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一管竹毛,被砚纸,被手指,被岁月磨得光滑润泽。一方乌黑的砚,和着水磨出溢香的墨,左手将泛黄的宣纸一摊,右手提笔饮饱墨汁,便笔走龙蛇,划出一个又一个墨印符号。留下的,不只是一笔一划的汉字,更是一个立体的人,一种遗世的风骨,一片澄明的心境。
中国人发明了墨,还孜孜不倦地使用着,钻研着,陶醉于这黑暗的液体。不论“不炼金丹不坐禅”的唐伯虎,还是“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的李白,甚至大唱“凤兮凤兮,何德之衰”的陆狂,哪个不是挥洒着墨,给后世留下名诗,名词,名画……?是墨成就了他们,还是他们成就了墨?
中国人毕竟太聪明,将封建社会巩固地延绵到了极致,以至于没有坚船利炮的攻击,中国的社会体制便不折不扣地以龟速前进。但外敌的入侵,还是瓦解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国还是进入了新时代,旧制、陋习、不公等随着历史的潮流滚滚东逝。随之而逝的,还有许多的传统,许多的墨印遗留—诸如笔墨。
滚滚长江东逝水。
时代的进步不可逆转,也可无厚非。但笔墨维系着的书画艺术的凋零却令人惋惜。现代书法家虽然也时有惊人之作,但真正堪称艺术的却如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而那真正的墨印又在哪儿呢?
墨,渗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墨印之中,却也无后继之力,在近代断了根。只有细而又细的几缕,凭着回光返照艰难地蔓延。偶尔驻足回望,总不由惊叹前人的才华智慧,却又只能叹气说悲凉。中国的其它的古老墨印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信手拈来,便是一大堆,如那舞狮,如那木雕……。
外来风景辊好,但复制的,终究还是复制的,切莫因此断了我们的本根。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
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后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一个让世人感到具有神秘色彩的东方文明古国。昔日的中国辉煌灿烂,四大发明、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和丝绸之路等早已闻名遐迩。
我们期待另一个大唐盛世——不只是在经济与生活,更是那种几乎空前绝后的自信。继承我们的墨印,就要记住,我们的民族在它的青春时期,是怎样去同化了一个又一个的外族——不是通过铁腕,不是通过战争,而仅仅是一种超然的心态,一种全然的自信与优越形式改变了,又何妨?
即使胡琴琵琶与羌笛,满街胡人衣裳,我们仍然说,那是我们的盛唐。外国的东西,只要是好的,毫不犹豫地纳为己有,迅速消化为自己的一部分,这,恐怕也是我们的民族的打量历史,我们只能作这般理解———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要从他的精神吸收更多钙质;盘古氏留下的那柄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长江和黄河,渴求更壮美的音符。
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对“古”字是情有独钟的。古意带来的美好与遐思在心中又何止五味杂陈……。
古乐、古诗、古画、古装、古事、古人、古墨,那些已然逝去的或灿烂或沉重的岁月里。除去金戈铁马,除去笔墨书香,更有着数不尽的故事,传说,珍宝,秘密……那两万多年前斑驳的旧石器,是其出生的胎记。它一路前行,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墨印的长度。许多遥远的痕迹,凌乱而隐匿。 许多的伤痛,许多的徘徊、许多的苦难都在它的怀里慢慢融化!
那些不曾忘却的风景总在我们灵魂的深处,游走,徘徊,最后化作那屡悠长的青烟,袅袅地漂浮在历史的天空。
我怀念东汉那些大大的粮仓,我怀念东汉那些富足的米粮。我的眼睛随着墨印的脚步流浪。那遥远的痕迹,那隐匿的辉煌,那不可忘却的历史,那不可黯淡的墨印,都是我流浪的方向。
我的灵魂没有距离地遥望,我希望自己就是那带领兵卒的大将,守卫着我们的大地,护佑着我们的百姓。我总是如此的着迷,在墨印的世界里,迷路,又出发。我走尽汉朝的那些古老道路,又走进唐朝那让我迷恋的诗歌空间。
我曾经在王勃的《滕王阁序》里流连忘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那一声千年的称赞该是对我们墨印最美丽的诠释。江水,也是东流,带走多少才子与佳人,带走多少繁华与辉煌。就是这样一条美丽的江啊,她让我在这样的河畔独自地感伤。我想掬一捧王勃喝过的江水,感谢上苍,赐予我们这么富有才情的好儿郎。生命短暂,犹如这短暂的时光。
我该是感谢这方神圣的土地,还是感谢那些为墨印付出努力的先人呢?我也许都应该感谢吧,包括那些养育我们的爹娘。我喜欢唐朝的繁华与忧伤,犹如喜欢那些月下抚琴的姑娘,剑舞江南的豪情,月夜独酌的机遇。站在一个人的荒野,那些流浪的墨印悄然走进我的心灵。没有黑夜,没有白昼,我在行走,历史也在行走。唐朝的繁华落尽,我又落入宋代的运粮船上。
北宋已经是“赋粟输入京师为天下最”。我就是那运粮船上忙碌的船夫,重复着岁月的沧桑。繁华也好,落寞也罢,我的眼睛失去了张望的力量。我就想安静地躺在江南的船上,任夜晚的清风,拂过我苍老的脸庞,然后就这样疲惫地沉睡,直至另一个天亮。还有落魄的才子,在街市填着唯美而忧伤的词曲;还有粉妆的女子,在歌楼唱着幽怨而凄凉的音乐。
我知道这才是被遗忘的墨印,这也是我们应该怀念的痕迹。这里没有高官贵族的奢侈繁华,这里没有宫廷后院的尔虞我诈。这里是清风在夜凉如水的时候,拂弄婴儿稚嫩的脸庞;这里是月色在宁静幽雅的庭院,温暖孩子快乐的心房。我不想离开这个朝代,我无法忘却墨印里这不可缺少的部分。
但是明代的先人正等待我的到访。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称为“十七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这部书的写成是墨印里最值得骄傲的地方。这里有我们的工业在缓慢地前行,这里有我们的智慧在凝聚。而更是璀璨的是朱熹上承二程而集理学之大成,创造出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金溪陆九渊则独辟蹊径,成为主观唯心主义的“陆王心学”的创始人;汤显祖高张“性灵”之旗帜,写出“临川四梦”;朱耷开创大写意画派,成为一代艺术宗师。这些辉煌真的让我们值得骄傲与思考。我们不仅仅是在行走中欣赏,更要在欣赏中发现墨印的现实价值。
繁华落尽,我在夜晚仰望墨印天空。这个夜晚,没有寂寞,只有墨印的声音在风的吹动下,颤抖。墨印里,那些被人遗忘的东西又在今夜被我捡起。我们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墨印了,毕竟这是滋养我们成长的地方。
墨印是易碎的陶瓷,精美,但也容易破碎。而走进墨印就像触摸景德镇那些高贵的青花瓷,难舍,更加喜欢。这是一次悠远的梦之旅,我在墨印里,沉睡,甜蜜。
今天的我们站在绵延万里的长城之上,将直面您凝重的目光,为何不流泪的男儿,此刻却涌起抑制不住的悲怆!那华夏精美的服章,是墨印历时千载的开创为什么就没有了自已的衣裳呢?
曾几何时,我们有何许开放的胸襟、有何等雍荣的气象;曾几何时,我们令四夷来服,威振八方。三千多年来,我们一直都是世界的仰望;那华彩的乐章,可是现在的我们都在领悟那个绚丽的荣光。那荣光是:曾经有一个锦绣的民族,他的名字叫做华夏;曾经有一个礼仪的国度,他的名字叫做汉唐。曾经有一个绝美的彩画,那叫墨印。而今天,它在哪儿呢?
-全文完-
▷ 进入驭志无疆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