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说:“爱国主义是邪恶的美德。”此言虽不全然正确,但却富含深意。
爱国主义不是普通的思想,它虽然脱胎于哲学,却是由政治家们提出的。即便是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儒顾炎武,终其一生所关注的也是如何才能够反清复明——表面是思想家而内心是政治家。所以爱国主义浓重的政治色彩注定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国家片面要求个人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却为了保护既得利益而压迫个人。这也是《追捕》要表达的主题。
这部电影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毋庸讳言,看看当年满大街戴着蛤蟆镜、把风衣上翻的小年轻们就知道。但我并不了解影片的主题是否也跟着高仓健和中野良子骑在马上一跃而出,冲入人群。多年以后,它的内涵是否也随着主创们的老去而逐渐变味。如果所有的回答都是否定的话,那么我无法理解我所看到听到的现象。
似乎每个国家的国民们都有一个习惯性想法:政府的错误总是很明显的,但是他们不愿意去改正,还要千方百计去解释、掩盖错误——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欺骗。所以所有的政府都不喜欢批评它的人,所以每个国家都有政治犯存在。即使是在被看作自由民主典范的美国,联邦调查局抓捕的政治犯的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但在有些人眼里,这种明摆着的事情却总要以另一种方式来解读——既然美国都可以这么多,那我们的一定更多。他们就是我周围的人,同样在大学里学习、生活的人(当然,“学习”二字基本可以省去)。
“莫谈国事”向来只存在于茶馆——没人会把闲谝当真。我们那里没有茶馆,只有台球馆。所以我只有在台球馆里不会听到他们的言论:一来不容易集中精神击球,二来没人愿在吵得要命的地方讨论看似严肃的东西。关心国计民生是好事,发掘政府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也是好事。但若是关心转化为苛求,发掘变质成挑刺儿呢?那恐怕就不一定是好事儿了。而他们恰恰很喜欢这些事情,既可当作茶余饭后睡前入厕的佐料,也可练习舌根口才——多重益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此:对家人的不满,对学校的不满,对周围生活环境的不满,对整个社会的不满,在脑海里日积月累堆积成山。只要有一个人挑开话匣,构思润色了千百遍的词汇就能以山洪熔岩之势喷涌而出。仅仅是一个霎那,似乎所有人就都卸去伪装摇身一变成了演说高手,伶牙俐齿丝毫不逊古希腊的雄辩家们。而就在口舌翻腾唾沫飞溅的过程中,他们对周遭事物的不满也一起稳步升级。至于正确与否,那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赞同的人多了,也就正确了。
这群人被习惯地称为“愤青”。但实际上,他们最看不起的就是愤青——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那群人“闲得慌”。这并非我的编造:在他们眼里,“愤青”已经不再是一个特定群体的代名词,而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愚蠢和无聊。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信仰的权利,每个人也都有评价他人信仰的权利。但“评价”就是评价,不应该上升为评估——谁有那样的资格?更不能强迫他人看齐自己的观点。因为对不同的事不同的人之间看法是不可能一样的,这是常识。但他们竟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这些人正处在一个可以为一两句话大开杀戒的岁数上,冷静是正确的选择,但不是最优。所以可以为了自己坚持的想法和别人斗争到底,不管是什么。一切的交锋都可以和尊严划等号。难怪大人们总说上了大学后就不管了——管不了了。
我在大学里呆了不到两年,下学期开学后才能正儿八经的脱离“菜鸟”队伍。然而,即使是在当菜鸟的日子里,我见到听到的就足够我深为优秀党员的父亲头疼。我告诉他我相信和我生活的人都是“愤青”——也许有人质疑:为什么我没有把自己划进去?那是因为我比这些“愤青”更加固执。
狭小的宿舍装不下他们的心思,更装不下异样的腔调。清早起床三件事,吃饭、上网、骂政府,偶尔睡前会加骂一次。当然这样做很有可能导致睡不成觉;不只是杂文看多了还是真的苦大仇深,看起来每个人都对自己所处的这个社会有着切齿的恨意;在高谈阔论的时候还要有意无意的加进一些个人遭遇来烘托气氛;对于那些不愿赞同的人,关系会从渐行渐远慢慢过渡到形同陌路——看起来挺自由的一个人,却总是要说自己不自由很郁闷。
但是我想说,知足吧,至少学校没有禁烟。
我不清楚那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是真是假,也不想明白他们犀利的言辞中所要表达的深意。我只想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他们要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有着那样可怕的嗔怒?为什么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到大学生应有的蓬勃朝气和起码的人气,更多的则是无所谓的颓废?为什么大学生和小时候家人老师们嘴里描述得有如此之大的差别——看来他们说的也不一定全错,至少证明我们的教育确实跟现实脱节。但我依然不懂:爱国真的有这么难么?长在红旗下的他们,似乎只把红旗当作一件玩具而已,就像小时候经常拿着红领巾擤鼻涕一样。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面旗子又会成为发泄愤恨的工具。而这样的愤恨让我不止一次地感到恐惧。
话题的中心一般都集中在行政不作为、腐败、领导层的权谋斗争还有一触即发的战事以及现行教育体制。客观地讲,这些年有关政府的负面新闻要比过去增加了很多,受到指摘的方面也不断出现。而某些人处理问题却只是一味掩盖,结果造成了更坏的影响。但这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说料”。于是大家一呼百应,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向上抨击。从常见的行政审批贪污腐败到攻打台湾刺杀达赖,没有不敢说的说不出来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这些他们根本就没有经历过、仅仅从父母长辈那里得知的事情就是没来由的怒火的源泉。而一考定终身的教育制度无疑就是那根细长的导火索。“看看吧,政府就是这个样子!”然而就在他们热火朝天的讨论声中,我却彻底迷茫了。
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我爱国不爱党。那么好,给我看看你是怎么爱国的:天黑时在睡觉天亮了依然在睡,吃早饭都成了梦想;一周里旷掉的课时可能要比以前一个学期旷掉的还多;宁可在“校内”“优酷”上抛一整天也不愿去上几个小时自习;每到考试前夕才会在书桌前坐下,却不是复习而是做小抄;说起政府的难听话、讲起领导人的段子一个比一个拿手,写入党申请书时竟更加积极,似乎那些话不是自己说过的。这些事情我都觉得哭笑不得:爱国么?就是这样糟蹋国家的教育资源?就凭一句“大学也脱节了”?不,那不是爱国,是浪费!坐在油灯下苦读书本的孩子们梦想着用以改变贫穷无知的方式,正在被这群颓废的大学生们一点一点的浪费,而且毫不在乎。
颓废,郁闷。是两个很流行的词语,一个是客体的说法,一个是主体的辩解。现在想来,“理想主义”在大学校园里再也不会有栖息之地。那是多么可笑的想法啊!学生会都成官僚团体了,谁还会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
余杰,我最喜爱的作家。他在《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中不止一次地感慨再也看不到、再也感受不到“五四”时的大学生们的纯真、英气、激情,还有一往无前的凛然大义。我在高中时就看完了《火与冰》,但直到现在才能感觉到余杰字里行间显露出的无奈和绝望:那果真是一种切肤之痛。而我,却又是让他痛苦的大学生中的一个。
我的大学生活,已经彻底的变了味。不是因为他们,也不是因为这世道。而是,我不知道该往何处去。
对于《追捕》,十岁前看的时候我觉得很有趣,还记住了那首没有歌词的插曲;十五岁看时我认得这是一部动作片,高仓健的硬汉形象深入眼球;在一个深夜里一个人又看了一遍。才发现“电影传奇”中导演佐藤纯弥所说的“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压迫了个人是不对的。”原来一直存在于电影胶片中,只不过被跌宕起伏的剧情和高仓健冷峻的外表掩盖了。现在想来,原来片中高仓健的眼神与我们的是不一样的——他的双眼充满了果断和坚毅,而我们只有愤慨和埋怨。
所以,我想我所能做的,只有让自己不要荒废剩下的两年。因为只有两年了。
我上高中时有一位语文老师让我至今都很崇拜。他是批判现行不合理制度的狂人,但他在每一篇文章中都写明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我还记得他经常提及的一句话:如果你想批评谁,要先证明你很优秀。至少在同样的情形下,不会比他差。
他从来不肯批评自己的学生们,总是说我们有一天会自己明白的。
结果,我还是不明白。不明那一天什么时候才能到来。
-全文完-
▷ 进入归天图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