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诗意生活山野文選

发表于-2009年02月07日 凌晨0:42评论-4条

方东流先生,写了一篇《非诗意生活》,是用来批判“文艺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句话的。

在其文中,他举出了大量的例子,并力图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在其文末,尤其强调了以下的话:

“现在我们反观一下那些所谓经典的艺术作品,还真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了,高在哪里了?高在扭曲,高在不尊重事实,高在瞎编乱造,高在意淫。而真正回到生活本身,忠于生活的精品确凤毛麟角。好在艺术之一的小说当中,有雷蒙德?卡佛的存在。

最后纠正一下: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没错,但绝对不会高于生活的。它只会属于生活,也只能是生活的一部分。否则,就是对生活的歪曲和误解。我们可以说,创作来源于生活,最终回到生活且属于生活。生活的非诗意,决定了艺术作品不能诗意。

生活是非诗意的。”

我觉得,方东流先生,错误地理解了“生活”。

于是,给他的文章留了言:“生活,是全方位的,包括具体到每一秒内发生的灵动思绪。很显然,作者是片面的理解了‘生活’,也片面的解释了‘生活’。生活,包括生存的状态,活着的感觉,以及用心去感应和体验身外一切在运动状态中正在升腾或者正在跌落的事件。生活的含义,是无所不包的,这也正是‘文艺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正解。原理上讲,这句话是没错的,但是,绝大多数的人们,都错误的理解了这句话,以为生活,不过是现实世界里的生产劳动以及国家运行的政治状态。个见,问好作者。”

我想,方东流先生,可能只顾着用各种文艺现象,去牵强地套合那些在现实社会里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却忘了人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生活:精神生活!

生活,毫无疑问应该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层面,不但如此,精神生活所占的比重,也早已经远远超越了物质生活所占据的比重。而在今天的人类社会生活中,如果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定义为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相融合的状态,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在他的生活中,到底是物质生活所占据的比重大一些呢?还是精神生活所占据的比重更大一些?

我们都知道,从医学角度上讲,只要是正常人:一周喝一斤水是渴不死的,一周吃一斤粮食也是饿不死的,只要有几件衣服裹身,一般情况下也是冻不死的,除非他是在北方的冬季。只不过,假如真的找人去做这种实验,那么,被实验者,肯定会在他的神经以及身体的各种感官感受上,感觉到比较难受罢了,但是,难受,并不等于死亡。

假如人类,仅仅是用物质生活来维持生存,那么,人类根本就不需要什么高等文明和现代化的发展,而只需要维持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可以做到,但是人类社会为什么还要不断地求发展呢?

是因为人类永不知足!

永不知足,得到了还想要,创造出了好东西,还想要制造出更新更好的,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意识?

这就是精神作用,换句话说,这就是精神生活!

人类,自从脱离原始社会之后,精神生活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到了现代社会,很显然已经提高到了一个绝对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现金社会的生活形式,精神生活的比重,已经占据了95%强以上,而纯粹用来维持生存之最低标准的物质需求,也早已称不上什么分量了。

人为什么喜欢看报纸,看书,看文艺表演,以及听音乐和看电视?这些东西,既不能吃,也不能喝,更不能御寒,但是人类偏偏就喜欢,因为这是绝对的精神生活;人为什么都想穿好衣服,吃好吃的,上好的学校,找好的工作?因为这也是精神需求,是为了自己的身体,感官以及在心灵方面都能得到良性刺激,说穿了,就是为了图个舒心畅气;人为什么要交朋友,要喝酒,要打麻将,要洗衣服,要让房间干净整洁?因为喝酒可以麻醉脑神经,可以做到放松身心,打麻将是为了休闲为了娱乐为了打发空虚的时光,洗衣服是为了整洁而体面地生活,让房间干净整洁是为了让自己神清气爽,所以这些也都是绝对的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的形式,无以计数,甚至包括你这一分钟内的突然想法或者下一秒内所产生的飘来飘去的思绪,哪怕这些思绪都是不“现实”的,都是“荒唐”的,但,既然产生了,就说明你的精神在运动,而处于运动状态中的“精神” ,自然也会在同时演化为你的精神生活之一部分。

那么,有谁就敢定论说:精神生活,就不属于生活?

“文艺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句话,究竟又有什么地方不对的?

噢,我差点忘了,方东流先生在其文中说过:“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没错,但绝对不会高于生活的。它只会属于生活,也只能是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这句话,如果我们用哲学的角度来分析,还真容易陷入一种尴尬难缠的境地。

首先,“高”这个字,就是一个不好定论的命题,而针对“文艺也只能是属于生活的一部分”这句话,也着实不好盲目下结论。

我觉得:人类,恰恰是为了追求一种诗意化的生活,而走出了最初的原始状态!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正是人类喜欢在追求诗意化的未来生活之憧憬中,不断地进行针对文化和科技文明的发明和创造的。

而这种诗意化的生活,是建设在纯粹的精神生活之基础上,而非建设在仅能维持饿不死,渴不死,冻不死,热不死之最原始的生存概念之上。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个诗意化的角度,来重新评判一下“高”的含义,以及“文艺只能是从属于生活的一部分”之结论呢?

比方说科技方面: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究竟有多少东西,不是通过扭曲“现实”而创造出来的?

飞机的发明,是因为模仿了鸟,但是飞机,绝对要比鸟飞得“高”,火车的发明,是模仿了体长的爬虫,但是火车,也远比爬虫要“高和快”得多…

再说说文艺创作方面。

印象派的画家修拉,就发明了点彩风格和色彩并置的画法,这种在色彩界的革命性发明,很显然对后世电视机屏幕的三原色电子枪的场频扫描原理,提供了可以投入到实践中去的样板,所以现在我们才能看到彩色电视,甚至发展到了如今的超薄夜晶显示屏。但是,有谁敢否认,当初修拉的点彩风格就不是脱离了客观现实的主观臆造呢?

我觉得,任何文艺作品,只要她具备了前瞻性,那么就具有了能够创造未来人类新精神生活之最基本的文艺特征,哪怕这种文艺在现在看来很“主观” ,很“臆造”,很“扭曲”,甚至很“脱离”“现实生活”。自从人类社会开始在科技与文化上,彻底脱离了原始社会状态之后,又有什么东西,不是通过人类的“主观臆造”以及“严重脱离并扭曲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不但如此,而且凡是近代的文化创造以及科技新发明的成就,毫无疑问“高”于古代,这又作何解释?至于在中国,很多“时进而文明却反退”的现象,也不过只是在中国罢了。至于造成很多荒谬的现象之根源,也恰恰是因为能够提供创造与发明的精神源动力,因为长期的封建余毒思想的震慑而被弹压和封锁,所以滞后了而已。

至于“也只能是属于生活的一部分”这句话本身,也有很大的漏洞,“属于生活”的意思,到底是属于过去的生活?还是属于现在的生活?抑或,属于未来的生活?

文艺到底该属于什么样的“生活”,方东流先生显然没有指出来。所以,“文艺必须属于生活”这句话,很容易给读者造成歧义,因为按照方先生的原文意思,好像文艺作品,只能属于过去的“生活” ,或者属于现在的“生活”。而一旦“文艺必须从属于过去的生活或者现在的生活” ,那么丧失了前瞻性的文艺创作,对人类社会究竟还能产生什么积极地促进意义呢?

如此一来,文艺究竟还有什么用?

过去的人类生活[而不是过去的文艺],对未来没什么用,现在的生活,谁都知道,没必要去模仿和重复[如果是垃圾化的生活,自然就更没有用文艺去重播的意义],只有人类社会的未来生活,我觉得,才正是文艺创作所应该竭力去关心的课题。

如此,文艺才能焕发出真正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唯有如此,文艺才会变成真正的文艺!

所以说,“文艺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句话,是没错的,包括我们每天都写的批判性杂文,都是为了一个叫做“未来”的东西而写的。而“未来”的概念,则既可短到下一秒,也可以延伸到此后的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为了让未来的人类社会能有个更“高”更好的现实光景,文艺创作,需要很强的前瞻性。而前瞻性,会让文艺创作,在主观的臆造方面以及在曲解现在的生活等方面,变成经常发生的事儿,因为,生活本身,并不全是一动不动的死寂,而恰恰是在不断变化中前进的。

生活,是多方位的,也是动态运动着的,是包括任何微妙的精神运动以及任何宏大的物质运动在内的所有一切。

所以,请不要片面地去理解生活。怀疑“文艺来源于生活”的感觉,只是因为生活的内容过于庞大和繁杂,而一部分人的视野也过于狭隘而已。

至于 “文艺必须从属于生活”这句话,很是令人迷糊。如果一件文艺作品,属于未来的生活,那么她也必将高于现在的生活,而如果一件文艺作品,只属于现在的生活,或者仅仅属于过去的生活,那么,她必将落后于时代,而完全变成一堆没用的垃圾。

方先生,您觉得,文艺是为了让现在和未来都变成垃圾而创作好呢?还是为了让未来变得更加美好而创作更好?

我认为,生活,是诗意化的,尽管有时候是十有八九不如意的,同时我还确认一点:把针对未来的前瞻性作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正是人类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诗意性之最本质的体现!

2009年2月7日

山野居士

附录《非诗意生活》原文网址:http://yanyu.love/article/656590.html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燎原百击点评:

生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课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缺一不可,诗意与否,应属各人主观,终究脱不开生活本身。作者客观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值得借鉴。

文章评论共[4]个
浏阳老虎-评论

读此文后,我决定诗意的活着!at:2009年02月07日 早上9:45

山野文選-回复诗意化,是一种积极的进取心态,请茶! at:2009年02月07日 上午10:15

NortheasternWolf-评论

欣赏了 问候一声:新年好!~~~~at:2009年02月07日 下午4:04

罗军琳-评论

钱不多,更要诗意地活着。做穷人,也可以享受小资生活。心灵富有也是富。at:2009年02月07日 下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