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年关,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逢年过节都要买些新衣服。尤其十二月末,人们到市里买东西的更多。“现在老婆真难养,又要车来又要房,电脑还得能上网,没事儿就想逛商场,见了名牌她就想,口袋瘪了就嚷嚷——”,这不,未婚妻说好让我陪他一起去买些衣服。我们所在地方离县城不是太远,每天有直达市里的公交车,虽然我们这儿也有不少服装店,但是,毕竟这儿的人口不是很多,服装店的种类也不是太全,太多了自然成本就大,积压货也多,所以,这儿的服装店的生意不太好,一般人买东西还是到市里去的多。同样的品牌一般只有一家,而这一家进的货也不全。有时候不想跑远路,想就近买件算了,进店挑选了好半天,好不容易挑选了一种样式不错的衣服,试衣服的时候,发现有些大,问老板有没有比这小一号的了,老板遗憾地摇摇头。再则,普遍人都有些虚荣心,条件差的就乘公交车到市里买,条件较好点的就到省城去买衣服去了,条件还好的到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东等地方了。同样的货色,说起来,我是从北京买的,或者是从上海、广东买的。好象是外地的货就好似的。其实,本地也有好多好东西,但是她们不接受。
为了能多跑几家商场,未婚妻还起了个大早,进了市里还不到八点,市里有的门市还没开。我们只好到开了的门市里去,进去后左看看右看看,结果还是看不上眼。于是,未婚妻带我去购物中心去,从长治的物流一条街穿过去的,首先进入的“流行前线”,里边摆的衣服琳琅满目,从样式上看,确实流行,但是,再流行也不过是一些衣服。她看来看去,拐过去转过来,最后还是拉着我的手无奈地走出门槛。拐到“嘉汇购物中心”,“嘉汇购物中心”要比“流行前线”气派多了,“流行前线”仅仅是一层。“嘉汇购物中心”少说也有四层,我们直接上的就是二层,看了看后,又上三层,看得眼花缭乱,看不上的是看不上,好不容易看上一件,一看价格“2489元”,打八折下来也是个不小的数字呀。看看价格在“200——500”之间的衣服,她老觉得式样不好。看了好半天,最后还是走出了“嘉汇”。转进了“东南购物中心。”在“东南购物中心”转悠了好长时间,又转到一家大商场,在一家供销大商场的一层,她看上了一件保暖内衣,看看牌子是法国老人头的,摸摸面料,手感还不错。她问了问售货员“多少钱?”“256”,我说:“一百元买不买?”“小兄弟你给的太低了,一百六给你,行不?”“大姐,我原来也是做生意的,后来觉得做服装生意挣不了多少钱,就改行了,但是,我还懂点东西呀。一百块就卖给我吧,我也没少给你呀,再说了,做生意的不图这次,还图下一次呢,下一次我多给你带几个客人过来,不就是了。”“小兄弟,一看你就是个精明人,但是,你也不能让老姊妹贴着钱给你吧?哪怕你给老姊妹个本钱呢,也算。你就出个本钱吧,一百三,好不好?”“老姊妹,我手感你的货最多也就是值一百块钱呀。你就卖了吧,兄弟又不是外行。”售货员思忖片刻,看上去好象有点难为情似的说“老姊妹冲着你说的不图这一回,就图你下一回,赔三十买给你。你再需要些什么东西呀!”说好价格,还没有试呢,她打开包装盒,试了试,觉得有些小,于是让他换件大的。她说:“等二分钟。”我们等了近五分钟了,还没有人送下货来。售货员又给对方打了电话,对方回答:“找了半天找不见呀,还是你来找吧。”售货员对我们说:“你们先帮我看一会儿,我去拿货,二分钟就来。”又是二分钟。售货员走后,一位女士和邻居的售货员买了件羊毛裤,说来也蹊跷,这个女士也是开门市的,她的门市离这儿远,她不想回去取了,就近拿一件算了,她跟邻居那位售货员说了价格。开始售货员不愿意买,她转了一会儿,又转回来悄悄地对那位售货员说:“我也是卖服装的,进价我知道,我哪儿离这儿远,我是不想从那么远拿了,才——”,说完,售货员给她递过去那条羊毛裤。尽管她们对话用的语调较低,我还是听清楚了她说的价格。
我们等了她足有十多分钟,她回来后,我们怕她给的小了,专门还拿出来试过,妻子觉得合身。售货员对她说:“闺女,还需要什么衣服?”未婚妻说:“我想买条羊毛裤呢,今天是二九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我故意问了问售货员“大姐,这条羊毛裤多少钱?”“九十六。”“大姐,你就不能便宜点给我吗?”“姐给你的就够低了,这样吧,图个吉利,你给大姐八十算了。”“再少点。”“再少了,你不至于再让姐姐赔上三十吧?”我假装用手摸,边摸边装着内行的样子,过了约莫十几分钟,我对她说:“大姐,三十五,行吗?”“老弟,姐服了你了,给你吧。”“还需要什么呢?”“大姐,我家离这儿不远。步走有二十分钟就到了,我需要什么以后就到你这儿买,回去我也给你再叫几个来买你的东西。”“对了,四点半我还有事呢,我得抓紧时间呢,大姐,回头见。”走出后,我们在另一家商场买了些东西,我们就返回去了。原来听朋友说过,“现在市场漫天要价。”我一直半信半疑的,今天亲自和未婚妻逛了一次,才真正感觉到“漫天要价。”的滋味儿。未婚妻说:“幸亏你还懂点,要我买的话,至少要多出一百多块钱呢。”说实话,难道她卖给我的东西一百块也好,三十五也罢就没赚钱吗?回答是肯定的:不会。还有的商场打出广告“庆元旦,迎新春,全场4——6折优惠新老客户。”,问题是它打折的商品原价是多少,仅有而且只有她知道,别人知道的甚少。商家乘临年过节的进行操作,谁知道个中道理?
逢年过节新置些衣服鞋帽无可厚非。问题是现在的商家乘元旦、春节之季,狠赚一把,奉劝大家多和她们侃侃价,多磨些嘴皮,少花些钱。值元旦之季,也就是新年刚开始,祝大家新年快乐!新年大吉大利。
-全文完-
▷ 进入真善美信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