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谈恋爱现象
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几年,我通过网络也接触到了一些朋友,其中以年轻者居多。而年轻人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爱情”了。
记得70年代以前,爱情还是被社会文化所禁锢的话题,当刘心武第一次把他的短篇小说《爱情的位置》搬上了1978年的中国青年报的时候,曾经让多少的青年朋友为之耳热心跳!现在谈论“爱情”已无有顾忌,这也许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成果”之一吧。
然而,我们同时也看到在这种成果的背后,一些青年朋友对“爱情”津津乐道,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给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诚然,我们的政府没有明文规定学生时代不可以恋爱和结婚,但是,我们的文化传媒却有责任告诉孩子们这样一个道理,让他们珍惜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屏弃一切私心杂念,学好过硬的科学文化知识,比什么都重要哦。因此我们应该严禁在中学阶代谈恋爱,也不提倡在大学阶段谈恋爱。
过早谈恋爱不利于孩子们的文化学习和身心健康。我有时候打开一些年轻人qq个人空间,只见里面自始至终贯穿爱情的主线,可以看到“爱情”占据了他们思想的全部。我相信qq个性空间是孩子们真实情感的表露,虽然也带有几分幼稚,却也显示了他们的淳朴和天真。人们的思想在不同的年龄段总有不同的体现,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我们的孩子不该过早的全身心的投入到谈情说爱的天地,他们还很稚嫩,容易误入歧途,很多孩子陷进爱河而难以自拔。一些十四、五岁的中学生往往就为爱情匆忙地进行着“地下活动”了,也有公开为爱情高唱赞歌的。他们过早地为这种情感冲昏了头脑,更多的孩子的思想被一种莫名的似苦非苦,似甜非甜的情绪笼罩,诚惶诚恐,喜忧无常,而甚至寝食难安,课堂上也思想走神,如此怎么可以安下心来搞好文化学习和身心健康。
有些孩子一进入大学的校门,就以为进入了人生事业成功的保险箱了,认为高考前的冲刺太辛苦,太吃亏,该到补尝的时候了,大学成了他们的“休闲驿站”。这时候的孩子都很自信,认为自己已经足够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了,迫不及待地描绘各自的爱情蓝图,追寻自己“理想的伴侣”,疯狂地玩乐和享受着他们的青春和爱情。很多同学当众直呼对方为“老公”或者“老婆”而没有一点羞涩的感觉。根据我的调查,一般高校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确立了他们与异性朋友的关系,百分之三十五的同学在校外租房同居,百分之七十五的同学承认因谈恋爱或多或少地对学习和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
学生谈恋爱有两种现象,一种是寻刺激,游戏人生,打发空虚的灵魂;一种是真心相爱,真心付出,在玩乐中也相互有所帮助和提高。前者自不必说,后者却也无法预知未来的爱情之树能否开花结果,一旦失败,爱的越深,所受的伤害也会越深。两种现象的结果是一致的,损失的都是不可回头的青春的光阴,有的甚至还搭上宝贵的生命。前年我所在的武汉一所高校,就来了一位从广东高校过来的女同学要与她的网恋男生见面,可是,这个男生只把它当作是游戏而已,不敢出来见面,这对于不远千里为真爱而来的广东女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她在电话中说道,“你再过半小时不出来我就从此楼跳下去了”,是的,半小时后,那个男生没有出来,那个女生的花季人生也葬送在这糊涂的爱河里了。相信这样的事例已经很多了。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哦!
谈恋爱本身是一种亢奋的心理活动,年轻朋友初尝禁果如吸食鸦片,一发不可收拾。有些同学恋爱顺利的时候,看什么都是美好的,否则就觉得一切都是黑暗的,自怨自艾,看破红尘,愤世厌生,甚至有的精神崩溃,自寻短见,这些都是早恋带来的恶果。这些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同学们的年龄决定的,首先,同学们的世界观正处于形成阶段,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常常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对错,该如何取舍。也许今天的偶像会是你明天的仇人,很多人和事需要时间的检验,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成长中去慢慢分辨。其次,由于年轻,往往容易感情用事,一失足而成千古恨,那位殉情的广东女生就是血的教训。我们相信大多的孩子是淳朴天真的,他们往往给对方投入了全部的真挚情感,而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很大,且多思善变,幻想美好,欲望强烈,他们自己都无法保证自己哪一个时候所作的决定是一层不变的,也就无法保障不会给热恋中的另一方带来伤害。他们在寻找,选择,重新寻找又重新选择的生活中恶性循环着。我不知道对于还在学生时代的他们,成天在想些什么,在做些什么,什么是他们生活和生命的主流!他们有没有想过国家和他们的父母培养他们花费了多少心血!他们没有很好去把握和珍惜自己继续深造的机会,而是拼命去把握谈情说爱的机会,似乎离开了校园就地老天荒,青春不再。如今的社会,早恋早婚,未婚先妊,离婚骗婚等等现象严重,这在大学生当中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有很多本很优秀的青年,因早恋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业和前途,这是多么的可惜的事呀!对此,我们的学校、社会和家长们该作如何感想呢。
我们还应该看到,学生谈恋爱必将受到未来更多的不可预知的现实生活的影响。曾经的山盟海誓也许会在日后的现实矛盾中而被时间淡忘。今天的幼稚无故平添明日悔恨的泪水。事实也证明学生时代谈恋爱的多,成功的却很少。曾经幻想的五光十色的爱情,也许在回到现实的生活中会失去她灿烂的光环,爱的玫瑰会在具体到柴米油盐的生活细节中枯萎。很多在学校所谈的恋人,走向社会后由于工作分工不同,天各一方而无法生活在一起,又刚好在自己的身边遇上了更值得去爱的人,使他们不得不开始重新选择。也有的是因为工作条件,工作待遇和工作地位的差异而中断了恋情,这在他们的心中,多少要带来一些遗憾,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我想,同学们最好是等到大学毕业分工,有了更多的见识,有了一定的思想和物质基础以后再去谈论个人问题,既不影响学习,又会更现实,更可靠,成功的几率也会更高,岂不更好呢。
我最近就加入了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读书聊天群,看到部分青年朋友的所说和所写也不外情爱的内容。学唐宋遗风,为情而思,为爱而唱,或纵情高歌,或扼腕长叹,或自称深谙世事,看破红尘,或自怨自艾,恨世间没有知己。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学文,为什么行文,或为博得红颜一笑,填几句宋词,或为显示自己学识渊博,仿几声元曲,常常无端生出许多迷茫和苦闷。他们游离在春花秋月,烟雨楼台之间,走不出忧女怨魂,戚戚艾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境界,写出来的东西也多是华丽词句的空洞堆砌,表现的是一种无病呻呤的病态文学。他们为什么不能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忧国忧民,为世界的和平,为人民的疾苦去呐喊,为时代的进步,为灿烂的未来去高歌呢!我想,这还是因为“爱情”占据了他们的神经主线,走不出自我意识的狭隘围圈的问题。这里我并不是说谈论爱情就不好,年轻朋友由于生理心理的原因,聚集一堂对世界各怀不同的认知,对爱情各怀不同的看法,展现才华,寻找知己,结交朋友,当然是无可非议的。我这里说的是朋友们不可盲目仿古,为文学而文学的仿古,却得不到古人高风亮节的气质,学不了唐宋遗风的真谛,就不免给人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表现的也是一种无故悲天怜人的病态的爱情。
最近,一位高校教师和我聊天,谈到了他对孩子们的看法时说,“如今在校的部分孩子可以用‘轻浮’两个字去评价他们”。他们缺乏持之以恒,深入钻研学问的韧劲,对任何东西的学习,只得皮毛就沾沾自喜,浅尝辄止,这是多么不好的学风。就算是那些对“爱情”有过不倦追求,“深入”研究的同学,也并非对“爱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说到这里,也许有朋友要问,是不是我就理解了“爱情”的含义呢,回答是否定的,那么,我又凭什么来指责孩子们呢。还有孩子问我,“你为什么老是关注那些不好的现象呢?”
是啊,今天,我把自己和孩子们混在一起,不为要“教训”大家,只为近距离和你们做一回知心朋友,和你们聊天谈心,作为家长,关心你们的成长,作为谈文学,我却未爬上恢复高考制度后的末班车,没有踏进过大学的门槛,更愿意做你们的学生。我认为我们谈爱情也好,被爱情牵扯着谈文学也好,都不可离开社会生活实际去空谈,到底该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又如何去谈,如何去认识她的真谛,没有谁能说的清,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让我们在各自的生活实际中去慢慢体会吧。谁都不可以把自己的意识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希望已经步入社会的青年朋友,长怀一颗诚实的心,一定会找到你们所想找的“爱情”的。而作为新时代的每一个热血青年,都应该与时俱进,以时代为己任,积极投入到火热的社会创新实践之中去锻炼成长。也许真正的爱情就在其中向你招手。
学生就得一学习为主,走向社会还得以工作为主,我们不必刻意去寻求爱情,也许就在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知识,不断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爱情就悄悄来到了你的身边。有句话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话该如何理解呢,工夫还是要花的,就看我们花在什么地方了。
以上是我就谈恋爱现象想到的一些支离破碎的话,也许你有同感,也许你很反感,欢迎我们共同来探讨。
-全文完-
▷ 进入月寒(江大)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