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诗歌是很讲究语言的平仄的。
平仄与四声有关系一一“声”,就是大家在拼音时说的声调,这里不过是沿袭旧说罢了。古代的四声和现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上、去这四声不同,它是指平上去入四声。顾炎武说:“其重其疾为上为去为入,其轻其迟则为平。”因为这个缘故,古人把较长轻的平声归一类,那就是平,把较短较重的上去入声归一类,那就是仄。一句之内,完全是平声或平声太多,完全是仄声或仄声太多,都太单调;而平仄无规律地杂乱相凑在一起也不美。于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平仄格式实在太严了,绝对不宜于直接搬到新诗的创作中。
新诗创作采用的是现代汉语,因此,也要讲究平仄,这个平仄,也与古代的平仄的含义有所不同。现代汉语没有入声,入声字己经归到了平上去三声中了,所以,在新诗创作中,只需知道阳平阴平的字是平声,上去声的字是仄声,便可。著名作家老舍曾在《对话浅谈》一文中说:“其实,即使是散文,平仄的排列也要该考究。‘张三李四’好听,‘张三王八’就不好听。前者二平二仄,有起有落,后者是四字皆平〈按高音读〉缺乏扬抑。四字尚且如此,那么连说几句就更该好好安排一下。‘张三去了,李四去了,老王也去了,会开成了。’这样一顺边的句子不如‘张三李四、老王都去参加,会开成了’,简单好听。前者有一顺边的四个‘了’,后者‘加’是平声,‘了’是仄声,抑扬有致。”散文创作尚且要求如此,那新诗创作是应该留意一下一句之内有平有仄,特别是每顺的末尾一字。例如:
天外天,楼外楼
身外身,愁外愁
乐外乐,秋外秋
潮外潮,流外流
良辰美景梦外梦
但愿此生不下楼......
一一王蒙〈西湖杂咏之楼外楼〉
一句之内,每顿末尾一字有平有仄,这样读起来就好听得多了。诗作者,写完诗后,最好自己朗诵一下,发现平声或仄声太多,就改正过来,尽量使之有平有仄,特别是顿的末字。当然,也不好因选声而害意,大体有平有仄便可。
构成诗歌语言的音乐性的,在汉语中,主要是顿,其次韵、是声。声的作用固然相当微小,但并非一点作用都没用,平仄若有规律地更替交换,多少会产生一点儿音乐效果来的。不过,古代诗词的那种严格的声律,无论如何是应该摒弃的了,但在一行末尾的字,注意一下它们的平仄相间,对于诗作者来说也不会是很难的。例如:
两亿元新台币,
四千只大猪公,
四十六座牌楼,
二十三座醮坛,
素食斋戒三日夜,
献刃宰杀鸡鸭鱼。
五万多远来亲友,
十一名本地乞丐。
一一陈黎〈在我们最贫穷的县区〉
这里每一行末尾的字都平仄相间,诗读起来便悦耳动听。平仄是诗的一部分,要写好诗,除了在韵、顿外,还要在声律中懂得一点知识,才能写出更好的诗。接着下面就说说“诗的标点疑问”。
待读。
-全文完-
▷ 进入浮海散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