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誓性的陶铸——辛弃疾驭志无疆

发表于-2009年03月10日 凌晨0:19评论-56条

那是一个词韵悠扬的年代,那已经逝去词人走过西厢溶溶月,走过小院淡淡风,走过一季黄梅雨,走过满地柳絮风,走过把酒黄昏后的东篱,走过碧水珠桥的西城杨柳,走过明月夜正梳妆的小轩窗,走过流水落花千里烟波的阔楚天,走过晓风残月万种风情的杨柳岸,走过一杯愁绪几年离索的沈园旧池,也走过了那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无人会。

在文人堪比泥沙的北宋,有太多的人注定要被后人记起。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文天祥等等。但是在公元1140年,一个取名为弃疾的词人降临人间。他静悄悄的来,以至于众里寻他千百度,才在那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处寻觅到踪影。

宋是中国历史上褒贬最多的一个朝代,那是一个富裕的王朝,一个文明的王朝,一个科技的王朝。但不是一个和平的王朝,不是一个强盛的王朝,不是一个宽容的王朝更不是一个安逸的王朝,那是一个避战的王朝,一个不幸的王朝,它碰上了人类历史上野蛮残暴屠杀后的再一次实际分裂。

这个朝代出了很多的另类,比如状元郎将军文天祥,比如将才词人辛弃疾。他以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了大诗人大词人。

他是文人中的异数,书生和夫长的完美结合。他的清亮,一扫文人柔靡的形象。作为一个具有实干才能的军事家,辛弃疾曾经获得相当高的地位。他对抗金事业的追求,不像文人那样出于书生的义愤却只懂得纸上谈兵。

公元1161年,金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人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纷纷起义。22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2000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后来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壮声英慨,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一年,他23岁。

今天的我们只能透过历史的门缝来看那些过去的他们,我们看到宋王朝的花开花谢盛极而衰,其实,北宋这个王朝的开场是非同寻常的。就像京剧舞台上的亮相,赵匡胤半推半就地让那件黄袍披在自己身上,咿咿呀呀开唱一段霸王戏,一个王朝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开张了。

宋德佑二年,一个叫郑思肖的文人写了这样一首诗: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700年后也就是公元1976年,一个77岁的老人心力交瘁的走了。当时的联合国破例为他降了半旗和设小灵堂来表示哀悼,同时用了这句“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作挽联。他就是周恩来。能配得上上这句诗歌的人,周恩来算一个。我们的辛弃疾也该算一个。

八百多年了,南宋那“风雨飘摇,偏安江南”的印记都快被历史的风给吹干了。然而,偏偏在这飘摇乱世里,辛弃疾却是横空出世,剑吼西风的高歌猛进,放荡不羁的孤高疏狂,诙谐幽默的田园野趣,细腻清丽的春闺春愁,宏图难展的壮志未酬。一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可怜白发生,这是怎样的一种无奈与苍凉啊。

“将军百战声名裂”,是否为弃疾意气风发,聚众抗金的肝胆写照?他是否也想“剑指三秦,一战东归”?雄心勃勃,壮志凌云的弃疾,依旧是铮铮男儿,到死心如铁。恨只恨,蛾眉有人妒,君王谗小人。弃疾,纵然你是补天的经纶手,纵然你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却也只得闲饮酒,醉吟诗,憔悴赋招魂,蘸着血泪写一句“儒冠多误身”!

那古来三五个英雄中,弃疾你是否也在其列?平生意气,只换得衣冠人笑,难怪弃疾感叹“知我者,二三子”。那个沉闷堕落的南宋王朝,意气如稼轩者,天下有几人? 

弃疾爱酒。李白说得好,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酒是稼轩一辈子离不开的东西。犹记弃疾有一篇戒酒的词《沁园春》,开篇便呼“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如此金刚怒目,大下决心,真是不易。然读到后来,弃疾一改开始坚决之心,竟与酒杯达成协议。弃疾不仅与酒杯有协议,更与鸥鸟是同盟。带湖新居游览之时,与鸥鸟结盟曰:“凡我同盟鸥鸟,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不能与先生把酒一杯,共话人间万事空,共笑沙鸥满身愁,共与沙场秋点兵,不能与您相醉明月,不能与您塞北江南,华发苍颜,着实为人生一大憾事。

八百年前的他,已经躺在了地底下,也许未死却的魂灵还在奔走号呼。八百年前的事,躺在书页上,即便是扑满尘埃也掩不住那段风华。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只见长夜笛。

他是满腹诗书的才子,是横刀立马的英雄,没有这一颗不甘沉寂的心,而像世人一般行尸走肉,他又怎能穿越过千年混沌,以浪尖孤叶的姿态谱写秩秩书卷,在后人眼里刻写下比马革裹尸更悲壮的不朽功勋?

那岭头一片青山,可能埋得他的凌云气?慷慨请缨声声泣血已无人倾听。且让雄心不死的,在苍茫烛影中慢慢消逝,让跃跃欲试的,在温香软玉间渐被蚕食。我要为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这金戈之声的力作和岳飞的《满江红》可以相提并论,至于别的,比如杜甫之于“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之于“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都太虚弱。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

“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辛弃疾给自己的定格,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文人。他是行伍出身、征战沙场的将军,他最大的愿望莫过于,指挥军队、北定中原,封狼居胥而还。他也许没注意到,或者他根本不承认,他还是一个治国良材。“宰相起于州牧”,从辛弃疾十余年的地方任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他是有宰相之才的。他不象朝廷上那些所谓的主战派,整天只知道喊打喊杀,胸中却无退敌良策;他不象朝廷上那些迂腐的士大夫,整天只知道高谈阔论修身养性,实际上却在逃避现实。他是精明能干的政治家,他是身体力行的实干家,从出知滁州到谪居信州的十余年间,是他的治国良才大放异彩的时候。 

也许今天辛弃疾为我们熟知,是因为他那慷慨激扬的词作,是因为他那冠盖古今的文才,是因为他那词坛盟主的威名。

国家不幸诗家幸,古往今来谁又真正了解词人的苦楚,一部稼轩词,就是一部血泪史,读起来字字揪心、句句是血,让人不忍谛听、不忍对视。

辛弃疾的仕宦的十余年间,他被朝廷不断的频繁调动。朝廷中的主和派为了消磨他的壮志,把他在广袤的国土上移来移去,每一地方、每一官位,都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他本人也深感转徙频繁之苦,正如他所说的“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历遍楚山川”。虽然如此,辛弃疾还是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 

公元1172年,辛弃疾出知滁州。当时的滁州累经战乱,可以说是满目疮痍、一片废墟。出知滁州后,辛弃疾宽刑薄税、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仅仅两年, 滁州面貌焕然一新,商旅辐辏、民丰物阜。

辛弃疾虽整天为“守土牧民”忙碌,却丝毫没有忘记残破的山河,沦陷的家国,虽身在南疆,却心系中原。出外视察回来,喝了口茶,便提笔写下一道《论亡虏疏》分析金国现状,远瞻南北形势,陈述了六条灭虏复国的方略。他认为“仇虏六十年必亡”,但又无不忧虑地写到“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他似乎已经听到北方蒙古草原战马嘶嘶的声响,察觉到一股强劲的北风刮来,夹杂着王者霸气。

晚年的辛弃疾闲居铅山,又是八年的闲置生涯,把辛弃疾的锐气几乎都磨尽了,用世之心已不再那么明显,晚年的他,一度倾心佛老思想,沉吟山水之中。 

也许正如他所说:“此身忘世浑容易,使世相忘却自难”,国家有事终究还是会想起他。不过这次的国家大事,却是一个政治暴发户发动的一场狂热的军事冒险行动,已经大权在握的韩侂胄为了建立“盖世功名”,急不可待地要北伐金国,因此他解除了党禁,破格起用辛弃疾。 

经过一番的犹豫,辛弃疾还是“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坏,单车就道”,就任浙东安抚使,任职后他兴利除弊,同时派间谍入金侦察敌情。 

后来那所谓的北伐只是韩侂胄之流为巩固权位,而发动的一场军事游戏而已,他们从来都没有认真的为北伐做准备,起用辛弃疾也不过是要用他做北伐的招牌,仅此而已。面圣之后,辛弃疾就被迫出知镇江,面对京口重镇,古往今来英雄豪杰的事迹在他的脑中萦绕,有感国事维艰,辛弃疾填了一首《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杨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追忆先人,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辛弃疾担忧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朝廷仓促北伐,引来金国二十七万大军四路南侵,南宋一溃千里,金军以战逼和,指名要韩侂胄的脑袋才肯罢兵修战。 

这次惨败对南宋的打击的空前的,南宋从此再无回天之力,只能坐等覆灭。正如时人所说:“百年教养之兵一日而溃,百年葺修之器一日而散,百年公私藏盖一日而空,百年中原之人心一日而失”。 侂胄真正地害怕了,他开始后悔不该仓促北伐,搞的现在局势难以收拾。他又想起了辛弃疾,他要辛弃疾帮他收拾残局。可是,辛弃疾也同南宋一样,已经处于弥留之际了,这位伟大的爱国词人临死之前还不断地大喊“杀贼,杀贼”,在一声声的叹息中,辛弃疾走完了他伟大而又悲壮的一生。

英雄暮年,一切功名征战都将随着半埋入土地枯朽之躯逝去了,可那伴随自己多年的宝刀利剑,却依旧锃亮得令人心酸。

饱饮敌血的修长身躯,闪着钢铁特有的洗练辉芒。指尖抚上时一派苍凉。它当初为了什么而出熔炉,你昔日因何理由而上战场?年迈的辛弃疾,还能拿起那征途的剑吗?戎马生涯,总是悲壮的。看那顷刻间横卧沙场;望那远方永不褪色的燕山剪影,听着那天际断雁的哀鸣……春去秋来尘芳尽。他不再是那个稚气的青年征夫。他那棱角分明的面膛历历刻着风霜。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峨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依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梁启超尝评曰:“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这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 报国无门,他便到赣东北修了一座带湖别墅,咀嚼自己的寂寞。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栽。” 

一个正当壮年又阅历丰富,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却每天在山坡和水边踱步,与百姓聊一聊农桑收成之类的闲话再对着飞鸟游鱼自言自语一番,真是“闲愁最苦”,“脉脉此情谁与诉?”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的词相比于其他文人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笔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垂天披云铠,春雨绵排,未知青云几时开,倚手平窗看零落,纷至而来 淡眼对繁哀,忧自分裁 杯临风别旧载 散尽心中无限事,盈醉满怀。

古道,荒草萋萋。晴翠掩映间,一个个历尽了百年沧桑的古人默默地伫立着。曾经鲜红的血性已然黯淡,残缺。剥落得斑驳的灰黄色墙壁上,似还能依稀辨出往日的白皙。

历史的大殿里,那高大的木柱上镂刻着岁月腐蚀的烙印。窗纸凋敝的棂被封吹得嘶哑,若亡魂的啸叫。蜘蛛张开它们银色的天罗地网,像一个个迫不及待想要按价的外来户。这里曾是别人的家,而一个人的家如今成了无数的家…… 

推开摧枯拉朽的红木大门——它曾经多么坚固,贴着神的容颜…… 足踏在灰尘满积的木地板上,烙出一步步清晰而孤单的痕迹。伴着珠黄的灯光,页面泛黄。书页翻动,我的视线随之渝越了万水千山,去到那个似曾相识之处——郁孤儿台。

夕阳,渐渐为幕罩上鲜红的面纱,仿佛一个巨大的伤口正在滴血。偶有雁翎划过长空,空留一道凄厉而哀怨的嘶呜。在这黄昏,郁孤台坐落于群山之间,傍依着潺潺的长江水,寂寞,空旷。伴随着天空中悠远的鸟鸣,我向它走去。

蓦然回首,我分明看到见了千年前那个高大的灵魂——辛弃疾。直入手持佩剑,长须在风中微微飘动;注视着远处巍峨的只风剪影的群山,仿佛注视着一群面目狰狞的恶魔,无奈与激愤,悲哀与坚决,渐渐地,坚锁着他的双眉。诗人,你是否望见在这崇山峻岭之外,一个伟大的华夏民族正遭受金人铁蹄无情的蹂躏,你是否望见九州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是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啼,是如雷的呐喊,如雨的马蹄,如注的鲜血……诗人仰天长啸,似乎欲唤醒什么。只是我忽然督见,他的眼角,一颗泪珠,滴落…… 

沿着弃疾的脚步走向郁孤台的边境,倚靠于斫迹斑斑的石柱之上,我听到巨大的轰呜。“女子是水做的骨肉”水,历来与女性结缘,蒙上一层阴柔婉约的色彩。而这是,水流汹涌,冲却了沿岸的一切阻拦,冲却了人们以往的意象,带着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向东,仿佛一个坚定信念的存在,从未改变方向飞箭一般,是横冲直撞的急流;猛虎一般,是震天动地的巨吼,雨点一般,是飞溅而坠的水珠------然而,都不是!滚滚江水,奔冲,跃动,怒号,宁愿在磐石上粉身碎骨,却又再沉凝聚成了统一的力量,继续冲击着障碍,冲击我的心灵。于是我突然明白了----那是巨人的动脉,那是热血凝聚的仇恨,是仇恨孕育的动力! 

清醒袭来,昏黄的落地长窗外,依稀有纯静如水的大地驻足稳静。春风料峭“乱翻书”,与弃疾有关的人和事都缈然归去。托腮的我,痴了……

水花四溅之间,闪耀着华夏人的激情,华夏人的誓言,华夏人的尊严。终于我忘却了自己,宛乎已化作一滴水珠,淌洋在急流之间,向东……。

岁月更迭,所有的王朝都已经消散,许多的人甚至民族也化做了历史的劫灰。我们的心念已经不再执着于种族之见,消除了王朝的界限,金人汉人蒙古人再不是生死不能共存的仇敌。然而,每每看到郭靖死守襄阳,岳武穆的词,读到辛稼轩、还是会热血沸腾,为的正是他们身上显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矣”的壮怀激烈。

那该是李白的笔,是飞将军的长弓,是盘古的铁腕,是辛弃疾的剑……,一切都交织成了整个华夏的梦想。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荫发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是的,国家的魂不可丢。民族的魄不可走。

当超越了个人的情感,为了民族大义而不息奋斗,每一个人都将找到心中的归宿;也唯有如此,人们才能够面对苍穹立下最坚贞的誓言——华夏该觉醒了! 

时间给了我们一片天空,却不知我们成不了那腾飞的雁,可是让我们成为一片绿叶总是可以的吧!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驭志无疆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梓菲点评:

辛弃疾勇有谋,能文能武,实属千古奇才
作者扎实的文功让我们彻底的认识了一回这位绝世英雄
他那传奇的人生造就了他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
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再次向无疆学习问好

文章评论共[56]个
罗军琳-评论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笔势浩荡,智略辐凑……at:2009年03月10日 上午10:45

驭志无疆-回复军琳,都不好打扰你哦,期待你哦。辛苦了! at:2009年03月10日 上午11:23

梓菲-评论

哥哥开门。。。外面好冷。。。菲菲来讨杯茶喝。。。嘻嘻。。。at:2009年03月10日 上午11:02

驭志无疆-回复菲菲,今天我这边终于出太阳了,这才有春天的感觉,哥给你藏了一点阳光,就给你送来,呵呵!茶也一并捎来! at:2009年03月10日 上午11:24

汪洋里的小舟-评论

感受朋友豪迈的文笔!at:2009年03月10日 上午11:34

驭志无疆-回复小舟客气了,无疆请茶! at:2009年03月10日 中午1:17

美泉-评论

欣赏无疆的美文……问好!at:2009年03月10日 中午12:00

驭志无疆-回复兄弟,感觉好几天没看到你啊,这几天忙嘛? at:2009年03月10日 中午1:17

美泉-回复多谢老兄记挂,这几天工作忙呢…… at:2009年03月10日 中午2:32

黄未了-评论

读到辛弃疾的词,还是会热血沸腾。是的,他们是国家的魂。不可丢。问好!at:2009年03月10日 中午12:17

驭志无疆-回复问好未了,说的即是,很喜欢,请茶! at:2009年03月10日 中午1:18

菊梦悠悠-评论

在沉重的历史中,感受词人的豪迈和正气,当然这都是无疆妙笔生花的功劳。at:2009年03月10日 中午12:35

驭志无疆-回复姐过誉了啊,请茶! at:2009年03月10日 中午1:18

月影涛声-评论

缅怀拥有一腔才情豪气的大词人辛弃疾,重塑民魂国栋,意味深远!欣赏、拜读,问好驭志友!!!!!at:2009年03月10日 中午2:12

驭志无疆-回复问好涛声,请茶了! at:2009年03月10日 下午4:52

指尖如水-评论

无疆,都不敢看你的文章了,写得真好!很佩服你的知识面如此之广,见解也颇为独特。at:2009年03月10日 中午2:21

驭志无疆-回复如水姐太客气了不是,我们互相学习嘛,请茶了! at:2009年03月10日 下午4:53

幽兰在深谷-评论

好文章,欣赏了,问好驭志。at:2009年03月10日 下午3:24

驭志无疆-回复幽兰客气了,先给你沏茶了啊! at:2009年03月10日 下午4:54

烈酒红袖-评论

左稼轩,右容若,该选谁?当然要稼轩哈。豪气婉约共存,刚柔并济。喜欢!at:2009年03月10日 下午5:32

驭志无疆-回复词语诗余,稼轩长短句是极品,呵呵,给姐请茶! at:2009年03月10日 晚上10:23

红松果-评论

把酒当歌,人生几何。你又让我领略那些历史名人人生豪迈的伟大气魄。问好,我的兄弟。at:2009年03月10日 下午6:22

驭志无疆-回复无疆问好松果兄,给你沏茶去啊! at:2009年03月10日 晚上10:25

红松果-回复胸中[**]激荡,让我再次看到你的博学和睿智。问好,我的兄弟。 at:2009年03月11日 早上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