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来,我县群众文化艺术事业迅猛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仅官方和民间群众团体相继办的文艺类报纸达4、5张之多,采用的稿件质量整体相当可观,反映出了乾县这个历史文化大县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底蕴,实在令人可喜可贺!
然而,值得让人们关注的是,在诸家报纸上发表的词作,却使之悲叹。这些词作,从文字表面上看,有的雍容典雅,文采横溢;有的似春云浮空,舒卷自如;有的表达豪放,姿肆峻奇;有的情景交融,情感细腻,等等,让人感到眼花缭乱。这种直观的感觉无疑对广大读者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艺术的温馨和情感的陶醉。
但是,我们在正面肯定的前提下,在认真审慎中则可以发现这些词作,虽然用的是词牌,而基本上没有按词谱去写。归纳起来具体表现可列出如下几款:1、词中文字没有按照词谱要求去填,平仄无序,混乱无章。只求文字通顺,词组组合协调,全然不顾词谱规定之格律。2、词中所押之韵不规范。有的平仄混押;有的该押平声韵而押了仄声韵,有的本应押仄声却押了平声韵;有的不按词谱要求办,本系上下两阕分别押平、仄(或者为仄、平韵)韵,而又一韵押到底。3、词中句式组合不严谨,有把上下两个独立句式,随意变通。4、个别词中字数与词谱不相吻合,出现多字多字的现象。试问一首挂着词牌的词,却存在上述诸多严重缺憾,这还能叫做词吗?这对于古诗词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绚丽的国粹来说,就难免格格不入了吧!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在这篇杂文中把这些所谓的词只好不客气的称谓“伪词”了。
产生伪词之原因不外乎:首先,一些作者根本不晓得填词必须要按词谱(一般通用的词谱有《钦定词谱》和《白香词谱》)去填,这是多数作者不自觉的过失。其二,不懂得什么是词谱,或者说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词谱,所写的词作,无非是照猫画虎巴了。因为我过去就犯过此类似的毛病。其三、即使能知道有词谱,但错误的认为,都到了什么时代了,还在用老套套、老框框来约束人的艺术手脚,于是乎就不遵循词的格律了。其四、相当多的作者,缺乏对汉字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对平仄不够熟悉,应用起来不那么得心应手。其五、个别作者存在侥幸心理,片面地认为,读者只看词的含义,很少有人去关注词的格律,实际是在抱着忽悠的态度。其六、怕麻烦思想在做祟,只求文字通畅、精炼、出采,而不在格律上下功夫。其实,在信息时代,我们的古诗词作者,只要在电脑上检索一下,问题全然会迎刃而解。
我写这篇杂文,用了《“伪词”该休矣!》的标题,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侧目,甚至于反对。但是我认为这个标题比较切中要害。如果通过这篇文章的呼吁,大量的、真正的、好的精品词作相涌问世,也算得上我对乾县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的点滴贡献。
为什么我要呼吁“伪词”该休矣?其目的在于对国粹的正确继承和弘扬。如果我们的报纸编辑在审稿时依然不严格把关,继续允许“伪词”见诸报端,以至于泛滥,势必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和后果。人们会对历史文化大县产生质疑,使乾县这一名牌效应受到伤害。人家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作者对词谱不懂,那么报纸的编辑们也如此了吗?历史文化大县所写出来的词,若全为“伪词”,无疑会让别人引以讥笑了。难道作为乾县人,特别是乾县的文化人能不觉得无颜、且心酸吗?以讹传讹,遗患后人。现在,我们的不少报纸流向年轻人,更受高初中学生所青睐。他们在没有系统学习古诗词基本知识之际,就会盲目地从报纸的词作中汲取营养,临模习作,势必造成以讹传讹,我们的“伪词”危害之深之远就可想而知了。现在这种状况不能及时得到扭转,乾县文坛上词的水平就会停止不前。而只能使那些“伪词”充斥乾县报端,而难以走出乾县,登上高雅大堂。
于是呼,我再一次大声疾呼,“伪词”,该休矣!
-全文完-
▷ 进入小 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