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家大湾林氏三兄弟的最初记忆,是三十年前的事情。那是1980年春天,我尚在念小学,听了主流传媒的介绍,说是林彪副统帅因为谋害毛泽东行迹暴露,坐上“256”型三叉戟仓皇出逃,周总理立即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凝眸沉思片刻,用充满凝重的语气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然后是林彪、叶群和林立果等乘坐的飞机因为燃料用尽,意外坠毁在外蒙古温度尔汗,所有随机人员全部罹难,报纸上还刊登有飞机失事后的尸体残骸的照片。在我当初懵懂的心灵中,林彪事件给予我们的,除了惊诧,还有一丝遗憾。那遗憾便是,倘若林彪不死,我的家乡(与林彪的故乡和我家乡是邻县)早在我孩提时代通了火车,经济亦早就飞黄腾达了。真是可惜啊!……
由是,林彪的故乡林家大湾成为我心驰神往的地方,那里有隐藏着我童年无穷的惊奇与神秘。
三十年后,我终于完成了这个夙愿。
己丑年初春一个午后,我邀请作家汪潮洗、诗人王金地同赴黄冈团风县回龙镇林家大湾瞻仰林氏三兄弟故居。
此时,坐在客车上,淅淅沥沥的小雨已经停了。过了神仙寨,便到达了目的地。天色变得苍茫,山间多了一丝空旷与幽静。我们沿着“名人故里林家大湾由此进”的招牌的指引,徒步前进。在通往林家大湾的路上,梧桐树树枝呈现一副光秃秃的摸样,四周的田野与我们的丘陵地带没有什么两样,路也很普通,这一带的交通绿化显然没有得到休整与改善。好在我们在入口半里处发现了第一缕春色:在一口萧瑟的池塘边,两棵杨柳生机盎然,一簇簇翠绿的柳叶迎风招展,婀娜多姿。我让金地给我和潮洗在柳树旁合影留念。
好在林家大湾就在不远处,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一座牌楼下,牌楼上“林家大湾”几个字十分醒目。收费处的管理员中年男子,他的服务态度也蛮好,听说我们是来采风的“作家”,倒也爽快,只撕了两张票,计四十块钱,也算是“买二送一”吧!潮洗付完款,走在途中,像是对我们说,也像是自言自语:“三个人每人十三块钱门票,算是比较实惠吧!”
林家大湾风水传奇
第一站,是林彪的祖居地、林氏宗祠和林彪的祖坟。我们过了路牌,上了一段土路,因为不熟悉路线,就问了在地间散步的一位老者。老者说我陪你们去,我们异口同声道谢。到了林氏宗祠前,金地给我们合影,只见老者慢悠悠地打开了宗祠的门。原来老者是林家大湾的看护,我们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林彪宗祠中堂陈列着林氏三兄弟大幅画像,侧边是“林氏三兄弟家谱摘录”。在林氏宗祠左侧的山岗上,建有林彪的祖坟,不出五十步就到了。祖坟有两座,一座是林彪祖父林时朗的,一座是林彪祖母的,近似于平常百姓的墓碑。林氏家族是很相信风水的,为何选在此地呢?原来这里亦有个故事:据说当时林彪祖父林时郎死后,欲葬在凤凰山,与其父林大静合墓,可下葬破土时,只见一股青烟直往外冲,这时风水先生马上阻止,再往下,恐破坏了龙脉地气。不得已,林家人将林时郎葬在对面卧牛山上,即现在位置。
站在林时朗墓碑旁远眺,我仿佛走进电视剧《张浩》的发起人华斌讲述的故事里面:“离回龙镇约六七里,耸出一座形神俱似一头山羊的山岭。山岭海拔约300米,山势不险不陡却气势不凡,满山草木、竹树、繁花。相传这座山是一头雪白的神羊坐化而成,命名白羊山。白羊山南麓,山势三面环围着两座中间只隔着一道冲田的两上小山村。这就是林家大湾和染铺湾。…… 在有着美丽传说的秀丽山村,林氏三兄弟就出生在这里,他们三兄弟是堂弟兄,但没有出五父,出现了林彪这样一人,自然与传说分不开了。林家大湾的人如是说:林家祖坟葬在凤凰口,要发财。林家祖屋座落在官山恼,代代不脱官。林家新屋座落在神仙恼,神仙恼连着白羊山,白羊山上有白虎星,白虎赶白羊,猛虎下山梁,才会出了个林彪……”
由于时间的缘故,林彪曾祖父墓尚未来得及看,引用湖北风水网网文作为介绍:“林彪曾祖父墓为民国 46 年在原基上重修,测得碑向坐乾向巽,水口丙午,以三合论消文库沐浴位,为合法度。巽方白羊山,值得注意的是此尊星御屏,略带歪邪倚侧,与林彪后来之桀逆反叛是否有关,若有一定峦头功力业力行家不妨分析。乙方神仙垴,甲卯方关山垴。右前方近穴处丙午方低陷,近前方两棵繁茂古柏树及葱葱乔木丛遮挡视线。凤凰山右侧余脉为团鱼垴,环抱有情,与前方卧牛山头关锁水口。癸丑双龙入首,夹煞不清。起星峰,星峰后鬼尾为凤冠,整个星体如凤凰展翅,形象逼真,情性如此,活灵活现。故喝形为凤凰无疑。自星顶垂脉,穴位位于凤凰嘴部。穴法为闪结。前之卧牛山巨门土星,为‘丹凤啣书,紫诏颁于帝阙’。《山法全书》中云:‘有来龙直硬,不堪立穴,则闪在左右。水倒右则穴亦右,水倒左则穴亦左,当以闪法作之。挨星体结一虚圹,然后于无脉处立穴,则可出威权之官’。”据林家后人记载:“林彪曾祖父林大静八十大寿时,江西督军方本仁,湖北督军肖耀南,黄冈大地主刘维贞各送了一块金匾来祝寿。大静于八十九岁逝世。大静棺木入土后,林家办了一百二十桌酒席,做了一个多星期的斋饭。”足见林家当时社会影响之大,鼎盛至极。据传,林彪曾祖父林大静去世后,林家托精通风水的祖舅公黄道静堪寻坟地。黄大静在凤凰山上看到一处地,认为是凤凰地,凤凰朝阳,是风水宝地,定下了穴位。据传,在下葬时,挖出一块青石板,橇开石板,冒出一股青烟直冲天空,随即飞出一只黄鸟。
林家宗祠里间陈列着林家先祖的画像,立有“九牧传芳”的牌匾。林彪始祖乃是纣王叔父比干。据林氏宗谱记载:“林氏家族原是商朝比干后裔。比干之子,名坚,被周武王赐为姓林,林坚便是林姓的始祖。黄冈林氏起源于福建,唐宋之际,林祖迁至安徽,后由安徽迁至湖北麻城。宋末,林‘千一公’从麻城迁至黄冈贾庙九龙山,林氏逐渐繁衍,成为当地旺族,九龙山也改名林家山,讫今已有 600 多年。林家奉 “千一公’为黄冈林姓始祖。‘千一公’后分出 ‘焕、敬、兴’三支,‘焕’系为林彪本原先祖。林家大湾的林氏为黄冈贾庙的分支,在白羊山下生根,讫今也不过十几代。”宗祠中悬挂着比干、林则徐等历史名人画像。
林氏兄弟革命传奇
出了林氏宗祠,上了主干道,往前两三百米远,便是林家书店。店主的年龄估计与我相仿,大概是林彪的孙辈。书摊上摆着有关林彪的图书(主要包括海内外作者研究林彪的传记),还有毛泽东像章、毛泽东语录,印着林彪与毛泽东合影的仿制茶杯、笔筒,还有一套国学大家南怀瑾的《南怀瑾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潮洗看重了其中第一、第二卷《论语别裁》、《老子他说?孟子旁通》,但是店主不愿零售,只好作罢。金地和潮各拿了一个茶杯,共计人民币20元整。书店外面风有些大,把书摊上两三本毛泽东语录卷到地上。
出了林家书店,便是一口清澈的池塘,池塘边鸡犬之声相闻。
下一站是“帅门”。
昔日的繁华今朝的萧条
“帅门”实际上是林彪父母的旧居,由三间土砖布瓦结构的房屋构成。据记载:“林彪父亲林明卿是回龙山有名的大户,拥有良田49亩、山林300多亩、房屋35间,另外还兼营一座织布工场。”堂屋里很宽敞,屋子中央有个天井,据说有通风、排水及采光的功效。天井下面是一座林彪铸铜半身戎装雕像。室内光线很不错。厅内主要介绍林彪在平型关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三大战役中的辉煌业绩。据历史记载,林彪在1955年拥有元帅职衔,直到八十年代末期才被正式封为“军事家”。林彪左侧厢房是林彪家族用过的农具及纺织机械等,有水车、独轮车、风播、长梯、石磨、“耙齿”、木犁、站桶、木摇车、饭甑、纺织机等,纺织机见证了当时林家工业的现代化规模,是当时林彪家族经济之盛况的缩影。
在天井下的林彪铸铜雕像旁,我与林彪的侄儿林丛安亲切合影。据说,林丛安是长相最酷似林彪的林氏后人。据林丛安介绍,光这个本身雕像,就花了一万余元。“帅门”里面还有个简易的邮筒,在这里购买物品可对外邮寄。靠近门口处还有个柜台,摆放着政治书籍、各种古董杂碎,还有林彪与毛泽东的亲密合影,展示了林彪元帅红极一时的盛况。
林丛安先生动情地对我们说道:“林彪的军事才能很早就被毛泽东赏识,22岁便担任红四军主力纵队第一纵队司令,23岁便担任红一军团红四军军长,25岁担任红一军团总指挥,打过很多漂亮的仗。林彪也是著名的抗日英雄,‘平型关大捷’中,他领军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中国抗日军民的士气。蒋介石称他为‘战争魔鬼’,毛泽东称其为军内‘韩信’。林彪是中国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xi],第九届中央副主[xi]。文革中,他在中共的地位仅次于毛泽东,他的接班人的地位还被写进中共党章。在文革期间,林家大湾其繁华景象完全可以与韶山媲美。”据有关文献记载,“仅自1968年至1969年整整一年间,就有108万人前来林家大湾‘瞻仰林副统帅故居’,络绎不绝的人群把清水塘的水都喝干了。”足见当时人们对林彪的崇拜程度。
走出“帅门”,我禁不住一番思潮澎湃。林家大湾昔日的繁华绚丽与今朝的萧条冷落,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历史就是这般的捉弄人。
工人领袖林育南
第三站是林育南故居。林育南故居于2000年荣获“黄冈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门匾上的五个流畅洒脱刚柔并济的行楷特别醒目,据说是北京某画家的手迹,其艺术性观赏性远远盖过“帅门”门匾。林育南故居,也是三间土砖布瓦结构的房屋。狭窄的厅内陈列着林育南烈士的半身塑像,其侧悬挂着江泽民题写的“丹心碧血为人民”匾额,西间屋内陈列着林育南烈士的生平介绍的图片。
林育南故居的掌门人,是林育南长孙媳妇周诗华。周诗华是老三届毕业生,因为受到林彪“九?一三”事件牵连,随丈夫守护林育南故居至今,周诗华老人的头发虽然银霜染发,却目光炯炯,神采奕奕。谈及林彪,周女士面露笑容却难掩幽怨之色:“我们林家‘唯一’一次沾林彪的光,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周诗华丈夫去北京拜望林彪,林彪当时特别高兴,特地赠送了他一套初版的《毛泽东选集》。”林彪留给他们的这套特殊的赠品,就在林育南故居右边厢房柜台陈列着。据周诗华女士介绍,林育南牺牲后其夫人汪秀芝一直居住于此,1983年以84岁高龄去世。周诗华女士还带我们去看了汪秀芝的当时居住的房间。
林育南的后人热情地为我们讲述了林育南的传奇革命故事。林育南,我党早期杰出的革命家、宣传家和政论家。他在“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组织指挥了一系列影响较大的青年、工人运动,如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五卅运动”上海工人大罢工、汉口工人收回英租界等重大斗争;筹备了多次国际或全国性的大会,创办、主编了近二十种影响甚大的报刊,撰写了大量战斗性强、文词优美的政论文章。 1931年1月17日,他同何孟雄、李求实等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在狱中,林育南经受住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保持了共[chan*]党员的坚定立场和崇高品格。1931年2月7日,林育南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年仅三十四岁。林育南的堂弟林育英、林彪都是受了他的影响才参加革命。在党内,他们以“林氏三兄弟”声名远播。
林育南的家事,还得从他的婚姻谈起。林育南的第一个妻子叫汪秀芝,系父母包办婚姻。对于这门亲事,林不太满意。但最终向父母屈服,于1919年与汪结婚。由于夫妻之间的思想、文化差距太大,没有感情交流,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林就很少与汪在一起生活。汪秀芝与林育南生下一女叫林光秀。汪秀芝一直在林家大湾生活终老。
1926年10月,林育南在上海时,为掩护革命,与纱厂女工李莲贞结为夫妻。婚后生下一个儿子叫林光麟(后改名林哮)。林育南死后,李莲贞因被国民党追捕,曾经脱党,改嫁。解放后在武昌国棉一厂工作,1967年“文革”初期因受恐吓,死于心脏病。
解放后,女儿林光秀与一位南下干部结婚,后随夫到湖南湘潭一兵工厂工作。林光秀于1980年退休,1991年12月在武汉去世;儿子林哮解放后一直在教育战线工作, 1980年在硚口电影院门口倒地中风去世。
林育南与祖母汪秀芝还有一个儿子叫林光华,今年82岁,系林光秀之胞弟,解放前也生活在林家大湾。1948年,由林彪之父林明卿给林光华推荐,林光华接信后只身前往东北。随后林光华到朝鲜参战。1952年政府给林育南烈士家属颁发烈士证时,林光华在外不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林光华调到襄樊工作直至离休。直到2003年,姐姐、姐夫先后离世后,林光华才向组织提出申请,要求把烈属关系转到襄樊市。在儿子林旭东向有关部门反映后,有关单位经过调查取证,确认属实,很快就把烈属关系转到襄樊市襄城区民政局。林光华的真实身份也由此公开。
林育南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情感故事。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林氏三兄弟》一书,还“披露”了林育南在牺牲前与一位叫陆若冰的女同乡,也有过一段特殊的感情经历。
据长江日报刊载,长江日报记者连线《林氏三兄弟》作者汪幸福,了解到,陆若冰生于1906年,上世纪20年代初,她因反抗包办婚姻来到武汉,并由林育南指引走上革命道路,两人关系非常亲密。现收藏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林育南烈士书简(九件)》,实际上就是林育南在牺牲前,于1930年12月至1937年1月,写给陆若冰的九封信。
在林育南故居厢房里面,张贴着《林育南烈士书简(九件)》。通过这九封信的相关内容,读者“看到”了林育南与陆若冰由同乡到同志,再由同志到恋人的‘志同道同,谁也离不开谁’的情感故事。由此,我们感受到林育南作为男人的高尚而卓著的人格魅力,还有他作为普通男人真实的一面,仿佛隐隐约约走进了他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附注:本章历史资料大部分选载2009年2月11日《长江日报?长江周刊》蒋太旭、罗时汉先生撰写的文章《革命者林育南军事之谜》,在此表示感谢)
林育英其人其事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能来得及看林彪被毁的故居,也没瞻仰林育英故居,现将从百度搜索的有关资料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林彪故居位于林育南故居西侧,这里是林彪的诞生地,1938年平型关大捷后,被日军报复烧毁,后修复,1967年对外开放,1971年因“9?13”事件后拆除,1995年由林家人按原样重建。现被团风县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褐色的土墙上镶嵌着一块黑色的上书“林彪故居遗址”的标牌。
林彪的堂兄林育英,即张浩,我国最早的优秀工人党员和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之一,中共黄石地区党组织主要创始人。林育英其人对毛泽东建立党内地位有着突出的贡献。红军自1934年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从而失去了与苏共和共产国际的联系,正是林育英从苏联回国带回了联系密码,从而接通了与苏共和共产国际的联系渠道。林育英还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林育英在给张国焘的电报中明确指出:“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国共[chan*]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兄等对中央的原则争论,可提交国际解决”。张国焘读后开始震惊了,促使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北上。林育英在毛张的党内斗争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毛泽东在林育英的襄助下终于战胜了张国焘,从而奠定了毛在中央的领导地位。林育英在1942年3月不幸去世,毛泽东亲自为其抬棺并撰写挽联。这也是毛泽东一生当中唯一一次为别人抬棺。”(见丁凯文《林彪百年诞辰的最好纪念》)
走出林家大湾,在夕阳的余晖下,我的心情起伏不定。英雄们永远长眠在大地上,但是他们的灵魂却鲜活在人们心里。历史是非早有定论,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帅门、林育南故居、林彪故居遗址、林育英故居都是林氏后人自发创办的。他们自己筹集资金把房屋修缮到现在这个摸样,还到处收集资料和史料,他们就靠卖点书和纪念物品来糊口。我们能够感受到林丛安和周诗华两位健在的林氏后代,他们对政府感恩情怀和殷切的希望。我们作为业余写手,除了写点即兴文字,恐怕亦是无济于事。写下这些文字,总算也不枉我们白来林家大湾一趟吧!(字数:6484个)
2009年2月18日
-全文完-
▷ 进入纳寒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