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声,年关将近,却看左邻右舍忙着烹炸煎蒸,置办年货,一片喜气洋洋。在越来越浓的年味氛围中,我这个客居异乡的游子越发思念起故乡和亲人来。
北方以面食为主,淮北人家过年前无非是炸些馓子、芝麻叶(洒上芝麻的面片)、小酥肉(外面裹上面粉的肉丸)、鱼脍(外面裹上面粉的鱼块),再蒸上一盆盆雪白的开花馒头,上面还点上一些红点,以示喜庆;而南方则迥然不同,遥想我那老母亲此刻一定在忙着炸糯米圆子、藕米圆子、肉米圆子、糯米糍糕、糯米锅巴、米面饺子,阵阵烟气伴着沸腾的油声在小厨房里弥漫开来。然而让我眷念不已的还是南方人春节招待客人的茶点——年糖。
年糖其实就是米糖,现在的城市,无论是在江南还是在塞北都能见到做米糖的摊贩,如今摊贩做的米糖都是用白糖熬成糖汁,再搀上炒米做成的,色、香、味都无法与真正意义上的年糖相比,真正的年糖是怎样制成的呢?往事如潮水般漫过记忆的闸门,把我的思绪带回到年糖飘香的岁月。
七、八十年代的乡村,物质生活虽然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多彩,过年的气氛却比如今浓烈。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掸尘、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杀年猪……,腊月二十九这天,做年糖的序幕拉开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把贮藏在地窖的山芋起出来,经过一个冬天的长觉,窖里的山芋终于重见天日。太阳暖洋洋的,天空蓝幽幽的,勤快的山里女人们挑来冒着热气的的井水,倒入大木盆中,水花四溅,晶莹如珠,清亮亮的井水映出蓝蓝的天。挑出心红味甜的那种山芋,女人们挽起袖子,开始用水洗刷,洗净的山芋有的漂浮在水面上,红红的山芋顽皮活泼地碰撞着女人们冻得通红的胳膊,水声“哗哗”,阳光在水中碎裂开来,还有点点滴滴的阳光随着水滴散落在地下。孩子们这时是最快乐的,他们手里拿着生山芋,一边嚼得“嘎嘎”响,一边疯跑,吐出的山芋皮满地都是,害得几只贪嘴的麻雀蹦蹦跳跳地追啄一路。
山芋洗净后,倒入大铁锅里,兑满水,大火煮熟,揭开锅盖,雾气腾腾一屋。女人也顾不得烫手,用干净的白纱布滤去熟山芋的皮和里面的纤维渣子,将浓浓的山芋汁倒回锅里,架起干柴继续熬,熬山芋糖是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费柴费工夫。灶膛边堆满了一捆捆劈好的木柴,大部分都是松枝,松脂的气味非常地好闻,当然也容易燃烧,火柴一点,火苗就窜起多高,红红的火焰包裹着黑黝黝的锅底,也映红了女人和孩子的脸,孩子和女人的瞳仁里都有一朵跳动的火焰。火焰忽然闪了一下,孩子说:“妈,你看,火在笑”;女人笑着说:“要来客”——山里人认为火“笑”则有客来。几个小时下来,金黄色的山芋汁慢慢变得透明如水,甜甜的糖香飘满一屋,女人用筷子蘸了蘸,试试粘度,说:“可以用小火了”,将灶膛里的火撒上些草木灰,火焰慢慢暗了下来,灶里剩下一点点微火,锅里的糖汁轻轻翻腾,看看窗外夜色已深,外面响着零星的鞭炮,山里人家在甜甜的糖香中先后睡去了。
第二天早晨,日上三竿,灿烂阳光照遍了农家小院的每一个角落,人们才渐渐醒来。看看灶膛里的火将要熄灭,锅里的糖汁却已粘稠如蜜,山芋糖终于熬成了,女人的脸上泛出满意的微笑。做年糖要等到吃完年夜饭后,这时女人开始忙着准备各种菜肴。自家养的土鸡、土鸭,河里捕捞的野生鲫鱼、鲤鱼、鳊鱼,这些自不必说,还有刚刚宰杀的年猪。猪里脊肉、后腿肉、五花肉可做出各种菜肴,猪头、猪蹄可以卤成香喷喷的猪头肉和蹄膀,猪肝、猪腰、猪肺、猪大肠等猪下水可以切片和青红椒丝、冬笋丁一起做成盘盘美味的小炒。孩子们却在忙着贴门对、贴年画,鲜红的对联映红了孩子们的笑脸,也染红了孩子们的指尖。从早晨到下午,山里人家每个人都忙得团团转,只在中午时分简单地吃点便饭。到了日头偏西之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争先恐后地响起来——有的人家已经开始吃年饭了。看看自家的菜肴已张罗得差不多了,女人又把熬山芋糖的锅灶重新烧火,糖香味和鸡鸭鱼肉的香味交织在一起,飘满了农家小屋。
终于吃年饭了。家里的孩子们跑到门外去放年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在渐渐暗下来的夜空中炸出阵阵耀眼的红光,淡蓝色的硝烟四下弥漫,涌进屋里,孩子要关门,大人却说,“别关,烟是财气”,在浓浓的硝味中,全家人围桌而坐,珍馐满桌、杯盘重叠、米酒飘香;于是举杯同饮,举箸大嚼,锅里的山芋糖开始翻腾,香味越来越浓,浓浓的糖香味给这个除夕又增加了几多甜甜的气氛。
年夜饭后,除夕夜的压轴戏——做年糖就正式开演了。大人们把锅里的热糖汁盛出一些,将雪白的炒米倒入锅里的糖汁中,用锅铲搅拌均匀,冒着热气的糖汁和炒米形成一个巨大的白色糖球,把糖球铲出,放在案板上,用刀拍平做成薄薄的与案板大小等同的糖块,再用刀横切数十刀,纵切数十刀,一片片尚存余温的年糖就做好了。这是真正才出炉的年糖,那种甜、软、香、酥的味道远非如今街头摊贩做的米糖可比。
如法炮制,炒熟的花生仁和热糖汁里可做成花生糖,炒芝麻和热糖汁可做成芝麻糖,最后剩的一点糖汁可加入一些白芝麻,用锅铲均匀地摊开在锅壁上,冷凉后就形成薄如纸张的甜锅巴,用刀切成巴掌大小,被形象地称为“白切”,极其甜脆可口,可是家里的孩子却等不及这些,他们抓一把米糖放入裤兜里,手里提着一盏红烛摇曳的纸灯笼,走出家门,和小伙伴们的灯笼一起照亮了年三十晚上黑漆漆的夜。这时候,家家户户年糖飘香,轻轻吹来的夜风也带着丝丝甜意,除夕之夜是甜蜜的夜。
多年以后,每当我回忆起童年,就不禁想起那个小山村,那个年糖飘香的岁月。冒着热气的糖汁、阳光下的鲜红色对联、照亮黑夜的红灯笼,这一切都和甜丝丝的年糖香味永远地铭记在我的记忆深处,终生难忘。
-全文完-
▷ 进入颍水倦客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