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非善,不要再自欺欺人了,请诸位撕去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直面惨淡的人性。
人之初,本就无所谓善恶。
从一出生起,人就是千方百计地谋求自身的利益,欲望是指导人类一切行为的动力因。动力因很多,最基本的来自于自然,脱胎于动物的本性。
人本就是动物,人比动物的高级之处,不是道德高深,不是彬彬有礼,不是温情脉脉,而是聪明智慧。智慧的最大价值在于算计,智慧的直接作用就是同通过一些手段,趋利避害。
一个物种要生存,就必须想方设法地满足其所需要的一切。要满足生存,最基本条件有如下几种:食物,第二保护,繁衍,乃至精神。
其中食物是基本之基本,他是保证此时此刻生存的第一资料因。没有食物,动物界存在着虎狼相残,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着易子而食。面对虎狼相残,我们不会奇怪,因为这是生物为了生存难以避免的;面对易子而食,我们也不要假惺惺地为此等事件感到悲凉,因为如果处于此时此地此况,我们也会放下所谓的道德尊严加入食生肉、啃人骨的行列中,一切都是自然的本性。
除了食物之外,一个生物想要生存,还必须有能满足它的生理需要的环境,比如阳光,水,空气,温度等。俗话说衣食住行,实际上,食才是第一位的,而衣、住、行三者都属于生命存活的第二保护因。衣服可以满足人类的取暖需要,正如虎豹之皮;住所可以满足人的御寒需要,正如蛇鼠之穴;满足以上因素之后,行才作为第二保护因的最后一个要素体现出来,完善一些生存作用。
对于某个生命个体来说,食物与第二保护二因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命的最本初需要。而繁衍,却是一个物种生存的第一因。一个物种要延续,就必须世代繁衍,这是自然赋予的。
假如自然不赋予某个物种以繁衍动力,如此推理,此物种也必将灭绝,而空谈一个已灭绝的物种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反证推出,繁衍动力是天赋的。
繁衍就需要动力因,今日人类社会则称此动力因为性。人的性欲来源于此动力因,而攻击欲正是来自于食物因和第二保护因。
植物要生存,只需要满足食物、第二个保护、繁衍三个基础因。动物要生存,除此之外,还要满足精神因。
精神世界不是人类所独有的,是存在于所有动物界的。猫玩线球,狗乐于追逐游戏,都是属于精神世界范畴,所以我否认精神是区分人和动物的标志。
从本质上讲,人就是动物。人总是自以为是,自尊自大,不愿意也不敢直面本性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是不可回避的。以精神和非精神来区分人和动物,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之词,完全不具有合理性,人与动物的区分点在于伪装度。
一剑知秋于大连 2008.12.28
-全文完-
▷ 进入一剑知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