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如和凝的《春光好》一样,江南的春天正是如此。这不,前两天还是“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烂漫春光,昨晚,就让我“小楼一夜听春雨”了。
朱自清先生说,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笼着一层薄烟。”其实是不完全准确的,他所描绘的春雨只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如果尽是这样的春雨,是要闹春旱的,想要“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是不可能的。我认为,春雨最突出的特点,应当是一个“绵”字。连绵了时间,也连绵了空间,绝不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样子;“绵”还有柔的意思,既不会像夏天的雨那样落在瓦上叮叮当当,也不会像秋天的雨那样淅淅沥沥,倒像千万只春蚕嚼食桑叶细细沙沙,或者像一阵阵松涛此去彼来。
听雨不可不饮茶,也不可饮浓茶,诸如普洱,乌龙,铁观音和斯里兰卡红,都不合适,有喧宾夺主之嫌;最适宜的似乎只有清香、淡雅、悠远的西湖龙井和苏州碧螺春。香茶在手,雨中怀想。想刘禹锡“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也想杜牧“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还想温庭筠“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更想苏东坡“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是恼人的,细密的春雨润湿了女子的心田,惆怅了女子的心事。因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所以“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才有了“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的牵挂,乃至于“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一样的相思,也有大胆的女子像南朝民歌《长干曲》一样,“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遥。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
“山容洗得如烟瘦,地脉流来似乳肥”,其实,春雨也是迷人的。不必说春雨润红了桃花如云,润绿了杨柳堆烟,不必说春雨滋长了春江潮水,朦胧了多少楼台,也不必说春雨润响了千里莺啼,润鲜了山郭酒旗,单是那“一树樱桃带雨红”或者“梨花一枝春带雨”,就惹人千种遐想,万般怜惜。
“昨日偷闲看花了,今朝多雨奈人何。人间尽似逢花雨,莫爱芳菲湿绮罗。”如果雨中闲游,更有一番韵味。可以擎一把天堂花伞闲庭信步,可以宝马轻车看雾起云飞,也可以观张志和一样的烟波钓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倘若到得西湖,也许可以和苏小小,施夷光,白娘子不期而遇呢。
不出游也是可以的,一样的迷人。听“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此起彼伏,梦“惹袖尚余香半日,向人如诉雨多时”的初恋,思“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的家乡,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阳关故人,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叹“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愁“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喜“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
“小楼一夜听春雨”,是寂寞的事情,也是一件浪漫的事情。是寂寞,还是浪漫,关键还是在于心境心怀。心境如果宽阔,心怀倘若闲雅,便不觉得寂寞,而只有浪漫的气氛包围。
“小楼一夜听春雨”,我愿意,“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2009年3月13日
-全文完-
▷ 进入王先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