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朱熹枉法惩情,勾尼成妾戴新安

发表于-2009年01月09日 晚上9:50评论-5条

长江滚滚诉朱熹,

阴阳两面愚后人。

枉法惩情千夫指,

勾尼为妾成伪师。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考中进士,在官场上几经沉浮。 宋淳熙7年(1181年),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前往浙江巡视,来到台州。

当时,台州有一位奇女,名严蕊,人品高尚,美貌惊人,才华过人,弹琴、下棋、歌舞、绘画无一不精。尤其是写作诗词,丝毫不在当时著名文人之下。许多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只求目睹她的风采,领略她的才艺。

台州太守唐仲友文雅俊秀,善于诗词,也想见识一下严蕊才艺。春天到了,桃花芬芳,杨柳依依,彩蝶纷飞。唐太守在春意盎然的花园中摆下酒宴,邀请当地文人墨客,观赏桃花,插柳闹春,并以“桃柳相依”为题,要各位宾客,写一首诗词。

唐太守一片盛情厚意,满桌美酒佳肴对美景,来宾纷纷挥毫泼墨,高吟低唱,尽展才华,春风在园中荡悠。

唐太守是早有准备,很快挥笔写出:

清平乐

红豆酿酒,

桃柳怎执手?

请仙邀月伊消愁,

冷冷清清幽幽。

借问此去蓬莱,

青鸟当空飞悠。

桃叶题尽春秋,

寒露折尽苦柳。

唐太守毕竟是进士出身,凌云健笔意纵横,笔墨风骚多寄托,借物用典寓深情,此词刚出,来宾静思一番,后齐拍手叫好。严蕊落落大方走到唐太守身旁,静静默看一会儿,就一边潇洒挥笔,一边轻吟低唱,随着严蕊吟唱,缓缓写出:

清平乐

(和唐仲友)

临风把酒, 

桃柳可执手。

邀来云仙与月友,

春风吹拂牵手。

借问此去蓬莱,

青鸟为我导游。

柳叶题尽风流,

桃剑斩断思愁。

随着严蕊的墨笔停住,吟唱静止,举座皆惊,齐声喝彩。唐仲友也不由惊讶一番,感叹严蕊果然名不虚传,此词不但意境纵横开阔,奔放恣肆,而且知我心,合我意,乃我知音。唐仲友才思涌发,情难自禁,急步向前,在严蕊词后,奋笔写下:

笔吐肺腑摇桃柳,

词如清风见真淳。

情酣落笔震鸿雁,

词成笑傲凌台州。

随着唐太守笔动,严蕊心中之情也在涌动,脸上不由地发红起来。来宾看到唐太守与严蕊词中一对一和,和他俩眼色交流,也都心知肚明。大家趁机而说唐太守的琴弹得优美,严蕊的舞跳得绝妙,请唐太守弹琴,严蕊跳舞。唐太守终于遇见了一位真正的知音,当然欣喜答应,就在席间摆上琴,调好弦,内心的激情汹涌,为证实自己判断并表达自己对严蕊的爱慕之情,他弹出汉代司马相如的《凤求凰》的曲子。严蕊一听曲子,就明白唐太守的心意,在大家催促下,严蕊一边翩翩起舞,一边随着琴声动情地吟唱起来:

凤啊凤啊飞回故乡,

飘游四海寻找所爱的凰。

有位艳丽的女子就在眼前。

多么希望与她结为一对鸳鸯。

凤啊凤啊飞遍海角天涯,

带着所爱的凰永不分离。

当酒宴散去,已是月上中天。夜风徐徐,虫声唧唧,月影疏淡,唐太守充满柔情蜜意,对严蕊表达了自己感情。他从桃树上摘下一枝桃花,送给严蕊。严蕊早己敬慕唐仲友太守为官清廉,才华横溢,风流潇洒,也对唐太守表达了爱慕之意。俩人手牵着手,久久地在花园中俳徊,相互倾诉心中情感。以后,俩人经常交往,唐太守作曲弹琴,严蕊起舞歌唱,俩人情投意合,立下了山盟海誓。

朱熹此次一路巡视,一路大肆宣传他的“存天理,灭人欲” 主张。在台州,朱熹对唐太守与严蕊的事极为不满,唐太守与严蕊自由交往,显然是违背朱熹的主张。朱熹指责唐太守和严蕊,违反礼教,违背道德,是人欲的膨胀和作乱,禁止他俩交往。

唐太守和严蕊认为男女之间只要是一片真情,就没有必要把自己严严地关在屋子里。他俩一如既往,弹琴下棋,吟诗作画,享受着爱情的甜美。

朱熹为此十分恼怒,就一连向朝廷上交了六次奏章,诬告唐仲友太守败坏礼教,不守天理,行为不检,伤风败俗。朝廷轻信了朱熹的话,撤销了唐仲友台州太守的职务。

朱熹仍不罢休,他要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千方百计宣教和树立自己的理学和“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发誓要拆散唐、严二人,以警告他人。朱熹就借口严蕊不守妇道,抛头露面,败坏道德,将严蕊抓进监狱,严刑拷打,要她招认和唐太守干了违犯礼教的事。

公堂之上,严蕊毫不屈服,勇敢地说:“我和唐太守相爱,出于一片真诚,没有哪一点是违犯礼教的事。唐朝诗人卢照邻都曾写下:‘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朱熹吼叫道:“唐仲友是朝廷官员,你和他谈情说爱,就是破坏朝廷的名誉,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怎么可以随随便便和朝廷官员来往,你若不断绝和唐仲友的来往,我就判你死刑。”

严蕊一听,大笑起来,嘲笑朱熹:“你说你饱读圣贤书,又自称是仁义道德之人,圣贤在哪里说过人与人相爱要判死刑。孔子、孟子、墨子都讲人与人之间要相爱,你不允许人们相爱,难道要互相仇恨,才符合礼教?你滥加罪名,无辜抓人、杀人,这就你的‘仁义道德’!”

朱熹恼羞成怒,强词夺理地叫道:“你不尊天理,不灭人欲,纵欲相爱,就当死罪!”

严蕊耻笑起朱熹:“那么,你母亲爱你父亲,你妻子爱你,你爱你妻子,也都是不灭人欲,纵欲相爱?莫非你也要判你母亲、妻子死罪?连你也当死罪!”

朱熹答不出话来,露出凶相,叫道:“来人,拖下去严刑拷打,一定要她招供上写上罪状!”

严蕊被打得晕死在公堂,衙役用水泼醒,威逼严蕊写下供词。严蕊怒目圆睁,奋力咬破手指,让血涌出,拿起毛笔,蘸着鲜血在供状上写道: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严蕊拚力写完,又晕倒在场。朱熹一看此诗,就知严蕊在借用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强烈表达自己只要能与唐仲友成为知心的恩爱夫妻,致死不辞。

朱熹见严蕊如此刚烈,为爱至死方休,又听到堂外百姓对他的嘲笑和责骂声,如坐针毡,匆忙退堂。但朱熹仍在狱中,对严蕊进行逼供和拷打,严蕊几次被打得死去活来,但仍然不承认自己有罪。

此时,唐仲友及严蕊亲友在外面四处宣传朱熹仗势枉法、乱法,蛮不讲理,和严蕊在狱中据理抗争,坚贞不屈。台州广大百姓都同情唐仲友和严蕊的纯真爱情,唾骂朱熹无事生非。称朱熹是没有人性、人气的“猪屎”。

朱熹外出巡视,百姓前后呼喊:

“朱熹、朱熹乃猪屎,

枉抓无辜无人心,

胡言乱语讲理学,

滚出台州快人心!”

朱熹听到十分狼狈难堪,恨不得钻入地缝,也就急忙离开了台州。但朱熹在离开台州前,又编织唐仲友污蔑朝廷命官的罪名,将唐仲友发配边境。

新任台州太守岳霖,认真查阅了严蕊的案子,认为朱熹完全是小题大作,不按法律办事,欲所欲为。岳霖也早就听说了唐仲友与严蕊真挚爱情的传闻,如今见严蕊不畏强权,至死忠情,深为感动。岳霖凭着正义,重新审理了这个案子,依据宋律,改判严蕊无罪释放,并赔偿她的一些损失。

严蕊出狱时,百感交集,高声吟诵了一首诗:

真情何愁南与北,

相濡那论生与死。

彩袖曾舞捧真心,

相逢犹恐在梦中。

太守岳霖及百姓听后,也十分伤感。他们知道严蕊渴望相知相爱,相映成趣的爱情生活,能和心上人唐仲友结为夫妻,过上平静安宁生活。然而,唐仲友却因朱熹仗势枉法,捧打鸳鸯,自己和严蕊被活生生拆散,又无辜被撤职,发配边界,所伤心忧闷过度,而已离开人间。

严蕊出狱后,只能经常在梦中与唐仲友相会,再也不为他人所动心,始终没有结婚,她那些优美的诗歌,以及她和唐仲友坚贞、动人的爱情故事,和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的胡作非为行为,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去。

朱熹在下面巡视期间,不遗余力地到处宣讲自己的理学和“存天理,灭人欲” 主张。凡不合自己主张的,想尽办法给予排斥和攻击,甚至枉加罪名。朱熹的言行,惹起众恕,不少人上书批判朱熹的理学抹杀人性。当时的宋孝宗采纳众人意见,斥朱熹理学为伪学,朱熹被解职还乡。

宋绍熙元年(1190年),宋光宗即位。3年后,朱熹受宰相赵汝愚推荐,当上秘阁修撰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宋庆元元年(1195年),宋宁宗即位,朱熹又为宋宁宗进讲理学。

宋庆元二年(1196年),由于朱熹勾引两个尼姑当自己小老婆的事情被败露,监察御史沈继祖奏本,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朱熹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最后宋宁宗念朱熹当过自己老师之情,只将阴阳两面的朱熹逐出朝廷。

皇帝宋宁宗心肠确比朱熹仁厚,如按朱熹在台州的做法,朱熹和二个尼姑也该武门问斩。按法,朱熹引尼姑成妾,也不是什么大罪过,非要杀头不可。但朱熹早年就入佛,一向标榜自己清心寡欲,后终生为宣教、强化“三纲五常”,而劳累奔波,费尽心血。明地里,处处以无欲不色的正人君子身份大肆宣教“存天理,灭人欲” 的 主张,暗地里,想方没法,不择手段,竟勾引了两个尼姑为妾。也许,这两个尼姑是朱熹笔下的“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知音。朱熹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曾沉醉在“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境界,不论朱熹年青,还是年老,也都可以追求自己感情生活。只不过朱熹在明处把自己打扮成无人欲的神,暗中自己色欲横行。有权时,在台州惨忍地拆散唐仲友、严蕊这对情侣,用强权来推行“灭人欲”主张,可笑的是朱熹连自己的人欲都不能灭,阴暗中连尼姑都不放过!明里却要天下人“灭人欲”,真是口是心非,阴阳两面,所作所为被当时天下人所耻笑,其学斥为伪学,其人斥为伪师,也正恰如其分。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建阳家里忧郁悲凉而死,终年七十一岁,此景,此状正应他生前诗中所述:

“看成鼎内真龙虎,

管甚人间闲是非。

生羽翼,上烟霏,

回头祗见冢累累。

未寻跨凤吹箫侣, 

且伴孤云独鹤飞。”

朱熹在台州残忍地惩处一对真情恋人,利用手中权势枉法整人、抓人,置人死地还标榜是“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后来高为皇帝之师,宫殿之上,讲道扬德,装君子风范;暗中却引尼成妾,耍尽手段,攻陷他人,终惹众恕,使御史奏本,诉其十罪,罪该当斩,皇帝宽厚,只逐不杀,斥为伪师。朱熹这些阴阳两面之事,为什么后来鲜为人知?

因为朱熹的理学及其“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成为后来元、明、清三代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精神绳索和枷锁。朱熹的理学及主张迎合了后来帝王统治的需要,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帝王也就尽力推崇、宣传朱熹,对朱熹阴阳两面之事,则大力掩盖,设法湮灭。

朱熹台州枉法乱惩人间真情,后勾二个尼姑成妾的丑恶之事,只是局部的影响和危害,但他所宣教和强化的“三纲五常”,对中国后来社会的改革,起了长期危害和阻碍作用。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戴新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川菜点评:

满嘴的仁义道德,干的却是男盗女娼的勾当,生生拆散了一对情真意切的鸳鸯。这是封建统治制造的一起悲剧,让人感叹、惋惜!文笔不错,故事发人深思,推荐了,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5]个
绿染蝶衣-评论

与我的歌女奇冤很相似。某党现在不也正在做存天理,灭人欲的勾当吗?at:2009年01月12日 中午2:02

鎏篂無語-评论

辞旧迎新,问候作者!新年快乐,全家幸福!at:2009年01月14日 上午11:36

上官竹-评论

祝新春快乐,牛年好运!at:2009年01月28日 晚上8:33

戴新安-评论

此文人民网 凤凰网等百家网站转载.仅人民网点击率达55万人。at:2011年09月10日 下午3:41

戴新安-评论

此文后被人民网、风凰网等百家网站转载,仅人民网点击率还58万人at:2012年09月07日 下午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