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羊城晚报的一篇散文,叫《今天,我们该怎么结婚》被文里的那些文字所刺激,想起了现在社会上的那些现象,感触很多。
文里说到,现在的女子结婚,即使是披上了婚纱还是会在自己的世界里幻想旧时候的八人大轿。仿佛没有经过八人到轿抬进婆家,总会难免觉得有些遗憾,有点难以把握。越是奢华盛大的婚礼,结局越是落寞不堪;越是简单的一场婚礼,越是让人回味无穷,哪怕只是一顶大花轿,一盏花烛,就能让洞房温暖一生,回味一生。
更为经典的是,作者在给一个朋友的短信里说到“以后有孩子的时候,要记得给他∕她讲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那时天是蓝的,水也是绿的,庄稼是长在地里的,猪肉是可以放心吃的,耗子还是怕猫的,理发店是只管理发的,药是可以治病的,医生是救死扶伤的,拍电影是不用陪导演睡觉的,照相是要穿衣服的,欠钱是要还的,学校是不图挣钱的,白痴是不能当教授的,卖狗肉是不能挂羊头的,结婚是要先谈恋爱的,结婚了是不能泡mm的,孩子的爸爸是明确的,更重要的是,婚是不能随便离的。”
这些对于我们的长辈看待我们现在这一代,再延传到下一代的人来说,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一个老奶奶也在重复着作者所说过的同一个版本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未婚先孕是要浸猪笼的,奉子成婚是要受家法的,婚前同居是要挂牌游街的,没有媒人是不可以结婚的,结了婚就是要对对方负责的,离婚是万万不可能的。
现在的人都在逃避结婚。因为感情都成了方便面,那些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的誓言在现在的人的心里,变得脆弱不堪。不再有人愿意相信一生一世的话,这些对白看起来是多么的肤浅,却是我们一直都在渴望而又不敢付出的。那时候的围城是多么的坚固,即使心里也曾经惦记过别的人,却是没有像今天那样,把“你今天离了么”当成是见面语的。可是现在满城的园外净是春色无边,桃花争艳。当我们到了要结婚的时候,围城里的人已经想着出来,而在围城外的人却只是观望,迟迟不肯也不愿意牵手走进围城。即使是已经三字开头的女人,成为准新娘也是显得十分的勉强。他们宁愿彼此相望受尽相思煎熬,也不肯成为围城里的一对。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遥望过去那个美好的时代,那些人和事和物都是那么的真实。不需要豪华的迎亲队伍,没有成排的小轿车,没有婚纱和交换戒指的礼仪,一顶大花轿,一盏花烛燃亮的洞房夜竟然更能让人回味一生。而那些盛大的婚礼之后,更多的是落寞。
为什么我们现在都在害怕结婚?是否因为我们更害怕中途离婚时的尴尬和痛苦?当我们从民事局走出来的时候,心里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还是对当初走进教堂的懊悔?或者我们再想起曾经在围城里的生活,也会让我们觉得很是感慨良多?
从刚开始恋爱对爱情的憧憬到受过了太多的爱的伤害和背叛之后对感情的不信赖,就像歌词里的那么一句:“看清楚,谁都背叛过,谁亦曾被骗过。”在这个人人都在上演背叛和伤害的年代,我们对于婚姻,还能有什么信心?
或许我们只能期待,在我们的下下一代,或者是下下下一代,一切都能回归到最初的那个时候,就像老奶奶曾经说过的,就像作者对他的朋友所说过的那样,回归到了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个时候,成全了我们很久很久以后的另一个期待之后,或许我们的孩子又或许是我们的孙子就可以这样跟他们的儿子和女儿说:“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天是灰的,水是有污染的,庄稼都长在温室里的,猪肉是不能随便吃的。要么是注水的要么就是有瘦肉精的。耗子都养在笼子里当宠物的,理发店不单单只是理发的,还有其他特殊的服务的。药是不能乱买的,假药是遍地都是的,医生是不救人的,要想医生救人是要先给红包的,拍电影是必须要先陪导演睡觉的,这是为艺术献身。照相都喜欢luo体的,这就叫艺术照。学校是只管赚钱不理学生的,没什么成就的人都能做大师的,只要你能含糊了过去就行了。卖的无论是羊肉还是狗肉都是只挂一个羊头就行的。结婚是可以只认识两个月的,结婚后还是可以泡mm的。小三的存在是很普遍的。最重要的是,那时候婚是随便说离就离的。”
ps:不知道这一篇能不能符合大话男女这个主题的要求。但是结婚确实是男女之间最大的一个问题。如果不符合,请编辑帮我把“大话男女”去掉,就让这篇文章,以简单的方式表达出去。至于活动,我还是会参加的,只是素材得再另外想了,呵呵。
-全文完-
▷ 进入失堕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