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谈美暮霭中的一粒露珠

发表于-2009年01月31日 晚上8:19评论-0条

美可以只是一个桥段,一个逗号,一个手势。

一幅画可以很美,一首诗可以很美,一位女子可以很美!

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特,峨眉的秀丽,青城的幽深,滇池的开阔,一个字:美!

压在废墟中的人被救出时觉得:阳光很美;久被束缚的人在得到短暂的自由后觉得:天空很美;漂泊的人走到那条熟悉的小路上觉得:家很美。

《巴黎圣母院》中敲钟人卡西莫多外贸奇丑,但他是美的;话剧《伊索》中的伊索面貌丑陋,但它是美的;罗曼罗兰写的《贝多芬传》中贝多芬外表长相上有不少缺陷,但他是美的。

美是怎样形成的呢?

不难想见,善恶妍媸的形成,无一反面人类的价钱取向有关。善恶,主要形成于生理动机与伦理品行有关的工具:切合人类伦理品行正价钱取向的,谓之善;违逆人类伦理品行正价钱取向的,谓之恶。妍媸,主要形成于感性特性与情绪喜恶有关的工具:切合人类情绪喜欢正价钱取向的,谓之美;违逆人类情绪喜欢正价钱取向的,谓之丑。可见,善恶妍媸都是工具因与人类的价钱取向有关而形成的属性(名学上亦称属性看法),即关连属性。 

美是个很抽象的事物,它无法用纯粹的表象事物表达出来。每个有关美的话题都在不同程度反映出提出者的内在思想,摆脱自己的经历背景来谈任何东西都是空洞的,就像一个衣着光鲜的青年在谈论自己的生活是如何的艰苦。

美学之父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提出了这门新科学叫做“伊斯特惕克”,即美学,这个字找希腊文原意来看是“感觉学”的意思。其后,康德 黑格尔在他们的美学著作中沿用了这一术语。为什么与希腊文有关呢?这大概也可以作为一种美来探索吧。为什么不是德文后英语呢?大概是希腊神话太美了。虽然从不曾去过国外,但每次听到埃及印度希腊总感到很兴奋。从没触摸过它们的泥土,从没呼吸过上空的气息,从没亲眼目睹它们的风采,但我却深深地被它们吸引着。那尖尖的金字塔和那里神秘的法老,菩提树下的释迦摩尼和矍铄的泰戈尔,英雄美人战争和神话,这些都是我眷恋的原因。它们很美!它们有太多的故事,每一寸肌肤都能演绎出一个动人的话剧。他们有一份厚重的凝练,不轻浮,不娇纵。中国也是美的,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见证了它曾经的岁月。无论是失意还是得意都变成一种经历,经历成了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中国的经历实在是太丰富了,从五帝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无数个大小的朝代出现又消失,从几百年到几十年的,每次新朝代的出现必然注定旧朝代的灭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必经历一次惨痛的经历。到中国一定要看北京故宫,长城也是必去的: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西安看秦始皇兵马俑就无法真正感受中国的悠久文化和精髓,河南的开封府一睹包公的风采,四川九寨沟的自然风光,苏杭的人文景观,等等。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所下的应意思“美是生活”。人生是何其的短暂,我们应该学会发现美。这不仅需要一双审美的眼睛,更需要一颗审美的心。想要美的生活,就要学会宽容:宽容别人,宽容这个社会,更是宽容自己。

在尼采看来,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人生悲剧性的人生。审美的人生首先将人生及其悲剧看作一种审美现象。在把人生当作审美现象的基础上笑对人生一切悲剧。同时,以酒神精神克服人生悲剧性的审美人生还是一种醉的人生,强调在酒神艺术的醉中,通过生命力量的提高而直接面对永恒轮回之人生痛苦,从而达到生命自身的美化和欢悦。

王国维美学是中国近代美学和现代美学的交汇点,是中国传统文论思想的继承和总结,也是中国新文艺的先声,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传统文论的精华,形成了“天才说”和“游戏说”、“苦痛说”和“古雅说”以及“境界说”等重要的文论思想,它们分别从文学创作的起源、审美尺度、审美特征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总之,美是一个永远不会落伍的话题。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它。无可置疑:美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应该运用美,把它看作是和我们一样有生命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暮霭中的一粒露珠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一剑知秋点评:

美可以是广义的,可以是每个人最求的终极奥义。
作者笔法精炼,用字不多,便将美阐述的头头是道。
希望每个人都能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