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七律。下乡铁板琵琶

发表于-2009年02月22日 凌晨1:40评论-4条

久居嚣闹厌樊笼

三月乡村沐惠风

车泊遥望柳碧绿

窗开坐看杏绯红

金黄油菜花正艳

玉翠秧苗叶更葱

空气清纯身爽健

尘埃涤尽赛仙翁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铁板琵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NortheasternWolf点评:

不错的主题,但有出律、失粘处。期待更好。

文章评论共[4]个
月光如水波-评论

欣赏了!问好!at:2009年02月22日 下午3:03

寒鸦-评论

所见略同。欣赏,问好~at:2009年02月22日 下午6:40

旭日征程-评论

拜读、欣赏!问好!at:2009年02月22日 晚上7:12

铁板琵琶-评论

失粘 作旧体诗术语。写作律诗、绝诗时平仄失误,声韵不相粘之谓。即应用平声而误用仄声,或应用仄声而误用平声。又据宋陈鹄《耆旧续闻》,表启之类的骈俪文字,若平仄失调,在当时也叫失粘。 有失粘出律处,敬请编辑指出来。不要泛言。 古人有自己的发音,于是便统计和总结出了押韵的标准,提出了平仄的要求。 今人有自己的发音,如果要写旧体诗,又想在形式与内容方面都达到一定的统一,那么还是应该把过去的音韵学好好钻研一下的。 我这么说不是支持写旧体的人都去啃那些旧工具书,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唐人擅长的诗,宋人不擅长,而宋人的词,又有哪个时代能比呢?诗歌的形式在历代变化很大,今人难道一定要把所有的形式都把握了才能写那种形式的诗吗?现在的主流不是旧体诗,如果不是专门的研究者,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要求得那么高,只要大致照顾到声音的和谐,又有好的内容就很好了。 所以,如果你喜欢写,而且认为在形式上基本满足旧体诗词的要求,那么也没有必要墨守陈规,以今天的音韵来写旧体诗词,也未为不可。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知道什么“十三删”、“一东二冬”、“平水韵”就要求别人也一定要懂,否则就不能写,这可是侵犯人权喔!何况知道得那么多也不一定能写出象样的诗词吧?因为要写好诗最主要还是要有灵感,以及善于表现这种灵感的文字。 我本人应该说算是那种比较熟悉旧诗格律的人,但我却常常出律,甚至在写五言时也只愿意记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更细的东东不愿意去想,更不愿意被它牵着走。我想,只要读起来音韵和谐,在本质上讲就是谐律的,而诗歌最主要的东西还是内容,没有好的内容诗歌就象一个框架很好看的建筑,里面没有任何东西,那么它有什么用呢? 在古代诗人中,作诗经常出律的大诗人是李白,他的七律有时不但平仄不谐,而且连颔联与颈联也不顾,这些诗句中最出名的就是“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了。这是《鹦鹉洲》的颔联,在平仄上出律倒是其次,对联根本就不存在嘛!但是,谁能否定这一句偏偏就是这诗中最好的一句,而且是传诵千古的佳句呢? 格律本来是适应艺术的要求而产生的,目的是使诗词更加具有可读可观赏性,我们要把握格律的内涵,以文意为先,格律为次,这样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地驱遣格律,而不为格律所束缚。at:2009年02月23日 上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