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庚文
“华山叠萼,盘水回波,虎沟春雨,雁塔秋风,二桥烟柳,四阁晴云,海岛渔家,闸门仙砌,长虹跨壑,飞凤昂宵,浴龙潮汛,跃鲤涛声,莲滩古渡,桂树新阴,珠塘贯月,彩洞铺霞。”这就是《开化府志》上记录的描绘文山的景致。这也是文山的文化内涵。
在文山,文化的天地,定有艺术的经典——
就象《七乡凤鸣》那样,从彝家那里走来,走进了中央电视台;
就象《壮族纸马舞》那样,从稻田里出来,一直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象壮族的木叭喇那样,从壮族的孝文化里脱俗出来,走进了《大众文艺》;
还有,三眼土洞萧;还有,壮族的乐西土戏;苗族的服饰和蜡染,壮族的壮锦与刺绣;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踩花山……
这一切,无论以任何名誉进入任何国度,都将无一例外的赢取世人的喝彩。
人们在古希腊的神话里认识了月亮女神,说她是光明的天使和医药的天使,西方人崇拜地尊之为“特安呐”。一个偶然机会,自称找到月亮女神的陌生人踏进了满是神草的古红夷国,下意识地发现在这个不起眼的国度,居然有着一群种植神草的仙女,于是惊叹乎——医药天使月亮女神在东方,在东方的古红夷国啊!
古红夷国旧址就在文山县境;神草,即是素有起死回生之功力的中国三七;仙女,即为种植中国三七的广大的女中新秀。古红夷国创造了三七文化;古红夷国人的后裔开化人、文山人一代代地承袭着演绎着古老的三七文化。
1999年,朝华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师范大学麻星甫的《一身心事问梅花》中的《自传——早年经历》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是云南文山县人,1899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祖父是师塾先生,死得很早。”
言者,正是生于文山长于文山走出文山寻访世界的楚图南先贤。
对于楚图南,1992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楚图南文选》的《后记》这样写到:“楚图南是老一辈共[chan*]党人,大革命时期即参加党的队伍,从事地下工作。他学识渊博,建国前长期团结民主进步人士战斗在文教战线上,建国后长期负责对外文化交流,开展人民外交活动,是海内外著名的、德高望重的学者、社会活动家。”“楚图南同志早年在文学创作、外国文学作品翻译上亦卓有成就,他翻译的某些外国文学名著,如《草叶集选》等,至今还为读者称誉。楚图南同志还是著名书法家,他的国学根基扎实,旧体诗作和书法作品都有一定声誉。”这是1994年楚图南逝世之后,新华社面向国内外播发电唁的部分内容。
2003年,著名诗人瑙尼在《走近“诗神居住的地方”》一文中这样称道:“祖国的滇东南,人杰地灵,培育出了世界文化名人楚图南和中国大诗人柯仲平,使他们的母土——文山州被世人称之为‘诗神居住的地方’。”楚图南被后人尊为“诗神”,他的第一故乡文山县当然地被誉为“诗神居住的地方”。最近,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乡心》一书,主要介绍了文山县人民政府组织修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楚图南故居工作情况和楚图南革命一生的重大业绩。时任中共文山州委书记的张田欣同志在书中落下了这样的感言——
一百年过去,历史记住了,文山是养育世界名人的文山。上条街诞生了一位世界名人!
文山,是世界的;我们的民族是世界的。我们的民族在古红夷国这片土地上创造了极为珍贵的物质财富和优秀的文化遗产。
1902年,奥地利考古学家f·黑格尔在不经意间获得了一面文山开化铜鼓,自那时起,f·黑格尔便成了世界响当当的铜鼓文化学家,文山铜鼓文化也就成了世界铜鼓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世界文化学家所关注。2004年,国际铜鼓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文山县城召开,文山铜鼓文化以其真实而鲜活的形象博得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铜鼓文化学者的大加赞赏,并随着学术成果《声震神州》的公开出版发行而再一次声名雀起。文山,植根了世界!
今天,我们的政府正在以每年改造五十个村庄的速度大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村庄,一堵文化墙;一个乡村,一支文艺队。在城里,云南三鑫集团打造了五公里文化长廊和镌刻了云集四海的千人书碑。策划人金朝水说:“我要创造——文化的吉尼斯记录!”;云锡集团建起了万人体育城;金城房地产公司带着民族的情感兴建了文山民族村……
文山,是诗神居住的地方;文山,是人类居住的地方。
楚图南说——
文章明道义,山水有清音!
赵本山,举着文山的酒杯,寻觅着创作的源泉,回味着方言的灵感;
李双江,站在文山的红土地上,定要挥手高歌《红色中国》;
腾格尔,听听盘江水,看看西华园,难奈心中的跌宕,总要放歌“我的——天堂!”
-全文完-
▷ 进入huangzhana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