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西南乡下的山区,春节还保留着许多老的规矩。虽说这些“规矩”与时代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但那浓郁的地方风情,每想起一回就激动一次,每经历一次就陶醉一回。
故乡的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因为过了冬至,就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大寒小寒,冻死老蛮”,在这样的气候里,就可以杀“过年猪”了(好腌制“腊肉”),俗称“冬至猪”。杀“过年猪”可是过春节的第一步。一年到头的劳累,千瓢饲料万瓢糠,就指望着过年杀条大肥猪,除春节待客外,来年的生活也要滋润一些。所以,杀猪那天,亲朋好友相聚,坐上三五桌,称为“吃刨汤”(就是“全猪汤”)。一阵热闹后,主人就开始用盐腌肉、用柏香叶熏肉,特别是猪头,要挂在烟火最猛的部位,因为除夕要用的。
到了腊月二十三,人们便开始“祭灶”,说是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灶王爷于除夕之夜从天廷回来。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所以,大家平时都不敢在灶神前“轻举妄动”。在“ 送灶”以后,大家便开始“打阳尘”(就是大扫除,其他地方称为“扫尘”)。“打阳尘”的工具要选竿直叶茂的苦竹,竹梢上留一点枝叶,用来刷房顶、墙壁上的“阳尘”。打扫下来的“阳尘”(垃圾)是不能随便倒的,要倒在行人多的大路上,让千人踏万人踩,把一切的“霉运”踩掉,来年就会平安吉祥。
除此之外,在除夕前的这几天里,还要泡米、磨粑。把新加工的糯米淘好,浸泡3——5天,再用石磨慢慢地磨成米浆,装在布袋里搁在筲箕上滴水,以备正月初一使用。
“红萝卜,咪咪甜,望到望到要过年。”过年是人们(特别是小孩)最盼望的。到了除夕,年味儿就最浓了。家家做年饭,处处飘酒香。门上贴着对联门神,墙上贴上各色年画。午饭后,就把洗净待用的“全猪头”(包括猪舌、猪耳)和“猪尾巴”放到大锅里煮或是大甑子里蒸,待煮(蒸)到可以轻松地卸开骨头了,就捞上来放在大盆里,猪嘴朝上,将尾巴“衔”在猪嘴里,以代表有头有尾的“全猪”。
首先是“敬神”。将猪头搁在堂屋的桌子上,上方摆着小勺和筷子,倒上酒;下方设由于“香位”,点上香烛,然后在门口烧一点“散钱”,算是通知“门神”放行,负责祭祀的主人一边分发着“长钱”,一边念叨着:山王菩萨、四官菩萨、药王菩萨、谷王菩萨、灶神菩萨、圈门土地……然后把“长钱”烧在堂屋里(灶神和圈门土地还要单独烧在灶台和猪圈旁),有的人家还要在饮用水处烧纸钱,说是让“请水童子”好好看管。
其次是“祭祖”。“敬神”完毕,就把猪头卸下来,煎点炒点煮点重新摆上桌,碗筷摆在上方和左右,下方仍然设“香位”。上齐饭菜,倒好美酒,点上香烛,主人就一边撕“散钱”一边念着:“所有的祖宗,所有的亲友,过年了,欢迎来耍。先领点散钱,留下玩耍,等到十五,再送大家。”于是,纸钱烧着,祖宗们“吃”着,全家老少都要在桌前扣头,心里默许来年的愿望,可求祖宗保佑。在这段时间了,特别不许小孩碰到桌凳,因为那是对祖宗的不敬。如果孩子万一不小心碰了凳子,大人要赶忙“道歉”:“祖宗别介意,小孩不懂事。”纸钱烧过了,意味着祖宗们“放碗”了,就又收拾碗筷。
敬完神,祭罢祖,就该吃团圆饭了。一家老小围在一起,手上夹着,嘴里吃着,脸上笑着,心里乐着……吃罢饭洗罢碗,大家都来到院子里放鞭炮(现在有许多村民改放烟花了)。
这样的“过年”仪式,若是家庭有三兄四弟的,就要提前几天开始,一家一家地来。吃罢团圆饭,就各家分头“守岁”。屋子里燃起旺旺的篝火,家人团坐,或看电视,或讲故事。俗话说:“腊月三十的火,正月十五的灯。”这火呀,比平日里旺得多,它象征着来年的兴旺发达。男的守田,女的守土,说守的时间越长,来年的田土就越不会垮塌。
夜里十二点刚过(旧时说子时到了,现在说新年的钟声敲响),家里的主人就得烧“子时香”“出行”了。先在堂屋的正前方墙下(神龛位置的下面)设一香位,点上香烛,然后又带上香烛纸钱开门“出行”,方向按“阳年东西利,阴年南北通”的原则来判断。打着手电按该走的方向走,碰到有可以拿动的石块或木块时,就停下来,就地点上香烛,燃起纸钱,顺手捡起那石块或木块往回走,到家后,将捡回的东西放在堂屋里的“香位”旁,意为新的一年“空手出门,包财归家”。
烧罢“子时香”,略做休息,便鸡叫头遍,一家老小就忙着做“汤圆”。在一大锅汤圆里,有一个汤圆的馅里包上一枚硬币,说谁吃到了谁的运程好。
和北京那边不同,北京人在除夕那天就要换新衣,而我们家乡是在正月初一吃罢汤圆以后,大人小孩都换上新衣新裤新鞋新袜子。无论农活多忙,这一天是绝对要休息的。人们初到坟地里放放鞭炮外,都喜欢集中在大一点的院子里,大人打打牌下下棋,小孩跳皮筋捉迷藏踢毽子。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踢毽子了。用上好的五彩鸡毛加上一个铜钱制成的毽子随着脚的节奏翻飞着,跳跃着……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往往也加入到只好这踢毽子的行列。毽子的节奏和着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把个春节点缀得和谐温馨。
过完初一,人们便正式“拜年”,亲朋好友间互相走动走动,大人们送点礼,小孩们收点压岁钱,如此这般延续到正月十五。
在我们乡下,正月十五反称着“过大年”,不玩“龙灯”,也少有玩“狮子”的,大家都郑重地举行“送年”仪式。由于除夕将神佛祖宗都请到家里啦,得送走才是。和除夕一样,十五的下午就煮肉办菜准备“过大年”,仪式也和除夕差不多,先敬神佛,再敬祖宗,只是各家敬各家,三兄四弟一般都不再集中。主祭者要说:“年已过完,各自回乡。今年丰收,再请来玩。”烧的纸钱要比除夕多得多,最重要的祖宗或亲戚,还要给烧“赙子”(将特制的纸钱用白纸包好,在正面写上“某某大人或孺人收用”以及祭祀人等,背面还写上“封号”)。仪式完毕,还得到祖宗的坟前(只限近处的)点“长明灯”(为防止火灾,近来都是点支小烛,守候着燃完再走,表示意思而已),好让祖宗们一路走好。晚饭后,屋子里也一直点着灯,通宵不灭,因为有的祖宗恐怕喝醉了酒要走得迟些。
正月十六,得将从除夕到十五所烧的钱纸灰、香灰、蜡蒂以及鞭炮渣等清扫起来,倒在野外“干净”的地方。这样,春节才算结束了。小孩上学,大人忙农活,像朱自清说的那样:“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干各的事去。
-全文完-
▷ 进入黄自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