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时的感到太过寂寞和荒凉,所幸到最后还能从那些文字中拾掇一点东西来。未能留下太多的记忆,然而却不能留下遗憾。每当这样的感觉袭来时,总是自嘲又嘲人。学生的时代走向了终结。曾经涌动的激情刻在了那些堆砌的文字。无奈的从中扫些出来,编织一些花篮,祭奠那份过去吧。
但愿那曾经燃烧的激情,会留下火种,我将带着它点燃前方的路,这样兴许不会孤单吧。
毕业了,借这个机会感谢曾经给予我关爱与支持的“爱我的人和我尊敬的人”,首先,感谢管兴平老师给我的小册子作序,增添了几许灵气;感谢长江大学团委王丽女士把这一小册子纳入了“长江大学校园文学系列”,增加了分量。再次,我幸运来到长江大学中文系求学,有幸在求索的路上遇到刘勉先生、李丽君女,感谢他们的关心与引导,让我走向更深的学术思考;感谢许连军先生,他的随和与风度让人感动,老师亲笔签名赠阅的专著《皎然〈诗式〉研究》让我在求索的路上领略另一番风景。我还要感谢班主任刘砚群老师,在我失落与迷茫时总能及时打来电话,如兄长一般的给予细心关照,不辞辛苦的来到寝室促膝长谈。我要感谢在清水湾求学时,遇到谭锡云、刘安海老先生,朱君华女士,老先生的大师风度吸引着热爱文学的小男孩,在自己崇尚的那片森林里,找寻一条小径,走向林中的那片空地,他们已退休多年,在清水湾逗留的短短几年里或许已经不再记得以前有一个热衷文学、言辞激切的小男孩了。我要感谢在清水湾求学时梁大新系主任为我三易论文稿子,感谢年轻的辅导员朱圣元老师对学生朋友般的理解与支持。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为我所付出的一切,他们的爱我无法用语言来抒写;要感谢奶奶,为孙儿的健康成长默默的祈祷;还要感谢我的叔叔纪贵仁先生,他几年来始终如一的鼓励与支持。
鲁迅先生在他的《读书杂谈》中说到——研究文章的历史或理论的是文学家,是学者;做做诗,或戏曲小说的,是做文章的人,就是古时候所谓文人,此刻所谓创作家。说到这不禁有些羞愧,在他们看来我什么也算不上。然而我又是多么的热衷着文学!自己买书,自己看书,一个人经常为未能看完这本书,而又有另一本书吸引着我,而感到无所适从;经常为某些自己喜欢的书而未能买到而感到心情不快!曾经对我的好友说有两条路这一生我是走定了——一是乞丐,二是文学。乞丐可以行走天下,走向人生的自由之境;文学亦可以行走天下,走向人生的自由之境。似乎后者光明了许多。于是我一心如豆,执著的踏上了文学那条漫长的路。
-全文完-
▷ 进入jixihuo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