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元宵节那天的确如此,直到我从家中返回深圳,我还依然怀念着那一天的夜晚。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带着我去看花灯。我骑在他的肩膀上,睁大了眼睛四处看,嘴中不停的大声叫喊着——是因为太过开心了。虽然是挤在热闹的人群里,可我这双手也没闲着,左手抓过父亲递过来的糖葫芦,右手还不时的伸手摸一把挂在路边的“猴儿灯”,吓得做灯的人赶忙站出来拍掉我的小手,笑呵呵的说我调皮。我还记得当时雪下得很大,一片一片的落到了父亲带着的皮帽子上,映着花灯,五颜六色的跳进了我的眼睛里。我伸手拂掉了父亲帽子上的雪,嘻嘻哈哈的笑他怎么成了老爷爷。父亲放下我,摘掉了帽子。我看到,除了挂在他眉毛与胡须上的霜之外,父亲的头上还冒出了白乎乎的热气。我更开心了,指着父亲的头顶大声笑着说:“水开了,水开了。”
之后回到家中,父亲总会拿出各种各样的鞭炮来。我催促着他去院子里放,自己则缩在墙角里拼命的捂住耳朵。邻家的小姐姐看到了,笑我胆子小的像小猫,我就把嘴巴撅起,把脸甩向一边,却无意间被“双响炮”吓了一跳,哆嗦着身体,抱着膀子哭了起来,哭得就像是太阳底下的冰娃娃,嘴里还埋怨着父亲为啥不先说一声。父亲就掐灭了手里的“京华烟”,安慰着我说:“不放了,不放了。”
所以在我的印象里,家乡的元宵节远比春节热闹得多。只是没过多久,元宵节便在书本与钢笔的督促下溜走了,最后又不知过了多久,它又在啤酒的味道里、在麻将声里悄悄的擦过了我的肩膀。而我却一直没有想过向它挥一挥手。
“突然”这两个字眼在我的头脑中就这么突然的来了,我在吃过晚饭的时候突然想出去走走。父亲的眼神有些奇怪,却穿上了外套和我一起走出了门外。来我家过节日的表弟与表妹也加入了队伍,向着市里最繁华的松花江边的公园走去。
在我的家乡有句老话:“正月十五走百病”。我并不觉得这是迷信,应该算是人们心中美好却又是最实在的愿望吧。所以在这天的晚上,人潮如海,路边的小贩熙熙攘攘的叫卖着摊位上的东西。儿时的花灯早已经远离了街道,都被安排在了公园里。那洒着银辉的月亮旁边,是数不清的“星星”。我问父亲那是什么,父亲会心的一笑,那花白的头发下面是一双炯亮的眼睛,眼角的皱纹在笑容里逐渐堆起。他摇了下头,故意和我卖了个关子,说等下你就会知道了。
记忆里的公园没这么美丽,当时只有那么一池的清水,几颗花草。如今却不一样了。这里已经增添了很多人为的景观,甚至在平地里堆起了一座“小山”,只是人多的原故,我们决定最后再踏上它。
我站在那池已被冰封了的池水上面,居然被一个物体撞了下。回头看去不禁失笑,是一个孩子“驾驶”着他的冰橇在冰面上滑行,那孩子头上戴着一对夜光的“角”,身后还用带子绑了一对翅膀,很像小时侯父亲讲过的童话里的精灵。孩子一脸歉意的向我点着头,嘴里说着对不起。我抓住他的冰橇,推着他向前跑,那孩子咯咯的笑了起来,笑的就像是头顶上的月亮一样,明亮而又纯洁得掺不进半点沙砾。
对于我们这个小城市来讲,放烟花并不被禁止。尤其是每年的元宵节,各地的烟花就像是初春的桃花一样,争奇斗艳。今年当然也不例外。当四周的烟花绽放开来的时候,总觉得说不出的感慨,因为不管走到哪里,我认为这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烟花。那一圈圈爆炸开来的是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那一团团耀人双眼的是只有在家乡的冬日里才能感受到的最温暖的蒲团。
我回头看向父亲,父亲已经陶醉了。他告诉我,他也已经很多年没来看花灯了,每年的这个时候,他一般都是在家里和母亲看着电视或者早早的入睡了。我问他为什么今年这么有兴趣,他说是因为我回家了。
表弟与表妹抱着几个娃娃走到了我的身边,说是“套圈”套来的。原来是这里的一个游戏,谁套的好谁就有奖品可拿,谁想到这两个小家伙只一转眼的功夫就套来了几个“大熊猫”,那熊猫着实可爱,可惜有一个掉了一只眼睛。问他们原因,说是人多被挤掉了。我和父亲听后笑了起来,父亲突然伸出了一只手,抓过一个“熊猫”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然后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他和我说现在这科技太发达,怎么连个熊猫都做的这么像啊?我在那一刻突然感觉到眼前站着的是一个孩子,是一个我从未去关心过的“孩子”。
一路里欢声笑语自不必说。登上那座“小山”的时候,父亲紧紧的拽住了我的手。那山上面灯火通明,走到近处才发现原来在山顶有一座冰雕,雕的是尊“弥勒佛”。冰雕里再放进一个灯炮,自然就是人们所说的冰灯。只见他面目慈祥,笑容可拘,俯视身下的人群。人们双手合十,拜上三拜。父亲也依样学样,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只不知道他心中所企盼的是什么?
我将山下的景色全部都收进了相机里,忽然又看到了那挂在天上的“星星”。再次询问父亲,父亲说带我去近处看看。
我终于看到了“星星”,原来是一盏盏的孔明灯。原本寂静的松花江边此刻被灯光映照的有如白昼。我很不理解,东北的节日里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种习俗,可能是我离家太久了。父亲却说这是几年前才兴起的,人们把愿望写在孔明灯上,然后在灯下面的油座里点上火,只需要几分钟,孔明灯就会飘向天际,直到脱离了人们的视线。与那句老话一样,升到半空里的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我兴趣盎然的也买了一盏,趴在地上写了起来:“希望我的人生之路平坦,爱情之路美满,事业之路顺利,财源之路无限。更希望我的父母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然后撑起了灯。父亲看着灯,眼里反射着光亮,闪烁着无数细小的“晶体”。他对我讲,他也要写些愿望。
我又买了一盏灯,父亲也和我一样趴在地上写了起来。只是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什么,就像是岁月的一只脚无意中踩翻了油瓶,流出了滑溜溜的油,涂在了谁的脚底,让那曾经如石的身躯,如今像飘飞的灯盏一样,孤零零的融进了苍穹里。
撑起了灯,我看到了父亲那仍然苍劲有力的字迹印透了纸背,那灯上面赫然挺有几个大字:“愿我儿身在他乡,平安健康。”
我突然想起了一首歌,说你是儿登天的梯,说你是为儿拉车的牛。
在这元宵之夜,我就这样和父亲站在松花江边,看着那两盏孔明灯盘旋在烟花与圆月之间,送出了我与父亲彼此最真挚,也是这一辈子永远都无法割舍,永远都牵肠挂肚的留恋。
-全文完-
▷ 进入深加工结转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