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教育原来如此搞笑我的名字叫忧愁

发表于-2009年01月23日 晚上8:24评论-6条

背景:2008年11月20日,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明利就北大2009年的自主招生政策进行了解读说明。他特别指出,2009年北大自主招生将不招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学生。

最近看一期上海艺术人文台电视辩论节目,一群名人辩论的主题是北大拒招不孝的学生可不可行,嘉宾们吵得昏天黑地,看得我乐不可支。那时我还为这个节目的策划的水平而叫绝,这么搞笑的主题都想得出,不过后来一思索,如果是杜撰的主题不见得非得涮北大吧。于是第二天上网一搜就看到了文前的那段旧闻,不禁哀叹,是什么让当代教育如此搞笑?

从最简单的逻辑来看,可行性首先受到质疑。在那期辩论节目中,支持北大的一个著名律师在回答定义孝与不孝的标准时,说了一句直接让我笑翻的话:“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这位相信公道在人心的律师不知道有没有打赢过官司,是不是就是靠在人心的公道吃遍天下才那么著名。实行已久的高考制度因其僵化而饱受诟病,但有一点却至今为人称道,那就是相对公平的标准。在一个法制还很不健全的社会,一个绝对化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而这也是其至今存续的根本原因。假设现在我们试图衡量孝顺程度的高低,不知道是不是要让考生在大量必背古文的单子上添上24孝的典故。再者孝与不孝的对象自然是考生的父母,他们的评价自然最具权威性,但试问又有哪些望子女成龙凤的父母会因为孩子在家里从不干家务,从不给父母洗脚,不配父母聊天而写份投诉信去阻碍子女的前程呢?看来这难免有成为众多不了了之的公共政策的又一杰出典范。

这个“孝”也让我觉得有趣,节目里的嘉宾以及网上的评论很多都用了类似北大扛起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的词句,那么中华的民族精神是不是只有“孝”呢?或者说“孝”最重要。有人会说“百善孝为先”是古训,不过在很多英雄故事里我们常看到这样悲剧性的场面,一个七尺男儿跪在母亲面前泣到:“孩儿不孝,自古忠孝难两全,儿去也。”然后悲戚的老妇坚毅的说些精忠报国之类的话。扛起了民族精神大旗的北大是否也该立个规矩,不忠于国家不忠于党就不能进北大。相比于孝顺父母,窃以为忠心爱国更有其现实意义,有太多北大精英出国深造一去不回,这倒是看得见的损失,本来是民族的精华,却成了别人家的栋梁。

再者,“忠孝节义”四字一向连用,现在男女平等,贞洁自不必谈,但民族气节是不是也要考一考,万一培养了一堆钱谦益,吴梅村,将来都入了贰臣录可怎生得了,还有是不是会为五斗米折腰是不是也要考一考,这也是很具现实意义的,省得孙立平说学术精英与商业精英,政治精英勾结,弄出个断裂社会。至于江湖义气容易和什么涉黑事件联系,自是不谈为妙,民族大义和气节差不多,是不是也一并考量算了。那北大的入学门槛可复杂了,估计全北大学子都上阵,才可以处理如此繁杂的审核工作吧。可要是不这么复杂,光用个“孝”字就想扛旗,未免儿戏。

分析了这么多,想来如果北大真操作起这件事肯定又是搞笑风不断吧。不过就算操作性不成问题,北大是否就可以这么做呢?没人可以否定北大在招生工作中的自主权利,不过就好像流行语“绝对权力滋生绝对腐败”一样,北大在招生的绝对权力滋生出了“绝对搞笑。”一个日本公司在录取员工时会以是否为父母洗过脚为考量标准去衡量孝心。不论该标准是否有效,但一间公司这么做绝对合理,因为孝顺父母是具有责任心的表现,连养育之恩都不在眼里的人当然不会是一个尽忠职守的好员工。但北大是否和一家普通企业具有同样的性质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设想人之初,不说是性本善,至少算一张白纸,为什么经过18年会变成一个不孝的人呢?当然是没教育好,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职责没有尽到。那么又怎么帮他改正呢?很简单,让他好好受教育咯。教育一个人孝顺本身就是一个教育机构的职责,现在他大义凛然的要求每个接受他教育的人都必须是已经教育好的,岂非可笑。就好像一座监狱,设立了个门槛,品行不端者不得入内,真是颇具解构主义的特色。如果设想将北大这个中国教育的权威机构的门槛加以推广,那么高中也效仿,初中也效仿,甚至小学也效仿,那就更有趣了。小学的标准看来要沿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标准了,不然一个5岁的孩子,天知道他长大后孝不孝顺。然后一群以不孝的名义被剥夺了受教育机会的孩子将不得不沦为真正的不孝者,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育他们,原来孩子是该给父母温席的,是该给父母洗脚的。

也许有人会认为北大是中国的精英学府,自然应该定一个高的门槛,标准可以不是普适的。那我想北大未免自大得有点不知所措了吧。教育资源不平等已经不是秘密,连人民大学的校长都要出来喊不公平。但所谓不平等的究竟是哪些资源呢?无论科研经费还是专业人才,都是很客观可见的。而道德教育资源可没什么不平等,难道北大因为太注重科研突破就不搞道德教育,所以必须入校生都是已经接受完道德教育的圣人?北大既然享有比别的学校好的专业资源,自然在专业门槛上可以提得高一点,这也与其超高的高考分数相一致。但想要设立道德门槛,不知道这面中国教育的旗帜是想自抬身价还是来个幽默的自嘲。

这么一大通的议论,觉得自己果然还是有些年少的轻狂,倒是聊以自慰。写惯平平静静的文章,难得找到个乐子,一泻心中闷气,确是爽快。只不知是何物使严肃的教育事业变得如此可笑。难免有人会以做秀之类的搪塞,但我想堂堂北大,总不见的和入流不入流的明星一般见识吧,那可又是个笑话了。我想僵化的管理制度才是其根源,大学管理沿用中国特有的单位科层制,机构庞大刻板,出几个不入流的笑话终究难免。不过若要深究,可就不是一时三刻,一篇小文章可以解决的了。一介小民,看过听过,还是一笑而过吧,不然于人于己都不厚道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我的名字叫忧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石十天点评:

中国教育的搞笑程度又何止这点!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6]个
NortheasternWolf-评论

却也是有奇特之处 拜读欣赏之余,顺祝春节愉快 天天快乐!~~~~~~at:2009年01月24日 凌晨0:31

我的名字叫忧愁-回复呵呵,新春快乐 at:2009年01月24日 中午12:30

千山我独行-评论

新春愉快~~~~~~~at:2009年01月24日 中午12:20

我的名字叫忧愁-回复新春快乐 at:2009年01月24日 中午12:31

尘世祥人-评论

新春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北大太可笑了。孝顺是褒意词吗?不见得啊。孝是对长辈生养与死葬,顺是一切按长辈的意图办。有的人薄养而厚葬,为的是捞利(葬可以收礼),这样的孝好吗?父母的错思想与意思也要顺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问作者好!at:2009年01月27日 中午1:39

我的名字叫忧愁-回复呵呵,蛮新的角度。不过我觉得孝顺算褒义词也无不可,至于那些怪现象,姑且算他不孝吧。强要把孝顺给拆解了觉得有点牵强。 at:2009年01月27日 下午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