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放歌春天】回眸烟雨乡村摩曼

发表于-2009年02月25日 中午2:41评论-9条

好久没有写过很纯净的文字,在纷纷世事面前,难得能坐下来勾勒一下自然的美好。有意无意地,总是习惯地把目标对准社会。总是在某一个事件或现象面前掺杂一些自己地想法,言辞激烈一些,表白露骨一些。文字都有点剑拔弩张的气味,看起来好像一身正气,却忽略了一点,自己是不是也随着浮躁了许多。想了半天,可能是。

今天又在下雨,淅淅沥沥地,除了下雨的声音,几乎没有别的声音,世界安静了许多,习惯性地点一支香烟,呆呆地坐着,看着窗外那些早已看惯地固定地景物。在袅袅烟雾中,眼光迷离,前面的东西逐渐不太清楚,在放大和重影之间恍惚,唯独清楚的是记忆,儿时对乡村的记忆,在雨雾的映衬下,就是烟雨乡村的记忆。

像小时侯写作文一样,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家乡座落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三面环山,唯一的出口是外出的通道。窄窄的出口,一座小桥,跨过小桥在走几十分钟的土路,就可以来到集镇,上个县城坐车也就半个小时,交通还算说的过去。不过小时候是不怎么出来的,极少的一两次上街总是把父母的衣角攥的很紧很紧。买一两样零食吃一下心满意足,回来的时候憨憨的睡着,也难怪有人说人的一生婴儿期的幸福指数是最高的。村子里,在三面的山脚下,参差地落了一百多户人家,村子中间是几百亩水田,养活着整个村子里的上千口老小。整个村子究竟有多长时间的历史谁也说不清楚,估计时间不是太长,我爷爷在世的时候说过,我家也是从外地搬过来的,在他们搬来的时候村里只有三四户人家。过的很富裕,因为山多,田多,好养活人,于是外面来的人也就多了,加上以前也没有什么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多了起来,逐渐成了一个大村子。

我就是出生在这个大村子里的,至今保留着这个村子里的所有记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记忆越发清楚,经常有诉诸文字的冲动,在这个烟雨时节,自然是欲罢不能了。

家乡是美丽的,所有的房舍全部依山而建,平房尤多,而且层次清楚,在远处看极像楼房,房屋与房屋之间,各种各样的树木伸头探脑,成了天然的点缀。绝大多数人家都建有院子,院子里铺上石板,连接着后面的厨房,下雨天都不会沾到泥土。房屋的构造也相当统一,一米高的石头墙,上面是红砖黛瓦。厨房的屋顶上竖着高高的烟囱。清早的时候,每家每户炊烟袅袅,又相互连在一起,像一条素净的带子,把这个村庄切成两半,上面的那一半颇有仙境之感。又由于住在山边,所以大部分人家在建房时,地基建的都稍微高一点,所以一半都在门口建多少不等的石阶,宽的有一件房大,窄的也比大门稍微宽一点。吃饭的时候,一般都坐在石阶上,三五成群的说说东家长西家短之类,也都是善意的,人过的极其舒坦。很少有人家规规矩矩地坐在客厅的桌子上吃饭的,除非是来客或者逢年过节之类的特殊日子,否则一般是不愿受那个煎熬的。

树是村子的一个亮点,按照现在的说法叫绿化率极高,因为场子大,闲着也是闲着。由于是自家栽树,自然要考虑一些经济因素,既要中看也要中用。于是树的种类很多,主要是各式的果木,包括杏树,梨树、桃树、柿树、香椿、石榴等等。也有种植比较高大的树种,主要是为盖房子用的,每家每户都被树木包围着,夏天的时候随便找一个地就可以躲避太阳。到了三四月,各样的树木争先变绿,对面的青山更是一片碧绿,犹如快要流淌下来,整个村子笼罩在绿色的童话里。起初是杏花,小小的花骨朵,慢慢展开,外面一层是红色的,里面是雪白的,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微风一吹,杏花满地,将路面铺的严严实实,踩在上面,拍拍身上的,极其的温馨。桃花、梨花也豪不逊色,自然地接踵而至,生怕村里缺少颜色,像报道的士兵,谁都不落后,偏要把村庄打扮的圣洁无比。精彩的还有石榴,一片火红,就伸一点头,在深红色的盔甲里出来争奇斗艳,柿子虽没有明显的花,但大片的叶子,也就足够了,因为他注定是与众不同的,谁有他的果实好看呢,他是坚决要把最好的留到最后的。

我时常惊讶我们村的幸运,为什么这些好的果木都垂青我们村,别的地方有个一两样就不错了,记得我外出上学时,带的水果居然有同学连名字都叫不出来,格外珍视。而我们几乎是视为草芥的。

有花就有果,当花儿凋谢的时候,主角变成了果实,起初是杏子,从青杏到红杏。市场上卖的都是红杏子,所谓青杏子是没有成熟的杏子,特别酸,孩子等不及了,上学路上,经过家家户户,随便的把脚一踮,便可摘到,甚至连手都不用,直接用最衔,调皮的孩子,还只衔一般,留半个杏子连同裸露的杏核挂在树上,招来一两声大爷大妈的指责,或者是捡一个木条在后面追一通,自然是追不到的——追到了也不会打的。杏子成熟的时候,一般都是要卖的,有的人家是爬到树上一个一个地摘,后来发现很费时间,于是,就在树地下铺一张蛇皮袋连成的毯子,也有用稻草的,用力将树一晃,一阵红雨,地上全是果实,而且都是极度成熟的,因为青杏子肯定还挂在树上。价格还可以,都能卖个几百块钱,最主要的是不费什么本钱。杏子之后,就是桃子和梨子,但桃树一般不在家门口,在后面的山上,由于山多,所以分到每家每户的山地都很多,除了栽一些旱梁之外,也只有栽桃树梨树之类,所以也不是稀罕之物。桃子要难对付一点,外面是一层绒毛,不能直接吃,用水洗过才能食用。我们通常在身上擦一下就吃。梨子种类也不少,学名叫什么我不知道,我们的叫法是小青皮、黄金坠,狗头梨子等,狗头梨子最大,一两个梨子就能吃个半饱,小梨子味道也不错,不过梨子我们不敢放开吃,据说吃多了会拉肚子,没有科学根据,但也没错,孩子的时候,吃东西是不顾及的,什么吃多了都会拉肚子的。柿子庭前屋后都有,不过精彩的是烘柿子。我想外人肯定不知道,都觉得红红的柿子甜的要死,那是天然的,也有人工的,也就是烘出来的,方法很简单,在地上挖两个坑和一个透气空,一个坑里分层摆放着柿子,另一个坑用来烧稻草,烧完之后,将透气孔全部盖住,热气跑不掉,几天过后,里面的柿子变红了,拿到市场上卖价钱高一点,也算是有一些经济头脑的表现吧。柿子给我的记忆还有一个,就是青柿子。青柿子是不能吃的,我们也有土办法,摘几个往水田里一埋,第二天挖出来就可以吃,至今不知道原因。

九月份的时候还有石榴,亮晶晶的米粒,着实漂亮。卖的价钱也最高。就是这些自然赐予我们的果木,还有胡麻等等,让我们靠山吃山,年复一年,日子过的安逸、舒坦。

三月份的时候,人们开始下田了,水田被整理的平平整整,人们挽起裤脚行走劳作在窄窄的田埂上,放学时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和着泥土的芬芳,老牛蹒跚的步伐配着嗷嗷的叫声,在远处各色花朵的包围下,成就了一副最美的乡村三月图,深深地烙在自己的脑海里。

像任何一个美丽的村落一样,我们村子也未能抵御商品大潮的冲击。二十多年前,村子里开了一所矿山,主要是挖煤的,煤炭笼的地点在接近山顶的位置。于是修了一条到达山顶的土路,车子可以直接开到矿山,村子里常年有了拖拉机的声音。也有了本地和外地挖煤的工人。人们上班下班,上班这个词对农村人充满着诱惑,把那当作身份的象征,即便是挖煤的。孩子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大路来到山里,以前是不敢的,因为山很深。胆大的还混在大人后面在澡堂里洗澡——不花钱的,又成了吹嘘的资本。但是很不幸的是,据说挖了一年,快要把山穿通了也没有挖出一块煤,留下一个空空的深洞和洞里常年滴下的黑水。有时候放牛的时候,牛钻进去了,谁也不敢进去。发黑的水顺着山往下流到村子,再难找到清澈见底的小溪了,以前随处可喝的山泉化为乌有。

好在唯一的工业还是夭折了,村子有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不能平静的是人们的心灵,外出的人越来越多了,男孩子上到初中毕业出去学个手艺,女孩子有个十四五岁,外出帮工。过个两三年就嫁人,永远从事着最简单、最辛苦的工作,老人蜷缩在家里,指望着外出的儿女带一点钱回来养家糊口,盖房子、娶媳妇,然后再外出,继续从事着最简单、最辛苦的工作,生活像时钟一样刻板。桃花源般的村子在现代意识面前不堪一击。变成了一个留守村,留守对象主要是年迈的老人,年幼的孩子和年轻的妇女。孩子自在的读书——一般是读几年胡任务的,想的是外出打工挣钱。我们村没有出过一个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年轻的妇女主要是打麻将,服侍小孩,年迈的老人则承担着山上和田里的农活。每次回去见到那些佝偻着腰迈着沉重步伐劳作的老人,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总觉得生活不应该是这样。

终于山村还是被摧毁了,一个水泥厂把这个村子全部迁走了,家家户户拿着拆迁的补贴按照统一的规划,另外找了一个地方重新建了楼房,房屋整齐划一,很漂亮,村子之间全部修了水泥路,四通八达,一副富裕的景象,于是被称为新村又叫小康村。人们住在所谓的小康村里延续着依然不变的生活,还是外出打工,还是早早嫁人,只不过由于口袋里稍微鼓了一些,打的麻将大了一些,以往逢年过节时的赌博变成了长年累月。听说村里的几个棋牌室为了抢生意经常吵闹。而收益的就是打牌的人在竞争机制下,他们的待遇和服务高了许多。

我家的小孩很小的时候,在村里生活过,整天笑哈哈的,现在问起他的印象几乎什么都没有了,连老家在什么位置都不清楚了。我经常看看,但是除了高耸的烟囱和漂亮的厂房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大山被撕开了许多口子,因为山上的石头是水泥厂的主要资源,据说没有生产五千吨都可以维持几百年。这恐怕时对方化大价钱投资的原因所在吧,在这里上班的人是幸运的,听说工人吃杏子和其他果木都把嘴吃麻了,如果闲着没事在地上捡一会杏核就能卖几十块钱。当然也可以把杏核随便埋在地上,几年一过,没准又会有成片的杏林。

杏林是不可能有了,可以推断,即将有的是翻滚的票子和巨大的污染,票子是服务老板的,污染是老板的恩赐。还有是对这个生我养我的山村的彻底掩埋,人们常说沧海桑田,其实忘记一件事或一个人、一个地方是很容易的,也是很快的,那些已经搬迁出来的孩子还会记得那个美丽的村子吗?或者说他们的记忆能够维持多久?

突然想到了一个字——祭,原本是想写一篇描写家乡美景的散文参加烟雨的“放歌春天”活动,竟然写成了一片山村的祭文。那就这样吧!只希望其他的村庄不会有着同样的境遇,估计很难,美丽富饶这个词是矛盾的,许多村庄未了富饶只有放弃美丽,好像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

——写于二00九年二月二十四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摩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梓菲点评:

我们的心主宰着我们的文字
用心回忆着那些美好的过去
那些离我们如此近却遥不可及
因为存在的是我们心底
那些过去的喜怒哀乐
悲欢离合
我们总会再对的时间拿出来回忆一下
和我们的心对号入座
暖暖的重温那些美好

驭志无疆点评:

谁能带走大地的温馨,谁能带走深刻的记忆,谁又能带走我们对自然永恒的爱呢?
那些徒说的天地变迁只是一时的恍惚,那些发展的纷扰只是徒增我们的罪恶。
这不是祭文,不是伤悲,这是觉醒,这是我们最美好的期翼。文章深情款款,思想深入质朴!值得细细读来!

文章评论共[9]个
摩曼-评论

梓菲说得真好,诗歌般的文字,淡淡的清香,这是我喜欢的文字,谢谢点评。at:2009年02月25日 下午4:28

梓菲-回复嘻嘻,刚来 at:2009年02月25日 晚上9:26

美泉-评论

来占位了!慢慢欣赏……at:2009年02月25日 下午4:36

驭志无疆-评论

兄弟,无疆来迟了,出差一趟刚回来!at:2009年02月25日 晚上9:04

摩曼-回复童安格有一首歌叫《梦开始的地方》,听过没?现在看来,所有的梦开始的地方只能回归梦乡了,与你同感,谢谢你的到来。 at:2009年02月26日 早上8:31

罗军琳-评论

是觉醒,就有意识反省与修正!at:2009年02月26日 早上9:09

文清-评论

乡村,给人留下的总是美好,那寂静和清新,是城里人难以觅得到了。喜欢乡村。喜欢朋友带来的清新的文字。at:2009年02月26日 中午12:28

沉烟问水-评论

好文章。。。欣赏了。at:2009年02月26日 晚上10:12

释藤-评论

很优美的一篇散文,读来感觉到亲切,喜欢这样的表达,欣赏了,问好at:2009年04月29日 下午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