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世上最悲哀的事情是什么?是毕生蹉跎,一事无成,容忍碌碌的生命平淡得像白纸一张吗?不!平庸的人是没有远大抱负的!他们的人生没有意义,他们的智慧无法体会悲哀,又有何悲哀可言?
真正的悲哀,是空有满腔豪情、满身才华,却被命运所捉弄,或是时不利兮、或是英年早逝、或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璀璨将星们。
历史的夜空,从来不缺少这些灿烂的将星,它们冉冉升起,光耀九州,而后壮烈的坠落,令人扼腕。
他们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他们从不相信宿命,但宿命却总来纠缠他们,而在他们的史传中写下一个大大的殇字!
“殇”的意思是死亡,却又不同于一般的死亡,我翻看字典上的解释:是为国而死,或者是非正常死亡。可是,对于这些古老的英雄而言,“殇”并不意味着失去生命,他们只是走出了历史,走出了时间。是的,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历史的天空,曾因为他们而更加美丽。
在以“三杰”为代表的一帮通才文士的簇拥下,刘邦挟文气而驭武风,率领着农民起义军削平群雄,独得天下,从而开天辟地第一遭创封建王朝开国君臣最佳构成模式—天才文盲加通才文士,从此被一部中国古代史反复搬演,成为世界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秦末那场农民起义战争最后以”无赖”刘邦称尊结束,曾经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最后反倒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项羽的乌江自刎是何等悲惨,曾经叱咤战场的他何曾受此大辱。
秦末的风起云涌,项羽在这一页历史里绽放了过于耀眼的光华。他传奇的一生会让人感觉,所谓刘邦、韩信等人物,只属于这一出轰轰烈烈的好戏里西楚霸王的配角而已。
无疑,在楚汉争霸中项羽是一大输家,但自古不以成败论英雄,更何况是如此一位叱咤风云 、英武盖世、宁折不弯的雄主,他是如此轰轰烈烈,他是如此气壮山河,死前也是如此大义凛然。
司马迁曾赞叹项羽崛起于陇亩之中,三年亡秦,割裂天下,分封王候,政由已出,霸业不兴,自古未尝有之。
八年的戎马生涯,巨鹿之战,以4 万击败秦主力40万(击杀20万,降20万);彭城之战,以3万击败汉五国联军56万;垓下之战,10万疲军与汉60万战,虽百尤荣;东城之战,28骑击败汉3000追兵。
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他一生只打了一次败仗,但却导致了英雄的末路而自刎乌江。使一腔热血伴随滚滚河水消逝远方。
项羽的败,我觉得和解放战争时的蒋介石很是相象:战线太长,战场太多,而又有些脱离群众,只靠精兵作战。彭城之战,项羽的3万精兵力克诸侯军56万,其战斗力可想而知。而3中的8千子弟兵更是精兵中的精兵,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九败章邯,大露锋芒,一举摧毁秦国主力。
可四年的楚汉战争,英布降刘,司马龙且战死,项羽又整天来回奔跑于刘邦,韩信,英布,彭越之间,更时不时来个诸侯造反,再怎么强大的钢铁战士也会倒下。
巨鹿之战后,项羽以手中握有的权利分封诸侯,与始皇废分封郡县创立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相违背,这无、疑是逆历史潮流的一种倒退。而项羽本人也以分封诸侯为起点,从顶峰一步步走向灭亡的道路。这也似乎注定了他的悲剧!
但我还是欣赏项羽,因为项羽的豪迈性格,我敬重项羽,因为项羽的傲气和霸气,
我钦佩项羽,虽然他的失败不能不说是自己的悲哀。
我赞赏项羽,更因为李清照的点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正如历史上的商纣、李隆基、朱由检、项羽同样有着卓越的才能,独到的谋略,类似的经历 ,但是项羽又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人,因为他有才有霸气,如此“力拔山兮气盖世”,却又 有着可悲的命运,无奈的结局。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项羽也算是其中折腰的一位英雄了,却是一位带有浓厚悲壮色彩的失败的英雄,与其让我说他的失败,是因为他的麻木不仁、他的傲视群雄,他的妇人之仁,不如说他的失败是天之所愿。“天亡我, 非用兵之罪也”。
自古君王将相多疑,像秦始皇、曹操、朱由检,一个个都整天疑神鬼担心别人夺取他的皇位、他的地位、他的兵权,项羽当然也如此,因为轻信多疑,盲目听信谣言,范增因平白无故地受到项羽猜忌而悲愤出走,因为不善用人,难得的良将像韩信、陈平、还有英布纷纷从项羽的麾下转而投向刘邦。
刘邦曾说:“试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性、运饷至军,源源不绝,我不如萧何,统百万兵士,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人系当今豪杰,我能委心任用,故得天下。项羽只有范增一人,尚不能用,怪不得为我所灭了!”可见项羽用人不善,轻信多疑之甚,唉,悲哉!
但我还是要说他英雄是因为他“智”,帅八千子弟,而三年灭秦。虽诸葛亮未能比也。昔刘备三顾茅庐,以为如鱼得水,诸葛亮也果然了得,南争北战,智计百出,然以诸葛之智,也不过三分天下,称帝西蜀,六出祁山,动兵十万,最终也未能克魏。所以论智,项羽或不如诸葛,也相差不远。
说他英雄也是因为他“勇”,垓下被围,四面楚歌,身边只有二十八骑,仍溃围,斩将,独力斩杀百人,冲出重围,视汉军如蝼蚁。他是当之无愧的战神!
说他英雄更是因为他”义“,约刘邦于鸿门,本欲借机杀之,这本无可厚非,一山不容二虎嘛。况他素来防备刘邦,但他念及昔日兄弟之情,不忍,无罪而杀之,行不义之事,是真君子,大丈夫!虽有万里江山,千秋霸业为诱,而不能动其志,试问天下有能有几人?
说他英雄,是因为他有“情”,垓下被围,霸王别姬,千古绝唱,至今为世人传颂!
说他英雄,是因为他至“善”,昔楚强汉弱,霸王一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旗所指,无往不利,仍能心怀天下,念及万民疾苦,甘与汉军,划地而治,又岂是刘高祖,抛妻弃子,执老父而不顾,所能比?
所以我说项羽不光是英雄,还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英雄,我赞美他,尊祟他,他是睡在坟墓中仍能统治我们精神,千百年的真王者!
有一首琵琶古曲,千年流传,这就是《霸王卸甲》。古曲的背景是公元前202年的那场著名的楚汉垓下之战。
活着对于一个人来说有时候比死更难,死亡最可怕,然而它也最真实。它毁灭人的肉体,却考验一个人的灵魂。当人面对死亡所有的伪装的会蹩脚。英雄否在这时候一目了然。
没落的英雄项羽终于走到了垓下,然而迎接他的却是十面埋伏的围困和四面楚歌的悲凉,曾经的意气风发化成一杯杯苦酒穿肠。
大帐里只有项羽,虞姬,面对一张古琴。帐外是30万汉军的合围,一阵阵熟悉的乡音,故土的歌谣让人黯然神伤,孤独的琴音剪不断烦乱的思绪。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姬虞姬奈若何。
那四面响起的是楚歌,十面埋下的是埋伏,乌江水滔滔向东,汉营中喊杀声声声入天,纷杂的人群已难分敌我,然在我眼中我只看到了你——横剑在颈,仰天长叹的西楚霸王。
如果我是虞姬,我愿意永远追随在你左右的虞姬,我从不抱怨行军的艰难,也从不抱怨战争的残酷,应为我只愿在你身侧,看你在月光下舞剑,听你在归来时呼喊我的名字——虞。
如果我是乌骓,我愿永远跟随在你身边的乌骓,我从不抱怨远途奔跑的艰辛,也从不抱怨战场上的冲锋陷阵,因为我只愿做你的宝马,听你在战场上指挥如神,享受你为我洗刷血污时的惬意。
我就是虞姬,永远爱你的虞姬,我愿为你献出一切,自然也包括我的生命,我不愿离你而去,更不愿看你伤心,但我最不愿成为你的累赘。四面楚歌响起,我请求为你起舞,然你怎知,我已抱有了必死的决心。曲声优美,舞姿曼妙,你紧锁的眉头,撕碎了我的心,我趁你不备,夺过了你腰间的宝剑。当你回过神来,却只见我已倒在血泊中,鲜血染红了我的白衣,仿佛染出了朵朵红莲。
我就是乌骓,永远爱你的乌骓,我的忠心不会让我独自留下你离开,我愿永远伴在你的身侧无论是生是死,我愿与你同生共死。然而扁舟一叶,闪出于芦苇荡中,你没有上船逃跑,而是让我上了小舟。小舟离岸,我望著你离去时刚毅的背影,看著你带著所剩的百余人直奔汉营,我知道你已抱有了拼死一战的决心,而你曾知我亦抱有了赴死的打算,无论富贵贫贱,无论成败,不管你是否已到穷途末路,我对你的忠心永不改变。
我就是虞姬,答应你化为魂魄也要伴你左右的虞姬,破釜沉舟,我看著你打败秦兵,豪情无人可敌,而如今我又看著你独自一人挥剑杀向越杀越多的敌军,我望著你遍体的伤口,看著你满身的血污,落下了虚无的泪水。我看到你独立乌江畔,将剑横在颈前,仰天长叹,我虚无的泪水顿时纷飞。
我就是乌骓,独自上了孤舟的乌骓,我随你驰骋疆场,歼灭强秦,壮志无人能及,而如今我却远望著你独自一人杀敌,无用武之地,看到你独立乌江畔,将剑横于颈前,仰天长叹,我流著泪,纵身跃入水中,激起纯净的水花,一如我那忠正的心。
你轻轻的拉动了宝剑,鲜血喷射而出,染红了夕阳,染红了江花。王,我驮著你一起奔向远方,无论此生后世,我的爱与忠心不移。
可那乌江上啊只有一船啊!
8000江东子弟渡江伐秦至今,已8年了,当初年方弱冠的吴中少年也已成为威服天下的霸王,然而当初一道渡江的江东子弟呢?他原本以为自己将会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然而一切都已不可能了,如今回去只能将战火引向江东的父老。
在杀敌上百之后,项羽倒下了。最后还将头颅送给了故人马童。郑板桥的诗里写到: 乌江水冷秋风急,寂寞野花开战场。诗中,我看见千年前的硝烟里,他高大钝重的身躯在落日余晖中倒下。秋风瑟瑟,乌江依旧平静无言地向前流淌。被他的热血染红的土地上,星星点点几朵小花在寥落地开着。
至今思项羽。思念血气方刚的男人。
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
乌江,这是逶迤绵延的长江锦绣襟怀上一粒耀眼的珠扣,闪闪烁烁,至少沐浴了千年的风霜。
千年的古镇,有荣光,也有沧桑。公元前202年的深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率26骑士败至乌江。那时的乌江只是个渡口,江水呜咽,芦苇萧瑟,衰朽的古亭孤独地立在如血残阳中。
历史,选择了古亭,选择了乌江,作为一幕叱咤风云的壮观话剧尾声的见证。
一座魁伟的身躯轰然委地,一颗豪猛的头颅丢在了江东对岸,一个拔剑自刎的普通动作,从此,让名不见经传的乌江,长满神奇的传说。
铁马干戈声渐消,而今迈步从头越。古镇乌江,祈愿岁月的嬗递,不能更改你刻在我血液中的热爱和景仰。
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然而项羽死得也很惨。
就在王翳一把抢得项羽头颅的同时,其他汉军将士也一拥而上,争相纵马践踏,争夺项王的尸体,以至于互相残杀,死数十人。最后,王翳得一首,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各得一体。他们分摊了刘邦封赏的那块土地,每个人都当了个小小的什么官。
而我们的英雄,曾经让这些人闻风丧胆、不敢仰视的英雄,却在他们卑劣的争夺下竟不得全尸而终。
这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吗?
项羽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项羽以前的时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也是一个贵族的时代。高贵感和英雄气质,是那个时代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以虎和豹为象征的。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犬和羊。
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用虎豹和犬羊来比喻两种不同的人格,并惊叹于虎豹之可能沦落为犬羊:“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
虽然,在孔子师徒看来,虎豹的精神是高贵的,当是审美的,它不该被代之以狗的粗鄙和羊的平庸。
然而,自从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英雄的时代也就开始走向没落。君臣之间的促膝谈心没有了,而代之以行礼如仪、磕头如捣蒜;游侠谋士纵横天下各展才华没有了,而代之以拉帮结派、巴结权贵往上爬;诸子百家争鸣自由辩论也没有了,而代之以独尊儒术、只许一个人思想。权欲和利欲将成为主宰和动力,人格和灵魂则将被阉割和践踏,就像王翳、吕马童们践踏项羽一样。
于是我们看到的便是这样一个画面:一只代表着英雄精神和高贵感的虎或豹,在草原上孤独地死去,而一群代表着权欲和利欲的粗鄙的狼和平庸的羊,则一拥而上,恣意践踏着那只虎或豹,然后每个人都扯下一块豹皮或一根虎骨叼在嘴里,准备回去邀功行赏。
而在不久之前,他们是根本不敢看那只虎或豹的眼睛的。
这群狼和羊的首领是刘邦。刘邦是他们的君,他们的牧。
就个人魅力而言,刘邦虽然既不可爱也不可敬,但也不可鄙。刘邦虽然出身流氓,难免有些无赖气,一些事做得也不地道,但好歹也是英雄,骨子里也有英雄气概,也是血性男儿。
公元前195年,他回到故乡沛县,尽召故人父老子弟畅饮。酒酣之际,刘邦亲手击筑,自为歌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歌一出,和声四起,刘邦离座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他拉着父老乡亲们的手说,游子悲故乡!我虽然不得不定都关中,但百年之后,我的魂魄还是要回沛中来的。可见,他虽无情,却并不冷酷,虽现实,却也浪漫。然而,他代表的,却毕竟是一个冷酷无情、摧残人性的制度,是一个必然要以权欲和利欲代替英雄气质和高贵精神的制度。事实上,他正是靠着权欲和利欲完成他所谓“大业”的。
就连陈平也坦言,他的身边,尽是些顽钝嗜利的无耻之徒,而这些人正是靠刘邦“饶人以爵邑”,也就是靠权欲和利欲集结起来的。
因为刘邦继承的是秦始皇的事业。为了建立中央集权的一统天下,以天下万民臣朕一人,他不能不打击摧残践踏英雄气质和高贵精神,包括对他自己内心深处残留的这些东西下手,这正是他心灵深处不无痛苦不无孤独的原因。
显然,刘邦是代表着“历史方向”的,项羽则“不合时宜”。事实上,此后,像项羽这样傻,这样天真、任性的英雄越来越少,阴险毒辣的阴谋家和迂腐愚忠的书呆子则越来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讲,项羽说他的失败是“天之亡我”,也对。
项羽之死,似乎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虎和豹的时代结束之后,取而代之的便是狼和羊的时代。而且,那狼也会退化为狗——走狗。
是是非非竟不真,桃花流水送青春。姓刘姓项今何在?争利争名愁煞人!
项羽,大约生于公元前233年,死于公元前202年。起兵时二十四岁,是个少年英雄;自刎时三十出头,是一个男儿告别少年走向成熟的最有魅力的年龄。
相逢匆忙,黯然销亡,佳人殒落。风萧瑟,心已凉。力拔山兮怎奈得,时不利余兮。自豪侠一世,声不可强求,死亦何尔?只悲红颜薄命,难保佳人芳魂。
头顶天而立于地。此生唯一憾事兮!不可强求!
今世情缘来生再续!再回首,波涛汹涌!仰天而长叹兮! 天子之剑出锋芒,猩红洒满江。
夕阳已残,人生暮时总凄凉,随江河涛涛……
打量历史,我们只能作这样的理解——— 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要从他的精神吸收更多的钙质;盘古氏留下的那柄板斧啊,需要更新的磨刀石;长江和黄河,渴求更壮美的音符。
肉身因岁月死亡,要靠着上天给你的力量才能在世上灿烂发光,然是他们二不是神引领你我们活在大地上。
人间为什么会有这种难解的命运呢?我们不懂。
我们不懂,为什么人被戮杀,马被驯服,林间里布满了人间的异味,优美的天堂,全被利益和成败破坏、玷污。
真正的英雄在哪里?没了!
真正的贵族在哪里?不见了!
真正的游侠谋士在哪里?消逝了!
真正的诸子百家在哪儿?永别了!
生命已到了尽头,历史已经改变了轨迹。
之后是偷生的开始,是压抑的千年封建!
-全文完-
▷ 进入驭志无疆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