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竞风流
--初访茶乡梦未来
化处,我到过多次,但走村串寨还是第一次。此行的目的,一是想看看化处镇张家寨五六百年前的老茶树是什么样子。二是想参观化处新种的茶场规模,亲身感受化处未来的魅力。当然也要看看他们的茶苗基地了。
张健作为朋友,又是本地人就地工作,为我们当向导。
路上,说到化处的山名,多以动物命之。双凤山、蛤蟆屯、鸡公山、白虎山……指指点点中,我们走穿过寨子,走田埂,爬地埂,转弯抹角地到了古茶树处。
这是一块黄土山丘的高地。远远平望,如一座翠绿环抱的帝陵古墓。墓前哪株千年古茶,冠盖方圆三四十平方米,气定神闲,仰承日月,郁郁苍苍,情系八方。枝繁叶茂,密密匝匝。猫眼似的叶,蓬蓬勃勃之中,新牙初露,尖如雀舌。据说老树新芽所制之茶,色泽鲜见,味浓而甘,香气持久。山泉水热而泡之,以其气熏眼,可醒目清神。当我们走近一看,树前,半圆石墙中间,镶石碑一方,上刻:“贡茶之祖”。于低空处察其根,兜如盘,发枝发叉,根枝约二十左右,粗如巨臂,中如手腕,细如母指。左右巡之,皆为老茶古树,沿地埂而生。少者百年之久,多则以数百年纪。黄泥高埂上,根须相握,枝叶相交,环环紧扣,弯如半月,自成一统。当地人称之为地埂茶。这样栽种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说,三国时诸葛亮有空城计,就是品着孟获进贡的“朵贝茶”,于城楼之上,智退雄兵的。而从百姓自身来说,这种种植方式,既可护土,又能保证茶树营养供给。由于茶树生长缓慢,种在地埂上,不影响庄稼种植。年长日久,它们的根须又会朝地块中延伸。这样,地里所施的农家肥又能成为它们的营养。加上亚热带雨林气候下,优质的黄土地, 1200至1500百米的最佳海拔,致使这种地埂茶,色香味形俱佳。2008年,获全国茶叶展销会金奖的“朵贝御芽”,就出自化处。该茶因明朝末期曾作为贡品上贡皇室,故称贡茶。又因历史上此地属天竺(今以仙人坐化之典改名化处)朵贝片区,故又称“朵贝贡茶”。
如今,在化处,为了大规模扩展茶叶种植的需要,镇里引进“朵贝贡茶重华公司”,在该镇戛卧村的关家地坝,已大规模育苗300多亩。而苗源是在朵贝贡茶原有的老茶园通过精选,剪枝扦插的。一箱、一陇,密密麻麻的茶苗,在在精心管护的弓状薄模下,含露带笑。根据苗距,初步估算,每亩茶苗在1000万株左右。除去施肥浇水管护通道,按200亩保守数计算,育苗数可达20000万株。这样的育苗规模,如能顺利推广种植,就算移种后成活率只有50%,要不了多少年,整个贵州便是举目无边的茶山茶海了。
化处茶叶种植规模,最初在张家寨规划200亩,还愁完不成任务。谁知后来竟完成了500多亩的面积!原来,张家寨离化处镇政府不远,是无耕油菜成功推广种植基地。在镇党委政府的深入宣传和支持下,不但长年在家的老人妇女积极响应种茶号召,返乡农民工也热情地投入这场贡茶复兴的创业中。甚至还在外打工的人,也不干落后,按村委安排,每寄伍百元,便组织人员为其种植一亩茶地。消息一传,寄钱的人源源不断。一位从事桂花茶制作工艺的汶川妇女,千里走到化处张家寨,承包大片土地,加入种茶行业。原来,在汶川遭受特大震灾后,外出打工的人多,比较富裕的张家寨村,主动捐款捐物直送汶川映秀。因为感恩,这名妇女来到这方,除了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外,还抽时间为当地茶农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服务。
在水母村,坡度低缓而圆展的千亩以上的大片丘陵山地都种上了茶苗,因为春旱,为保茶苗,消防车一次又一次地送水。农民们扛掼斗到地里,铺上塑料布,让消防车灌足。然后用水桶和水瓢,细心地给茶苗浇水。并且边浇边薅,给茶苗拢泥,让水分在红火大太阳之下少蒸发些。把该装的掼斗装满后,消防人员继续送水来,满头大汗用消防管喷洒路边不远处的茶苗。虽然水母有条长年不干的小河,河清鱼跃,阳光下波光粼粼。但大面积种茶之地,不但有些高,而且离小河有点远。镇里不得不求助消防大队。于是,消防大队便加入了这抗旱保茶苗的行列中来。
在离开水母新种茶场后,我们又转了几个村。看到将每一个村紧密连接的公路网络,我编出几句顺口溜:
党政同心有胆略,大做茶业为民谋;
举措有方信心足,民心归聚有奔头。
山川绿遍笑颜开,生态财源两共有;
他年迎来八方客,天上人间竞风流!
-全文完-
▷ 进入灵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