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过年,就想起祭灶王爷。祭灶王爷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据说这一天灶神要到天宫去向玉帝汇报人间的事。“二十三,糖瓜粘,灶君爷,要上天”,这是民谣,是说过去人们祭灶神时,把又黏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以粘住灶王爷的嘴,因怕他讲人的坏话,记得给灶王爷贴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过年要扫尘 就是现在说的大扫除。一般在腊月二十四,全家动员,挪家具,缘高上低,过去人们盖房多是土木结构,加之灶房就在屋内,所以一年到头,屋里却有许多灰尘,需要打扫。打扫的重点是灶房,卧室,平时人们不大清扫的地方。院子里的家具杂物 也清理一番。
除夕夜要敬神、(鲁迅《祝福》的是说迎福神)祭祀祖先、守岁。我记得小时候儿歌就有贴门神的意思,并且家家户户都神门神,都在祖先的神灵前摆放一些祭品。守岁,是全家团聚,包饺子,吃过年夜饭,坐在火炕上闲聊,燃放鞭炮,辞旧迎新。 现在人们守岁,主要是聚在一起看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文艺晚会。
过年要吃饺子。吃饺子 饺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饺的原名叫“角”。在年三十晚上吃饺子,一是取其谐音,“更岁交子”,辞旧迎新。二是取其吉形,因饺子酷似元宝,喻“招财进宝”,也有团团圆圆的意思。自我记事,印象关中风俗主要是大年初一吃饺子。
过年要贴门神,贴年画。门神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门神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年画,陕西凤翔的很有名,多是胖娃娃骑大公鸡,骑金鱼之类图案,恐怕取“吉庆有鱼”之意。
过年有 贴“福”字的讲究,而且是倒贴。 民间传说,朱元璋当年用“福”字做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马皇后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其实过年贴福字,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一种祝愿或追求。
过年讲究贴大红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对联,一般在三十晚上就贴好。对联一贴,也显得屋里屋外喜气洋洋,亮亮堂堂,增加了欢乐气氛。
过年要拜年。 民间拜年形式多样,初一讲究走本家,一大早就开始了,晚辈给长辈拜年,同辈相互拜年。小字辈要给长辈或年龄大的老人下跪磕头,要说“您过年好”“祝您幸福长寿”之类话。本家走完了也到左邻右舍,或相好的朋友家拜年,半路遇到熟人也相互拜年。初二开始出门走亲戚,必须先到到岳父母家拜年,其次是外公家,其他亲戚朋友则不限前后,在十五以前把门出玩,年才算拜完了。 如今拜年的形式已经很灵活,最大的改变是流行手机发短信拜年。只是“祝您快乐”“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等祝词还保留着。
过年长者往往要给晚辈们压岁钱,它预示着镇岁、祛病、避邪、祈福等,是长者对晚辈的美好祝愿。 给压岁钱的习俗一直没断,只是如今攀比风盛行,钱越给越多,对长辈成了负担,也难让小孩子懂得珍惜。
过年最显著的象征是放鞭炮,一般家庭只要不是穷的揭不开锅,都要卖点鞭炮响响。鞭炮,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祛灾的,后来驱鬼的成分逐渐淡化,热闹的成分增加。
过年还讲究挂大红灯笼,讲玩灯。这个讲究好像是给孩子设的的节日,因为一个人结婚后,有了孩子,孩子的外婆家就要年年给孩子年上送灯,一直送到十三岁,即十二周岁。孩子在十三岁这一年,大人要给“全灯(也叫玩灯)”,亲戚朋友都要来出门给孩子送灯送鱼鱼花馍等,表示祝贺。十五元宵节晚上,村里的乡亲,看谁家的孩子今年“全灯”,就都去那家给孩子点灯,这家就屋里挂满了灯笼,由乡亲们点着,一屋里红光通亮,欢声笑语。灯点亮后,主人当然也将水果,点心,麻糖,花生等摆上桌子招待大家,大家也一边赏灯,一边谈着庄稼丰收孩子念书之类的话题,热热闹闹。其实这时的孩子早已点着灯跑出门,向其他小朋友展示他的花灯去了。其实小孩子玩(玩耍)花灯,大约从十二,十三的晚上就开始了,那时手工做的花灯各式各样,很好看,不像现在花灯越做越形式单一,越偷工减料。到了十五,玩灯达到高[chao],大小孩子们都来到大街上,手里提着花灯,有的还一边玩“放出火”,到处游走,真的像在比谁的花灯漂亮。最有意思的是看那个小孩的灯笼,正点着,里面的蜡烛倒了,这个灯笼一下子给烧着了(也叫“红火了”),这个孩子自己觉得晦气,而其他小朋友却看了很了。
另外正月里还能看到一些民间的娱乐活动,耍狮子,跑旱船,社火,放烟花,秦腔,皮影戏,元宵节晚上耍龙灯,应有尽有。十五一过,过年就结束了,而幸福的温馨还洋溢在人们心头。
(2008年除夕作)
-全文完-
▷ 进入守拙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