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老子》集释(十七、十八)无事梧桐

发表于-2009年01月07日 上午10:25评论-1条

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也,有而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太上:最理想的统治者。 有之:他存在。亲而誉之:亲近感和赞誉他。侮之:诋毁他。信不足:诚信不足。有不信焉:没有了威信。悠兮:悠闲自得啊。贵言:引申为很少发表言论。功成事遂:引申为什么事都做好了。我自然:引申为我们原生态的社会生活模式。

意译:最理想的统治者,(老百姓)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其次是有亲近感并且赞誉他们;其次,畏惧他们;其次,诋毁他们。(他们)诚信不足,就没有了威信。悠闲自得啊,(他们)很少发表言论。什么事都做好了,老百姓都说:“这是我们原生态的社会生活。”

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废:废除。仁义:私人情感和人际交往。智慧出:才智和聪明使用了。大伪:严重的虚假。六亲:父子兄弟夫妇。孝慈:子女尊敬爱戴父母称孝,父母关心疼爱子女叫慈。昏乱:前途迷茫混乱。忠臣:维护统治者名誉和利益的臣子。

意译:伟大的道废除了,就有了私情和人际往来;人们学会了使用头脑,就出现了严重的虚假现象。六亲关系不好,就出现了孝慈;国家失去了前途出现了混乱,就产生了忠臣。

无事梧桐曰:《老子》在这一章里论述了人类抛弃了原始的社会生活模式,便出现了种种社会问题,既矛盾的出现。也就是说人类阶级开始出现了,人群的三六九等开始划分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无事梧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烈酒红袖点评:

长见识的文字,先人的文字总给人很多警示。

文章评论共[1]个
笑破红尘-评论

拜读,问候。春节快乐!at:2009年01月25日 下午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