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诀”就在这水缸里,你练字能把这18口水缸里的水用完,就知道了。
指缸教字,父子齐名
王献之(公元344—386年)东晋书法家,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自幼从父学书法,与父齐名,并称“二王”。曾任秘书郎、丞,后任建威将军、吴兴太守、中书令。
中国历史上有句名言:“唐诗,晋字,汉文章。”所谓晋字,就是指王羲之与其儿子王献之的字,王氏父子的字是后世书法的楷模。
王献之还在幼年的时候,父亲王羲之已经是赫赫有名的书法家了。家中经常有人来求教,同父亲切磋书法艺术。时间久了,献之耳濡目染,逐渐对书法产生了兴趣。七、八岁时,他就渴望向父亲学习书法。有一次,他去找父亲,问能不能把写好字的“秘诀”告诉他。王羲之看出儿子想学字,又不想吃苦,就指着院里的18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水缸里,你练字能把这18口水缸里的水用完,就知道了。献之有些不解其意,心中不太高兴。他想,不教我秘诀,就自己练,没准也能练出好字。
有一天,他在写字,父亲来到他身后,冷不防抽走他的笔,斥责他说:“你握笔如此松弛,怎么能写出力投纸背的字来?”受到父亲的批评,献之哭了。母亲告诉他,要理解父亲的心意,听从父亲的教诲,并给他讲述王羲之少年时,如何刻苦学字的故事。听了父亲的故事,献之终于懂得了,父亲为什么能成为被人羡慕的书法家,原来是经过这样的勤学苦练啊!秘诀就在“勤”和“苦”上。
从这以后,献之听从父亲的教导,每日倚靠在水缸边上,认真练字,先从笔划开始,接着再练全字。为了让儿子学会握笔,王羲之在儿子的笔端,放上一块石头,让他顶石挥笔,以锻炼功力。他把自己多年练笔的经验告诉儿子:写一点,“须空中笔作之”,如“高峰坠石”,让人感到沉重有力;写一横,“要如长舟之截江堵”,让人看去觉得难以摇撼;写一上挑的弯钩,要“似百弩初张”,使人看了有如铁铸而成。
有一次他正在书房练字,父亲又来到他的身后,观看一会儿,猛然伸手去拔献之手中的笔,可是,却没有拔动。过后,王羲之对妻子说:“献之这孩子,倒是不错,现在练字神情专注,握笔不懈,运笔有力,如果再苦练下去,完全可以练出一手好字。”这话无意中被献之听见,他想自己苦心练字,三缸水已经用尽,可能差不多快赶上父亲了,因此才能得到父亲夸奖,总算可以轻松一下了。于是,就不太专心练字。
这一天,他写了一大篇字,自以为差不多,请父亲评点。王羲之接过来一看,笔划无力,结构松散,那个“大”字写得上紧下松。于是,在“大”字下面点了一点,成了个“太”字,叫献之拿去给母亲看。王夫人仔细琢磨一会儿,她觉得儿子的字和父亲相比,真是差得很远。在这一篇字中,她看只有那个“太”字的那一点,笔锋有力,倒似王羲之的笔法。因此,她对儿子说:“我儿费尽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献之听后,大为吃惊。母亲所说“太”字的一点,正是父亲加上的,可见自己与父亲相差何等之遥,心中十分惭愧。
从此以后,王献之不再骄傲自满,多年如一日,潜心钻研书法艺术,终于成为一位与父亲齐名的大书法家。
【大视角】
只待心头先扎驻了学海无涯的观念,勤苦才真正具备久远而强大的动力。因此,技艺的精进绝不是为了勤苦而勤苦。深入书山的道路,必得方向正确,而后才有勤苦所致的良性循环。
【哲理诗】
书山有捷径,学海无尽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全文完-
▷ 进入无的散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