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记忆碎片----考乐队月色-朦胧

发表于-2008年12月31日 下午4:31评论-5条

市工人文化宫原址在现在的鸠兹广场,那个33米高的青铜雕塑--鸠顶泽瑞靠南一点的地方,一幢六层的建筑物,没拆之前很是热闹了一阵子。90年代中后期,先是四楼开了家舞厅,后又有证券公司进驻其内,舞客和股民在楼内进进出出,真的是人头攒动,好一派繁荣景象。

58年秋我来到芜湖时的格局并非这样的。它的底层是影剧场,西侧的一溜厢房有图书阅览室,后面有一个溜冰场所,水磨石的地面,非常适合滑旱冰。我在初中时曾热衷此道,前滑后滑s滑都行,有时也就和同事到这里玩上一会。1957年时,上海的舞厅已全面禁止,改成了书场和溜冰场,而在此地,我惊喜地发现,居然还有交谊舞跳。当然,那不是营业性质的,有单位自办的,有文化宫举行的。单位办的话,大都是在饭厅、食堂里,大单位如内河局、纺织厂、邮电局、造船厂……是有礼堂的,则条件更好些。

文化宫每次开舞会就在那个露天溜冰场上。乐队是造船厂的铜管乐队,水平不俗,舞曲都是些那个年头大家熟稔的民乐或者苏联歌曲,如《步步高》《彩云追月》《莫斯科郊区的晚上》《红莓花开》等等,节奏感强,跳的也就三步四步,只有快慢之分,绝无探戈、恰恰、桑巴之类。就这样,每场均人满为患,根本弄不到票,票都下发到基层组织去了。我那时并不会跳舞,也只是幼时跟随兄长去过一二次舞厅,得知是怎么回事而已。年轻人荷尔蒙丰沛,好动有激情,几次都被拒之舞场门外,只有隔着围栏看人家成双捉对的热闹份儿,这很使我和几个要好的同事伤脑筋。

机会总是青睐头脑有准备的人。一次扫兴而归时,看到文化宫大门口贴着一张红纸告示:招考乐队成员,性别年龄不限,分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两类,有单位介绍信即可报名云云。我大喜过望,如果被录取了,乐队成员凭证就有了自由出入文化宫舞场的权利。第二天取得单位介绍信后立即过去报名,被告知一周后去那儿考试,乐器自带。

为争取被录取,我思考良久,手风琴的水平自难恭维,舞场里那个手风琴手的一曲《波兰舞曲》拉得太棒了,华尔兹的节奏圆滑流畅,不可能超越他。倒是民乐里的三弦是我的强项,估计会的人不多。我怎么会去学那个玩意的呢?因为听苏州评弹成瘾,小哥决心拜师学艺,成天在家里琵琶弦子弹唱不息,说书是要下手配合的,就劝诱我跟他学艺,他弹琵琶我托三弦,(因为三弦比琵琶好学),久而久之,我的三弦水平也就上了层楼了。 

考试那天,居然人山人海,一个个被喊到房里去,报考手风琴、小提琴的人很多,我庆幸自己避短扬长做对了;考民乐的二胡、笛子者居多,考三弦的拢共只有三个人。进入室内,主考官递给我一页乐谱,让我准备5分钟,我一看乐谱就知道他是内行,这种谱子就适合用三弦弹的,弦索叮咚,而最后被录取的也就我一个。

那些年,群众文艺活动如火如荼,市文化宫乐队的任务就是帮助那些没有乐队的基层组织排练节目,给他们当辅导员。自此之后,舞场里常常会有我的身影出没,在几个老手的提携下,笨手笨脚的我慢慢地学会了交谊舞。而且,以后在下基层当辅导员的时候,有机会认识了我现在的太太,此系后话,暂且不表。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月色-朦胧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这一段记忆碎片,字里行间满是温馨的回忆,还有一段由衷的自豪——考三弦,最后被录取的也就我一个。欣赏了!

文章评论共[5]个
素素-评论

迎接新的2009,希望自己是快乐的,也希望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是快乐,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心想事成!at:2008年12月31日 晚上11:57

月色-朦胧-回复祝福素素新年快乐,心想事成,多发妙文。 at:2009年01月01日 早上9:54

燕归来1997-评论

呵呵,您真行,还会三弦,羡慕,俺们小时候连一堂像样的音乐课也没有,更别说弹什么了,那时候我看着老师拉二胡都入神。想想什么时候可以摸一摸它,嘿嘿,问候编辑老师好,祝您及家人节日快乐!at:2009年01月01日 下午5:08

燕归来1997-回复那个二胡也许是老师私人的,他下课拉,我们就站在他房子门口看,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呵呵! at:2009年01月01日 下午5:10

月色-朦胧-回复喜欢音乐,爱屋及乌,就弄弄乐器,也是一种爱好罢了。问好燕归来。 at:2009年01月01日 晚上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