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如隐逸,酒如豪士;
酒以结友,茶当静品。
我这个人平时喜欢喝酒,可就是酒量不好,差不多和朋友出去喝酒几乎每次都喝多,实在不配谈酒。酒量我觉得是天赋的原因,是勉强不来的。我身边有几个朋友酒量很好,几乎很难喝醉的。他们说我:你只能是一个乐于饮酒却又不善于饮酒的人。对于朋友们的评价我没有任何异议,的却我很喜欢喝酒,几乎每个一两天都要喝一次就,要不然难受得受不了。
酒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中国古代开始就有了红白事都要喝酒,有朋友来要喝酒,高兴了喝,不高兴了也喝······古代那些文人墨客、绿林好汉更是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曹孟德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豪迈,武松的十八碗酒景阳冈打老虎的英雄气概,怎能忽视酒在其中的妙处呢? 酒对于文学创作也是有益的,有助于人类的创造力,更能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持久的效果。
饮酒之乐,中国古代文学常常提到“小饮”之乐。起初我根本不明白什么意思,自己觉得喝酒要么不喝要么就喝到 尽兴为止,直到 我读了林语堂先生的文章后才有所悟。 文中写到一位美丽的上海女士在她半醉之时以生华妙舌之语说道“一个人在半醉时,说话含糊,喋喋不休,这才是至乐至适之时。”她说这个时侯是一种得意的感觉,是一种排除一切外在力的自信心,是一种介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创作思想力,好像也被提升到比平时更高的行列中去了。这个时候已经不知道是人因为酒而疯狂,还是酒因为人而更浓!
喝酒的人往往是很讲究饮酒的时间和环境的,有人把茶和酒进行了对比“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我的一个好朋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身体健康的时候要狂饮;生病的时候应该少喝;伤心的时候最容易喝醉;春天适合在庭院喝酒;夏天应该郊外饮酒;秋天则需要在江中喝酒;冬天只能在房间里喝了;晚上最好在月色下喝酒。仔细想来,我身边的朋友在喝酒的时候,最喜欢的是在那有种声音的喧哗地方。对此我有一丝的厌恶,另一方面却很是喜欢。
厌恶的是:强行劝酒来找乐。在饭席上的人,凡是稍微能喝一点酒的人必然以自己的酒量自豪,总以为别人不如自己。于是便有了强行劝酒,希望灌倒别人的举动。但是在劝酒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以欢乐为友谊的精神,结果往往会一起许多人的笑声和哄闹声,是这次饭局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往往在这个时候情形就变得很有趣了:客人们早已忘形,有的高声喊添酒,有的走来走去找人喝酒。所有的人在此时都已经沉浸在狂欢之中了!
这种酒席到上面的情形之后下来就是行酒令猜拳,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此时每个人精神高度集中尽心尽力的来取胜对方。其中的快乐,大约都在这种竞技当中了。
猜拳的方法是:两个人同时伸出几个手指,与此同时每个人还要喊出一个自己认为是双方两手指之和的数字来,说对着为胜。一般地方的不同,也使得所喊的一二三四这些数字的名词也都不一样,在此我只列举我们一般会喊的几个名词:“一心的敬你”、“二枚花”、“七巧梅”、“八匹马”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猜拳伸手指的时候两个人必须做到快慢上做到节奏上和谐一致,所以嘴里喊出的声音才能产生一种高低快慢,阴阳顿挫的韵调来,好像是音乐中的节拍一样。也正是因此这种猜拳的声音可以连续地有节奏有节拍的来下去,直到其中一人胜了,再让输的人把酒喝了。其实猜拳也不是盲目胡猜 ,必须注意对方伸手指的习惯,并且立刻加一块虚的推测。其中的乐趣在于猜拳着兴奋以及音调的和谐!
对于酒席中行酒令我是很赞成的,你想如果在席间每个人默不作声,低头吃东西是不是已经失去了酒席的意义?酒席行令猜拳还有好处就是:人在喊叫的时候,可以使喝下去的酒容易从体内排出来;还可以让人慢慢吃,(一般这种酒席大概需要一两个小时)吃的东西一部分早已消化了。此乃营养饮食!
所以呢一般的酒席延长一两个小时是很常见的事情,宴席的目的不是专注吃喝,而是在欢笑作乐。因此我认为在宴席上的人喝道半醉是最好的,其情调正如陶渊明的弹奏没有弦的琴,因为好饮酒的人注重的是情调而已。因此一个人即使不善饮酒,但也可以享受饮酒的乐趣。像这样的人才真正的算得上是古代诗人、圣贤、饮者的知己!
-全文完-
▷ 进入杨小蕾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