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鼠斗蝮蛇
1995年夏,洪水泛滥。那时,我在洞庭湖边缘的一个乡镇工作,负责青山湖垸(现在的青山湖城市湿地公园)四五公里长的一段防洪堤的防汛工作。
青山湖垸原是在大办粮食时期靠洞庭湖边围垦的一个扇面形子垸,垸子的一面是沿沅江南岸的大堤,临水的扇面外就是近堤的湖汊浅滩。浅滩上长满了种植(也有自然繁殖)的芦苇。芦苇不怕水淹,只要顶尖露出水面,就可以成活下来,即使在水中淹没二十多天也不会死去。没洪水的日子里,芦苇中生活着一种小黄鼠——估计三四个才一两。发洪水后,芦苇泡在水中,小黄鼠没法在芦苇中生活,纷纷逃到岸上。青山湖垸就是它们逃生的最近场所。那时,整个防汛堤上都是逃生的小黄鼠。如果有人用一根竹篙随便往堤上打下去,小黄鼠死伤八九个并不是夸张。
那天上午九点多钟,我交班回镇政府休息。由于没有巡堤的任务,我便走垸内的简易路道回去。刚下堤不远,我看见一棵欧美黑杨树旁一群小黄鼠围着一条两尺多长的蝮蛇。出于好奇,我停住脚步,观察它们的结果。
我看到它们时,蝮蛇将身子盘成几个圈子,头立在圈子中间,不时吐着信子,眼睛注视(蛇眼视力很差,但样子还是很专注)着周围的小黄鼠。数分钟后,蝮蛇企图逃跑,于是伸长身子,向水渠的方向爬去。这时,树上一只小黄鼠发出吱吱的叫声,四周的小黄鼠立即扑向蝮蛇。蝮蛇还没来得及盘成圈子,小黄鼠就群起而攻之。蝮蛇动作也快,边缩身子边咬小黄鼠。两只被咬的小黄鼠,在地上动弹了几下就死了。树上的那只小黄鼠又吱吱叫起来,围攻蝮蛇的小黄鼠退到周围,重新形成包围态势。我这才注意到,树上那只小黄鼠可能是只指挥鼠,个头稍大一点点。又过了几分钟,蝮蛇慢慢散开,还是向水渠方向逃。树上的小黄鼠再次发出吱吱的叫声,周围的小黄鼠又一拥而上扑向蝮蛇。蝮蛇赶快缩身,并快速用嘴乱咬小黄鼠。三只小黄鼠被咬,挣扎几下也死了。“吱吱——”那群小黄鼠闻声马上闪开,又形成对蝮蛇更小的包围圈。蝮蛇和小黄鼠继续僵持。有三四只小黄鼠从不同方位向蝮蛇爬去,树上那只小黄鼠又发出“吱吱”的叫声,离队的小黄鼠才回到包围圈的鼠群中。在夏天烈日的照射下,蝮蛇在铺有鹅卵石的路面上可能无法坚持太久,显得疲惫不堪。只三四分钟,它再次散开向水渠边逃去。树上的指挥鼠没有发出叫声,而是猛地跳在蝮蛇头部两三寸远的地方,死死咬住蝮蛇。四周的小黄鼠见状,全都扑向蝮蛇。蝮蛇先是缩卷身体,拼命用嘴咬小黄鼠。可是怎么也咬不到小黄鼠,可能是毒液用完,也可能是体力难支。蛇身圈子外面被小黄鼠拼命撕咬着。随后,蝮蛇滚动着身子,外面的小黄鼠挤掉很多,蝮蛇原来圈子内的那面刚转到圈子外,就遭到小黄鼠的撕咬。小黄鼠们在撕咬中也发出了吱吱声,好像互相交谈什么,声音很嘈杂,但没有指挥鼠的声音大,也没有那样刺耳。滚动几次后,蝮蛇再也滚不动了,且圈子也慢慢松开了,任凭小黄鼠乱咬。
我看到这场战斗已成定局,便走开了。第二天,我沿路返回镇政府时,蛇鼠激战的地方剩下一条蛇的尸骨和八只小黄鼠的尸体。五只离蝮蛇较远,三只在蛇的尸骨边——那是蝮蛇吃了未消化的小黄鼠吧。
可是,小黄鼠是如何把蝮蛇逼到铺有鹅卵石的路上的呢?
俗话说,半年蛇吃老鼠,半年老鼠吃蛇。指的是气温高时蛇捉老鼠吃;冬季,蛇进入冬眠,不能动弹,便成了温血动物老鼠的美餐。可在夏季是蛇最活跃的季节,为什么蛇被老鼠吃掉呢?我想,老鼠是脊椎动物,比蛇高级,尤其是大脑比蛇发达得多。从我见到的群鼠吃蝮蛇来看,老鼠还具有社会性。蝮蛇一而再、再而三地吃小黄鼠,怎么能不激怒小黄鼠呢?小黄鼠为保卫鼠族利益,只好牺牲几只个体,保住整体。它们团结一致勇往直前,终于战败了强大的蝮蛇。
-全文完-
▷ 进入尘世祥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