到了商朝晚期,囚于羑里城的西伯姬昌,前承河图洛书,下启儒道哲学,七年冥思而演《周易》,“仰观日月星辰之象于天,俯观刚柔高深之法于地,中观万物变化之于人,会合天地人三才之理,八卦始成焉。其每卦有三爻,一卦变八卦,八卦变六十四卦。以发泄神明幽微之德,以区别万物感应之情,定天下之吉凶,而成民之务焉。”实乃中国早期博大精深之哲学宝典。
闲暇之时,偶翻黄页,寻找中国近、古时代哲学探源,大凡先贤研究哲学者,无不承认哲学之源头出自八卦。而一部《周易》则将八卦中奥深无穷的理论演绎得淋漓尽致,其世间阴阳和矛盾就是八卦的基本符号——阴爻阳爻,一分为二正是八卦上的太极生两仪。至于事物发展变化之规律,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之法则,唯物辩证法,逻辑思维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与周易八卦有着姻缘,因此八卦在中外古典哲学和现代哲学理论史上功高日月。
今有国人研究易经者,否认其为周文王演绎者有之,否认其为哲学著作者有之。但亦有一种观点,颇有新义。持此论者认为:《周易》之“周”,非周王朝周文王之周。“周”乃广泛普遍之态,而“易”则是运动变化之义,“经”乃道理、规律之理,是故“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易经》没有“古易”、“殷易”、“商易”,却有《周易》之名,说明《易经》应该是“从普遍意义上反映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哲学著作。此论虽为乖谬,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即指明了《周易》乃“从普遍意义上反映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哲学著作。其实远古人民在还不能人定胜天的日子里,他们含辛茹苦究天人之际,探宇宙万物变化之纬,于今天而言,也许其中许多道理与今天科学恰好相符,也有许多科学上的合理性,但就不能说它一定就是真理与科学,因为这是远古之人在还没有掌握现代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然而其中的哲学道理已经牢牢地镶嵌在中国早期原始哲学史上,与日月同辉。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这主要是为了适应早期人类,从原始的渔猎采摘的“穴居野处”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到有固定居所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上来。原始农业生产,古代刀戟相争的布阵战争,必然要求人们对直接影响其农业生产与战争人事相关的天时、地理等有关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和运用。同时战争王室人事之争等诸多因素也必须要运用自然规律作出正确合理的解释。因此无论是河图、洛书,还是《周易》之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及六十四卦,都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之必需要有 这方面的天文地理等知识来为之服务,才使易经应运而生。故《系辞传》中说,“上古之人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河图洛书及《周易》之阴阳卦画等,正是这些特殊文化的特殊遗产。只是今天研究《周易》之人,竟然没有看到我们祖先在易经这本宏大的哲学巨著中所包含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深刻辩证的哲学思想,同时更忽视了其中深遂的数学二进制玄机,致使公元1700年左右,德国最重要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和牛顿同为微积分创建人的莱布尼兹,根据我国的八卦图发明了二进制的布尔代数,系统提出了二进制的运算法则,为计算机的现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几百年后用二进制的原理发明的计算机之母,这实在是国人的遗憾。
我常在思考,在这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灿烂的人文风采的洹水岸边、羑里城中,“文王拘而演周易”,其实在这片热土上尽情演绎的并非完全就止于这阴阳八卦之说,我们今天赞美周文王,不仅因其七年囚禁而成《周易》,奠定了中国远古哲学之源,更为重要的是他运用《周易》中的军事道德以及治国思想,摧毁了一个已经没落的奴隶制腐朽王朝,推动了人类社会又一次以更加文明先进的生产力方式向前发展。
社会文明不仅因为有了文字,有了勇于战胜自然遵循规律的哲学思想,先进的生产力则是社会文明进化的标志。正如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的埃及大金字塔一样,它是古老埃及文明的象征。那么,以司母戊大方鼎为代表的中国商朝青铜器,则是中国商朝时期又一绚丽的文化瑰宝。
司母戊鼎是我国商代(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安阳武官村一家农地里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据有关史料记载,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同时被誉为世界青铜器之冠,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最古老的青铜器,是全世界的艺术珍品。据发掘考证,在当时的殷商都城,有许多手工业作坊,其中铸铜、烧陶、制骨,被称为商代的三大手工业。而铸铜作坊则是名列榜首。另外,在殷墟范围内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戈、瓿、鬲、单、爵、觚、盘、壶、盂、角、尊、方彝、斧、戟、箭、头、车马具等等。每件大到128公斤,小到1公斤以下,丰富之余,不可胜数。这些古代器皿造型美观,制作精巧,显示出先民们极为辉煌的文化成就。然而这些优美的青铜器,造于贫民之手,却只有那些王室贵族才有享受的权力,一尊青铜器,本身就可以折射出殷商时代的不公平和严重的等级差别,王者与贫民奴隶之间的阶级矛盾可以以此彰然,自然阶级矛盾的深化也必定会导致腐朽王朝的没落与灭亡。
洹河水长,孕育了远古悠悠的殷墟文化,弯弯曲曲的河水,明灭可见的历史踪迹,无论如何也湮灭不了战争杀伐给后人留下的永久记忆。可以这样说,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每一个王朝的更替,都以战争武力而取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武王的妻子妇好,在女人唯男人是从的奴隶社会,居然请缨疆场,若不是战争已经危及王室生存,安有妇人请战出征之理乎?想当年,苏秦洹上被六国拜相,不也正是为了合纵六国而抗强秦乎?公元前208年,楚人项羽洹上盟誓,破釜沉舟,不也只为秦不臣民,致使民起而灭秦乎?当年北宋汤阴一贫民村妇岳母为儿岳飞刺字“精忠报国”,则是中国普通百姓祈求和平、消灭战争的民族精神在洹河流逝中又一次善良的展示和人格的升华。
伫立在历史的窗前,拜谒一个失落的王朝,悄然的肃穆于悲悯中去品味那令人幽思的古风商韵,抚摸那尘埃剥脱的伤痕,我虔诚地拂开这千古岁月织成的面纱,穿越3300年前通向殷商的时空隧道,走近那尘封已久的殷墟。仿佛间,那淡雅的墨香,那沧桑的甲骨,那古老的文化,那不朽而厚重的历史,久久地在洹河上空徘徊、萦绕。我不敢相信,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3300多年前,这里曾经繁华富庶、美不胜收。可而今,3300多年后的人们,为了那远古的记忆,却又在苦苦追寻,哪怕是一锄一镐,只为了3300年前的祖先不蒙再受被世人不信任的委屈。
从遥远的八卦阵中走出来,殷商王朝历史在武王伐纣的刀光剑影中渐渐隐去,洹水两岸的居民被迫北迁河洛成周城的时候,远古东方耀眼的文明早已被一片荒芜的废墟所吞噬。无论今天的世人怎么虔诚的祈祷和发掘,再怎么样亲力亲为地去呵护,洹河两岸的殷墟,永远也只能成为历史永恒的记忆。
-全文完-
▷ 进入ferryma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