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爱在窗外公仁

发表于-2009年02月11日 中午12:29评论-4条

琼瑶小说《窗外》我已看过很久了,这些年来一直因为小说的故事让我不能释怀。当时未写出什么东西来,心里总有些闷闷的。似乎在潜意思里许下了一个愿,早晚不还上它,就过不好日子。“爱在窗外”的题目既已明确于心,今天,终于落下笔来。 

我说爱在窗外,也正是读出小说中那个情窦初开的美丽少女她内心对于爱情无限美好的憧憬和感受。我相信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直觉和感悟。这个多情的女孩,以她的纯洁和天真看着窗外的世界,她的眼睛投射着完美,浪漫,并真实地把这些看在心里。她像一株盛开起来而不顾世界是个什么样子的花朵。她一任地开放了,她开得极其艳丽,极其自我。她用自己的美丽解释和涂改着生活的颜色。她把她所见到的一切都以她的美感而美化了。少女的美伴着她们的梦一起生长。人类的女性生命在特定的少女时代几乎都会被天真和浪漫所左右,都会唯美唯情而显出那最可爱的本色。爱和少女成为完美。

读琼瑶的这部[ch*]女作,给我留下强烈印象。

一、少女的爱是完美的但也是想像的

那个每天心中有无数美好想法和许多莫名的各种情绪体验的女中学生,把自己的男老师看成一个完美无缺的性爱的偶像来崇拜。在她天真无邪,一往无前地热烈追求下,那个男老师终于没有做到为人师表,没有抵抗得住这个尚在成长中的女孩的青春诱惑,与之同入爱河。结果是他遭到违纪处分,被调到一个偏远地方做杂役。少女也未能逃脱家庭控制。两个人闹得满城风雨。直到后少女长大嫁人,因为无爱离异,于是她又踏上路,去寻找当年那个让她神魂颠倒的爱情偶像,她的老师。

小说在描写两人相见时的情景,可谓惊心动魄。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特殊的人物;一场特殊的相见。虽然人物表面未做出什么激烈的表现和反映,但通过对已从昔日少女长成少妇的寻找爱情的女人的心理和形象描写,通过青春与暮年的对比;往昔与今时的对照;少女到少妇的兑变;俊男与病叟的离叛。使读者看到了一幕残酷的场景。两人的反差是那么强烈,那么毫无相容的可能,那么美丑对立,以至于有点鲜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当呼唤别人把她当年眼中那个雄姿英发,儒雅有度,翩翩如仙的伟岸男人找来,她从远远第一眼望到时,她的心仿佛一下子凉透了底。这还是她原来的那个幽默风趣,堂堂仪表,能够征服多少少女双眼的“那个他”吗!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个佝偻着腰,眼光呆滞,精神痿糜的小老头儿,那里还有半点昔日的风采。

此情此景,在读者心中引发了非常强烈的冲击和震撼。作者精彩的心理刻画与细仔的场景描写,把那种两样生命以其极不协调的各自形象放在一起,从而表现了一个最为明确的道理,即爱是生命的契合,是两个美好的人适当的相遇。而绝对不该如眼前这样美丑相叠,少老厌对。绝不是眼前这样允许一个衰老魂灵糟蹋青春生命。而当年那个不諳世事并也没有真正懂得爱是怎么回事的少女,那时的各种唯爱而做出的行为,确实不算上什么爱吧。因为她是在少女完全还没有成熟时候青春和成长历程所必然表现出的幼稚。

性爱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少女无限美好憧憬的当年与面对这个极度丑老男人的此时。现实终于以其残酷的面目让昔日唯爱而生的少女清醒了。

这一清醒,可以让人读出了太多的含义。

二、少女的情感难题和困境:需要理解,宽容,爱护,要特别珍爱她。

这一故事太多的悲剧色彩,在极大程度上与社会和文化因素有关。或许人们将其解释为“没办法”,“都这样”,并以此为充分理由而不再做深究。然而,如果从社会学角度看来,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文化(道德)才使少女的行为成为伤天害理,才使她无法再以一个好女孩的身份继续生活。女孩成长经历必然要发生对于爱的“不恰当”的举动和行为并可能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因为文化的原因而变得不可饶恕。而不是相反,采取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女孩。社会缺乏这一点。

我们需要社会和家庭以及学校充分关心少女健康,理解少女青春成长,宽容对待少女因为青春期性和感情问题而出现的一些情况,少做些道德的审判。

只有这样才会有利于她们的成长和发展。然而这方面我们现在也仍然做得非常不够和不好。这当然与传统文化贞操观念相关,是一个比较难处理好的问题。旧道德放缓了少女健康成长的机会,未能形成有利环境,悲剧却不断的发生着。设想如果少女生长的社会环境,既注意保护女孩的身心,又科学更理性的看待青春与性和情感,社会将减少许多可怕的震荡与人为的灾难。人的心灵会平静美好得多。看来人类发展距离健康目标还有太大的距离。

第三重意义,就是在少女成长问题上,家长和社会的管理不完全都是封建和落后的表现。

他们确实看到了女孩青春期的不成熟,而作为少女不知道任其发展会带来什么后果。所以一旦发现立即如临大敌,并采取最让事情激化,有可能把少女推向反面走向更大极端行为。结果事与愿违。小说里家长的做法就是如此(具体情节因为读这书时间太久,不能清晰地记忆了)。他们围追阻截,道德的冲动与保护女儿的本能,聚集起来,显示了文化和精神管制在人、人性问题上表现出的无比惊恐和仿佛对待洪水猛兽一样无情打杀,肆意虏掠的强大的社会力量。

第四重意义,少女的爱是发展的并要被未来超越的。

少女的爱仅是在她向外望去时那窗外的景象,她来到窗外,爱也即刻消失。

女人从少女到少妇,其发展过程中对于爱的理解和感受及至男性伴侣的选择,一定会发生变化,会呈现一个不断否定的性爱形式的。或者是说少女时的爱往往都会被她们成为少妇或者真正的女人时而否定。这是个很普遍的规律。小说中作为少女本身不知道,因为其处于成长中,自己无法知道这一点。但作为那个与其“爱起来”的老师,则要承担明知故犯的责任。他在知道少女情感不够成熟而去与之发展所谓的爱时,应该追究他的道德责任与行为责任。最后校方也正在是出于一定的考虑而将其发落到边远地区当了个校役。

作品结尾处,当这个已成少妇的昔日少女站在学校为老师准备每日检查仪表可以照到全身的大镜子里看到自己时,里边的女人是那样丰满妩媚,是那样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她那身体的曲线是那样流畅而富有动感,她是那样美丽!

此时,她实现了从少女到少妇的超越和否定。这是一重蝉蜕般的重生。对着镜子里的那位风姿绰约的少妇,甚至连镜外的她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身体上和气质上的变化,透视了她心里和情感的发展和改变,她与以往的那个少女判若两人。

第五重意义,少女的爱是火一样的热烈和不顾一切的。

青春期的感情冲动,是难于控制的。因为她们还不能判断自己情感和行为的后果,还不能正确把握和遵循未来情感脉络走向。或者说她们还不能像作为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那样去理解和在行为上去爱。但或许也正是由于其情感的不稳定和冲动的特点,才使她们的青春激情具有暴发力甚至是破坏和伤害。小说里,少女时的她不顾一切地去爱上后来再见到时完全没有情感产生的那个老师,就是生动的例证。由于这个不成熟的爱,给她自己同时也给那个老师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打击和损失。

继琼瑶的这部小说,在其后的类似创作中,其情节设计多有雷同。但这第一篇却堪称完美。解读少女情感,表现人类精神生活,反映社会人生让人感怀颇多。同时好的小说还具有能够引征当时社会更深的多重作用和意义。因为其中人物也正是那个时代的某个缩影。好作品一定会永恒,小说对少女情感特征的生动描写与人物性格的鲜明刻画,以及在情节设计的恰当安排,故事结构布局等方面,因情而生,由情而写,随心表流。几乎找不到任何雕琢痕迹。整部作品在艺术上产生了不朽的魅力。

知道美好的爱,把爱情完全看成窗外的景色。正如少女不諳真实人间万象却又以她们年青的生命来相信自己眼睛的真实一样。少女的美,也还如她们身体发育得楚楚动人,生命之花竞现了那个年龄的无限美妙。而到后来,她们才会像一个女人那样美。

2007年5月8日于奉天懿仁宫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公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驭志无疆点评:

记得李琛就有一首叫《窗外》的歌曲。我很熟悉,虽然那是男对女的倾诉,但是似乎也能印证你的观点!
琼瑶的成功就在于她成功把懵懂的爱完美的表现出来了,那萌动的青春是最美好的经历或者回忆!

文章评论共[4]个
花开四季香-评论

点评到位,学习,问好公仁大哥!at:2009年02月14日 中午1:20

公仁-回复四季夸奖了,对于一部作品,人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观感是我自己眼中的琼瑶和她塑造的角色。因为是个人的东西,亦不免偏见。 at:2009年02月16日 下午4:00

花开四季香-评论

少女时代的叛逆,家长越反对的就越要做。at:2009年02月14日 中午1:21

公仁-回复四季说得对,青少年时期特殊的心里特征,往往很难把握。是个难题。女孩子更是微妙得很, at:2009年02月16日 下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