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中国传统的团圆节。今年的团圆节,我却没了过节的欲望。值班成为不能团圆的最好借口,电话那头是母亲殷切的期望:“今天是十五,元宵节,回不回来?哦,值班,那就改成十六过吧,我准备了一桌子好吃的。”我只是轻声“嗯”着,便放下电话。母亲的惦记和牵挂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常常在这种习惯中忽略了亲情的意义;常常在一天的忙碌里忘记了那份牵挂的份量;也常常在忘记以后回头再看时,有时以是物是人非了,又会痛心不已。
十六的天空里月亮依然如故的圆着,对于我们家来说却是一个注定不能团圆的夜。母亲张罗一桌子的饭菜,钩起了我们肚里的谗虫,一家老小围着桌子准备开吃,母亲拿出个小酒杯,主动要求倒上白酒。我惊奇的看着,嘴巴里还咕噜着:“妈妈,有果汁,您的胃不能喝白酒的。”母亲只顾倒酒,也不落座,嘴里喃喃自语:“团圆节了,孩子们都回来了,让你爸也喝杯酒,过个节吧!”提起父亲又不免伤感,不想过节,不想团圆的我们,更重要的理由也缘于父亲的离开。我用夸张的语气喊着:“妈妈,您别太煽情了,我们会流泪的,快快座下,准备吃喝!”
小酒杯摆在爸爸遗相的边上,微笑的爸爸看起来好亲切,看着那张相片,好象真的感觉到父亲就在身边,看着我们全家在笑。不再让自己侧目,不再去看那张相片,也不让自己流泪,只管吃着妈妈煮的美味,却再也吃不出节日的快乐。
还是孩子们,有着简单的快乐。他们在节日里总能感染气氛,不停的吃着玩着、笑着闹着、说着唱着,想来是没有心事的。宝宝跑到我身边要了十元钱,一蹦一跳的跑开了。因为在家,应该不会随便花钱,也没关心他的用途。再想起来这件事情,去看时,孩子已经把十元钱,还有他爱喝的酸奶放到了爷爷的相片前,用他那不经意表现出来的孝心和想念,啃噬着我心里最后一道防线。没有父亲的团圆节,注定是缺了角的月亮不能再圆。
爸爸,想您的夜无眠,想您的路太长,想您的泪不干,想您的心太痛。我们背负的太多、也太重,不能象孩子那样只把想念寄托成一张相片的厚度,更不能把想念变成看着照片微笑的孩子的脸。那是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痛,我也只能用支离破碎的语言记录着我的情感;用无处宣泄的情绪记录着我的心事;用不能再圆的想念记录着思念您的渴望……
-全文完-
▷ 进入蝶儿飞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