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仍然流传着叫李马的风俗习惯。
除夕下午,家家户户都把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把打扫的垃圾放在各自家的门口,然后点燃了,再放一串鞭炮,鞭炮噼噼啪啪响过之后,孩子们就扯着嗓子高声叫起来:“李马,李马,来俺家里过新年,带上银子带上钱!”孩子们反反复复地不停的叫着,也不停地燃放鞭炮。
我听父亲讲过:在古时候,有一家姓张的穷人,靠买高粱面粥(又叫红粘粥)维持生活,这一年的三十,他做了一大锅高粱面粥,老张和妻子、孩子,用担子挑着,挨家挨户去给那些揭不开锅的穷人家送粥,当送完以后,自己家里只剩下三碗高粱面粥。
老张把这三碗高粱面粥,放在灶王爷的供桌上,烧香磕头。这时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只见他身穿破棉袄,下穿一条破棉裤,趿拉着一双破鞋,来到他家,看到供桌上的高粱面粥,便毫不客气的端起来喝了一碗,又端起了第二碗,妻子看到后,刚要上前说什么,被老张拉住了。这位素不相识的客人喝完第二碗后,又喝了第三碗。
喝完第三碗后,他对老张说:“我叫李马,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吃到东西了,谢谢你给我高粱面粥,可我也没有什么回报,只好每个碗里扣上一块半头砖作为回报吧。”
说完,便随手拿起灶旁的三块半头砖,放进三个碗里,扣了过来,扬长而去。
等李马走后,老张便把扣着的碗翻过来,当翻过第一个碗时,只见里面是一大定金灿灿的金子,他又翻过第二个碗、第三个碗也都是一定金子。
老张喜出望外,便用这三定金子买了房子买了地,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
从此,叫李马的风俗习惯便流传下来了。
现在,叫李马的风俗已经逐渐消失,很少有人再叫李马了,但是童年的往事却时时刻刻印在我的脑海里。
在我们家庭中,我们兄妹五个,我上有姐姐、哥哥,下有弟弟、妹妹。我在奶奶眼里是宠孙,在爸爸眼里我是宠儿。家里有好吃的、好玩的,先有我的,后才有他们的。
记得那一年,父亲为我们每个人都买里一个西瓜纱灯。我和哥哥一块挑着纱灯去叫李马,看到爸爸点燃了火,燃放了鞭炮。我和哥哥便扯着嗓子喊起来:“李马,李马,来俺家里过新年,带上银子带上钱!”叫完李马,爸爸也回家里去了。
我看到哥哥的纱灯图案比我的好看,我便哭着要和哥哥交换,哥哥说什么也不换,我就哭着去夺。
哥哥在躲闪的同时,推了我一把,我变顺势躺在地上哭着不起来。奶奶和爸爸听到我的哭声,一起从家里跑了出来,问明了情况以后,爸爸便照着哥哥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了两巴掌,又从哥哥手中夺过纱灯,递到我的手中说:“这两个都给你了,你哥哥一个也捞不着。”奶奶还在一边数落着哥哥。
我接过爸爸递给我的纱灯,又看了一眼躲在一边哭泣的哥哥,破涕为笑。
等奶奶和爸爸走后,我看到在一边抽泣的哥哥,心里很不是滋味,便拿着哥哥的纱灯,走到他的跟前,小心翼翼的说:“哥哥,还给你的纱灯,我还要我自己的,我错了。”
哥哥擦干眼泪,看了我一眼,抚摸着我的头说:“是哥哥不好,应该让着弟弟的,你喜欢哪个,你就要哪个。”
说完,哥哥便牵着我的手,到大街上去了。童年是多么美好呀!兄弟之间的甜酸苦辣,都充满着无限的乐趣。
事情已经过去50多年了,奶奶和爸爸去世已经30多年,哥哥也离开我们整整十个年头了,这是童年的往事,就像发生在昨天,永远值得我们去回忆,去体味。
-全文完-
▷ 进入绍庆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