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韧性的苦行——司马迁驭志无疆

发表于-2009年02月09日 下午3:59评论-47条

那是一个热血奔腾的时代,那是一个声震九垓、威加四海的时代,那是一个让人激动、想象、和富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时代,那也是一个生命意志得以拓展、人格力量得以张扬的大时代! 

那些叱吒风云的豪杰、那些经历过历史之炉炼冶的精英在大汉王朝的舞台上曾扮演了多么壮烈的角色,成就了一代霸业,开创了一个民族的诗篇,史诗般的一页。皇天厚土,白云苍狗,民族兴衰,朝政升沉,在巨大的时空变幻中,人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已经远远超越了生命的实际意义,成功和失败,存在和虚无,短暂和永恒,都化为了无言的泥土。

喧嚣的那段历史顷刻间如此的沉寂,遍野的浮躁竟然是这般的宁馨。这样的安宁就为那漫天星辰中的一颗,就为那一颗万丈光芒的巨星,尽管他的光辉远不及月亮、太阳。

当年他于剧烈的诽谤侮辱间,以平静的心境和坚强的意志征服了霜雪雷电的轰鸣,练就出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出了一腔朗朗硬气。

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他为我们留下了白玉般纯洁的情操,翠竹般高尚的气节。

他就是史家第一人——司马迁。他是一个史官,对于那个时代的一个泱泱大国来说,他所能作的多半是记录。

比起和他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他可以改变得的东西相当有限,而其性格更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客观的讲,后人纪念司马迁,既是对他的尊敬,也包含了许多同情,这让司马迁成为了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悲情英雄。不是战死沙场,而是心被淹没在一个所谓“盛世”的大汉。 

司马迁的憎恶分明是大部分人爱他的主要理由,但这四个字却远远不能概括司马迁的全部。之所以他的名字能够和他的《史纪》一起被载入史册,不仅因为他有一颗心怀天下的赤诚之心,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个史官和一个人的境界——坚韧。 

我愿意把这种坚韧概括为一种“死亡的精神”,这种精神源于他父亲临终前的嘱咐,也一直延续到司马迁生命的终点。 

为了得到历史最真实的素材,司马迁走遍神州万水千山,以最近的距离去接触每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今天才得以将《史纪》奉为历史真实公正的范本。

对于文化人来说, “顺江东下”成为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这种传统可以追溯到许多伟大诗人的人生历程。出生在长江边秭归的屈原,一生多次顺江东下,长江中游和洞庭湖地区的自然世界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诗歌。

公元725年,李白怀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抱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故乡江油,经成都到蛾眉,“夜发清溪向三峡”顺江东下出川。“手持绿玉丈,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成为“金玉如来是后身”的伟大诗人。

杜甫48岁的时候,从中国西部进入四川,“颇有东游之意”“将出峡为吴楚之游”。50多岁的时候,杜甫“去夔出峡”。长江进入杜甫的诗歌,并成为这位诗人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中国经验里面,一个诗人游历长江,去夔出峡,他的生命就完全不同了。在南方,文人总是把顺江东下看成是到大世界上去了,是某种施展抱负、问鼎中原,开始一生事业的一个转折。

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1913年四川诗人郭沫若顺江东下出川,这次经历他刻骨铭心,十年后,他在一首诗歌里回忆道“巫峡的奇景是我不能忘记的一桩,十五年前我站在一只小轮船上 ……囚在了群峭环绕的峡中,但只要一出了夔门,我就要乘风破浪”。 

司马迁是公元前111年也就是他三十五岁的时候以皇帝特使身份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的,其实在这之前他就开始了自己的游历,也正是这种游历成就了他的半部《史记》。

他的游历看上去不及征伐疆场将领之勇,也不及社稷江山帝王之智,但司马迁的一生却告诉我们记录者的力量。

王侯将相、布衣百姓只不过是历史中的一朵又一朵浪花,真实的呈现对于司马迁既是一位史官的职责,更是他胸中最大的心愿。

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创造者,他们在历史的巨钟上猛敲,要让后人也能听到余音。历史让我们记住了他们,可谁又让我们记住历史?司马迁正是用它这种对呈现真实的坚韧让后人记住了历史,也记住了这本巨制背后的那个曾受腐刑的司马迁。 

公元前99年秋,李陵带着不足五千的步兵同匈奴八万人马进行了生死对抗。汉军经过十多天的浴血奋战,杀死了匈奴一万多人,自身也伤亡惨重!因兵力悬殊,加上既无援兵相救,又无粮草补给,最终弹尽粮绝,几乎全军覆没,李陵也力尽被俘,被迫投降!

李陵战败而降的消息传到京都以后,汉武帝龙颜大怒。满朝文武,除了司马迁以外,有的噤若寒蝉,不知所措;有的见风使舵,痛斥李陵。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唯独没有人出来为李陵说半句公道话!难道那些人真不知情而只好默不作声或信口胡诌吗?

李陵战败而降使朝野上下无不震惊,而逃回的兵士有400多人。整个事件影响之大,证人之多。说满朝文武都不知情恐怕没人会信!那么,为什么文武百官知道实情而要么装聋作哑、闭口不言,要么口是心非、言不由衷呢?

除了官场的倾轧之外,归根结底是为了明哲保身。这种只顾一己之私的处世哲学,让他们面对灵魂的叩问时萎顿下去了!

然而司马迁没有沉没!他不忍心看到忠心为国的李陵蒙受不白之冤;从职责上讲,他下笔就应该秉笔直书,他开口就应该直言进谏。因此,他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没想到,自己的进言不但没能让皇帝平息雷霆之怒,反而让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由于被认定为替乱臣贼子辩护,司马迁被处以宫刑。 “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他没有圆滑,不懂世故,他不知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他以为正道直行就可以了。也许,他也想过,直言进谏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只是他可能没想到,自己一片忠心,后果竟会如此严重!他不是做得不对,只是太孤单,太弱小!何况,“伴君如伴虎”。

司马迁太率真,太忠直,这是导致他个人悲剧的根本原因所在,但也使他始终心如澄澈秋水,让他面对灵魂的叩问时始终有一种如不系之舟的自由和坦然!

“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他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时候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而这样的月亮就要出来了,从艰辛中来,从坚韧中来。从公元前108年开始整理史料,为写《史记》做准备,到公元前91年正式完成《史记》,司马迁一共花了18年时间。

18年啊,一个多么漫长的时间段,尤其是受宫刑后的7年,那对司马迁来说,显得格外漫长!受宫刑以后,司马迁每次想到自己所受的奇耻大辱,就汗流浃背,浑身湿透,“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由此可见,这次人生的巨变对司马迁的打击是何等沉重——它让司马迁的精神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度日如年的司马迁是怎样压抑心头怒卷的狂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史记》的写作中的呢?他深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为了让自己生有所值,死得其所,他把满腔的悲愤都熔铸在自己的作品中了。

写作成了他唯一的寄托,怨愤成了他写作的动力。他日日不停,夜夜不息,经过十八年的痴心浇灌,他终于完成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终于完成了自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心愿,终于洗雪了自己所受的奇耻大辱!当司马迁写完最后一笔的时候,他的心中一定充满了难以形容的喜悦!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也可作为司马迁的写照吧!

不论是作为一位文人,还是作为一位史官,司马迁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固守的精神本土。作为一位文人,尽管受到了生活几近致命的一击,可他非但没有沉沦,反而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留下了一部发人深省、万世传扬的巨著;作为一位史官,他敢于直言进谏,秉笔直书,可谓竭忠尽智、恪尽职守。高尚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使他在精神王国里永远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并且,不断地激励着后人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当这位满脸沧桑的精神贵族含笑远去的时候,我们的心头不能不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深刻的启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个体的存在不过如昙花一现,况且,还可能时时受到风霜雨雪的吹打,但不管怎样,生命应像昙花一样,在短暂的存在中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

今天是元宵佳节。在这样一个繁星之夜,头顶冥冥星空浩瀚且深邃,一种历史的纵深使得我不得不我思念他和他的《史记》。那人和书都是天空的星星,都悬挂在人类历史的银河中,几千年过去了,依然熠熠生辉。 

生前受了深重苦难的洗礼,而显得更高贵、纯净。他不是拥护统治制度的人,不是起义领袖和宗教异端,所以没有遭到屠杀和火刑。但仅仅是因为他有着独立的人格,深刻的思想,勇敢正义的灵魂,不愿为世俗、强权、暴政所驾驭和驱使,便遭遇了不幸的命运。

司马迁因为李陵之祸的牵连,最后因为交不起五千万铢的赎命钱而改受腐刑。 

我们敬畏他,崇拜他,歌颂他,是因为他是世界性的伟人。并不是因为他像世界一样宽阔,而是因为他像世界一样深刻。在中国,司马迁个人将中国的历史追溯到黄帝,建立了中华民族的谱系,确立了我们炎黄子孙的自豪和骄傲。他的思想深入了这个民族的骨髓,他揭示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信仰和精神原则。

世界因为他而更加的熠熠生辉,而在遥远的欧洲,在遥远的未来,一个叫但丁的人似乎有意识的证明了这一点。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而但丁说:“我们因苦难而完善起来。”司马迁用18年的心血铸成《史记》,他的《史记》在他死后才公诸于世。而但丁,他完成了《神曲》后就去世了。

仿佛他们来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带给人们这些思想,他们的思想就像是重病病人用来延续生命的氧气,一旦他们的思想用文字、木简、羊皮纸这样的物质方式保存下来以后,他们也就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几千年来,当他们同时代的人和事物如空气中的尘埃,飘散无影,而司马迁与但丁的名字和精神却是闪亮发光的。他们为自己找到了生的另一种形式。 

让我们回到那一个寒冷的夜晚,那些属于司马迁的夜晚吧!

风吹冷长安,油灯下的他思考到了不知道生死。而更多的人在研究刑法。他的夜晚太短,他把苦痛都撇在一边。他用手推出散乱的历史,一直往前推,经过秦吞六国、经过春秋五霸、经过夏商周朝、经过先民朝拜的黄帝。

他取百家之长,和百家之精,他“融液九流”。他合百家于一体,形成了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思想、学术体系。他从儒家那里获取了不屈的奋进精神。他从道家那里获取了洒脱、不羁的品性。他从墨家那里获取了“节用”精神。他从阴阳家那里获取了辨证观念。他从纵横家那里看到了智慧。他从兵家那里体察了一种刚毅之气……。

然而那陈旧的兵器阉割了他的心情。他吸了一口冷气,感到周身的疼痛,他从床沿站起,决心要把长安的真相揭开……。

太多的历史还在背井离乡啊!他用身体安排每一个人的归宿,而他自己呢?却无归去之路!

月落乌啼,谁吹灭了他的灯?他用自己的手取暖,激励每一行文字!城外已是火光冲天,他愤而推窗,独裁者在外面将他包围。仿佛一个噩梦,一头白发顷刻在长安城里纷飞,他的夜晚成为永恒的象征。那个直立的背影连同那本叫《史记》的书都成了永恒的象征,无法删去! 

“我看见了始,我看见了终……我经历了一场光荣的战斗,我走完了我的行程。”这是《圣经》中的话。我想把它用到千年千的司马迁身上,似乎是合适的!

尽管忍受着非病痛的腐刑,尽管有来自身体和精神上的东西不停地啃噬着他,可越到后来,他越是在灵魂的冰点冷静地直面着自己来日无多的生活。

岁月递嬗,艰难世事,他已经展阅了斑驳杂陈的生命之章,他已经秉受了水与火、罪与罚的试练,他已经历了海陆的流浪,陆路的跋涉与天路的历程。

该离开了,就那一刻。但那一刻不知道是哪一年,不幸啊,今天的我们竟然不知道一个记录了数千年历史的史官的卒年。但我们应该知道那一刻,粗朴嵯峨的城堡在最后一场暴雨中倒塌。一切都结束了,那些挣扎、奋斗,孤独、荣誉,呐喊、冥思,苦涩、欢乐,还有激情的喷涌理念的远航都随风飘散。过去的时光——包括蜡炬成灰的亲情、爱情、忠诚、正义、责任也变得朦胧、恍惚、摇曳不定。此前的一切都在夕中罩着一层昏黄的柔和。

我们不知道他的弥留之际是怎样的情况,我们不知道他是否也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大作家拉伯雷一样,喃喃道:“我要去寻找那伟大的或然了”? 

除夕之夜,商人在数银子,官员在拉关系,但一个叫贾岛的诗人却把一年所写作的诗放到桌子上,烧几炷香,洒几杯酒,三鞠躬之后说:这是我的收获啊!长歌当哭,泪水涟涟。 想必司马迁看到他的作品,看到自己的《史记》完成的那一刻,也是这样的情形吧!

公元843年,65岁的贾岛终于有了一个当参军的机会,遗憾的是,他还没有到岗位上去,便染疾而逝。诗人一生奔波,穷得竟没有一分钱,惟有一张琴,一头驴,驴病而老,瘦得一把骨头。至于他的丧事,我们都不知道是谁为他办的。而在这之前的司马迁也应该是这样离开人世的吧!

除却传诸后世的作品,一个人自己的经历和与挚友也是财富。此情可待成追忆,司马迁之于《史记》给中国文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富。活着是一天天死去,人只能向死而生。世上只存在一种行为,它是繁星的冷漠和江河永恒的涛声所不能征服的:那就是人类和死亡的抗争。”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做着这一种抗争。若是尘世将你忘记,就向静止的水说:我流。向流动的水说:我在。我们没有这样的勇气和资本,而司马迁有!

一个艺术家发现了生活是可以揭示的奥秘时,往往天色已晚。记得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中说:“人的生命表现为一种失败”,“人在现实生活中一直有一种固有的失败情绪”。悲观主义是一种根本,强者的悲观主义会在生活中表现为一种坚韧。

对于司马迁来说,正是这样的坚韧使他活了千年,并将继续活下去! 

尘埃带走了轮回,也带走了历史的天空,神秘带着无奈,灿烂带着感叹。那遥远的痕迹,那隐匿的辉煌,那不可忘却的历史,那不可黯淡的文化,都随着他的远去统统的消失了,司马迁之后,文化的声音还在风的吹动下颤抖。时间的滴答也还在雨的洗礼中摇摆,但是没有了历史,没有了真实,徒留下空叹的为政治服务的躯壳。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驭志无疆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幽兰在深谷点评:

司马迁的精神,司马迁的故事,是众人皆知的,他的精神将激励着后人,前赴后继,孜孜进取。他的精神将永远存留在我们的心中。本文通过从多方面叙述,引经据典,把一部活的史书,娓娓道来。把这么伟大的人物的光辉的一生,写的栩栩如生。使我们读完之后,更加敬佩他的勇气,更加感慨他的人生。文章内容丰富,语言精练。建议精华。

罗军琳点评:

一部煌煌巨著《史记》,一位韧性苦行的太史公,他与世界一样深刻,他下笔就应该秉笔直书,开口就应该直言进谏。“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他太率真,太忠直,这是导致他个人悲剧的根本原因所在,但也使他始终心如澄澈秋水,让他面对灵魂的叩问时始终有一种如不系之舟的自由和坦然!如此厚重之文在作者的层层递进的解读中,我们可以一领读史通透,中外人物齐聚,全方位赞扬与品评历史人物的感慨与激动。运笔娴熟,帷筹于心。建议精华!

文章评论共[47]个
鹊桥天使-评论

问好朋友! 祝你元宵节快乐at:2009年02月09日 下午4:55

驭志无疆-回复来晚了,呵呵,问好! at:2009年02月10日 晚上7:30

幽兰在深谷-评论

在元宵佳节之际,口中吃着甜甜的汤圆,眼睛看着如此精美的文章,好惬意好幸福呀。祝元宵节快乐。at:2009年02月09日 下午5:04

罗军琳-回复我怎么不知道我们是如何撞车的呀,我还特别留意没点评,没通过,我才发的? at:2009年02月09日 下午5:20

驭志无疆-回复辛苦幽兰和军琳了,请茶! at:2009年02月10日 晚上7:31

梓菲-评论

…………………………又来偷东西了………………………………反正家里没人………………………………6看看再走…………………………66at:2009年02月09日 下午5:22

驭志无疆-回复呵呵,菲菲好调皮啊! at:2009年02月10日 晚上7:31

文清-评论

你的系列文字是散文的一道风景,元宵节快乐!at:2009年02月09日 下午5:30

驭志无疆-回复感谢姐姐的支持,请茶了! at:2009年02月10日 晚上7:32

月影涛声-评论

精妙、广博的好文章!品读学习,问好驭志君!at:2009年02月09日 晚上11:19

驭志无疆-回复问好涛声,清茶了! at:2009年02月10日 晚上7:32

1Y1_zhuang-评论

此文回味无穷。多谢at:2009年02月09日 晚上11:48

罗军琳-回复还不动手多摘些好词好句好段落回去?这一篇里就有很多很多在其他文字里读不到的东西,你用心了吗?如用心不会没有收获的:) at:2009年02月10日 上午10:21

驭志无疆-回复客气了,问好两位!清茶! at:2009年02月10日 晚上7:34

驭志无疆-回复又错了,请茶! at:2009年02月10日 晚上7:35

1Y1_zhuang-回复小撞知道,多谢两位前辈 at:2009年02月11日 凌晨0:38

硬河之水-评论

语言有[**],底气却不足。思想浅,没新意。一股子学生味!居然是精华,我看推荐都够呛!at:2009年02月10日 凌晨0:01

驭志无疆-回复意见中肯,虚心接受,无疆年少学浅,但非浅薄之人! at:2009年02月10日 早上9:17

驭志无疆-回复年少无罪,学生气无罪嘛。请老先生注意自己光辉的老人形象。我刚看了你浏览过的文章,见你所到之处尽是批评和责问,足见先生煞费苦心啊!感谢先生对后生们的指点。我们都期待你的佳作,光说不练,难免让人不服气嘛!呵呵! at:2009年02月10日 早上9:31

如水相逢-回复看来有人被气着了。 at:2009年02月10日 上午10:05

驭志无疆-回复呵呵,怎么会呢?问好如水! at:2009年02月10日 上午10:15

罗军琳-回复很好。驭疆就该被批评,这越差越得鼓励,越好越得多批评多受指正,以求更达完美!我支持!:) at:2009年02月10日 上午10:24

驭志无疆-回复军琳批得好,以后得校对仔细了点啊,免得给编辑丢脸啊!呵呵! at:2009年02月10日 中午12:03

硬河之水-评论

“比起和他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这是烟雨精华里出现的,编辑的水平太臭了!赶快下课!at:2009年02月10日 凌晨0:09

如水相逢-回复语法有误,习惯了就好! at:2009年02月10日 早上8:29

驭志无疆-回复确是个错误,但为笔误,明显的应该为:和他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或者是比起和他同时代的许多官员,先生看的仔细,看的认真嘛!可以说无疆水平不行,但是不要涉及到所有编辑嘛,毕竟还是有很多优秀的! at:2009年02月10日 早上9:21

罗军琳-回复驭疆是不大注意细节。我多嘴了哈! at:2009年02月10日 上午10:25

驭志无疆-回复呵呵,感谢军琳的理解啊,呵呵! at:2009年02月10日 中午12:01

如水相逢-评论

关于他的生前身后,不想评说。记得《史记》是他写的,这就足够了。at:2009年02月10日 早上8:31

驭志无疆-回复恩,理解!问好! at:2009年02月10日 晚上7:35

美泉-评论

他在书中驰骋疆场,他在悲愤中抒写历史,他赋予岁月于生命、一曲高歌赞人生。上下五千年,漫漫人生路,用[**]抒写;古今多少事,风流竞英雄。青山记得你的光辉,大地时刻彰显你的伟岸……司马迁,“韧性的苦行”,历史的奇才,前无古人矣。无疆的[**]跨越时光,跌宕起伏,与司马慷慨而歌……at:2009年02月10日 早上8:33

驭志无疆-回复问好兄弟,来晚了,请茶了! at:2009年02月10日 晚上7:35

千山百合-评论

司马迁以他独有的人格和无人能比的毅力,完成了一部不朽的《史记》,他这种高洁的人格和与众不同的思想,终让他成为中国历史长河里一颗熠熠闪光的巨星。问好无疆。at:2009年02月10日 中午12:57

驭志无疆-回复问好百合,生日过得快乐啊! at:2009年02月10日 晚上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