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中经常会出现诸如“今夜三更时……”的台词,那么“三更”到底是现在的几点呢?“生辰八字”又是指什么?天干地支又是怎么回事?且看本文一一道来。
首先,古代的计时单位有时、更、点、刻之分。时即时辰,以地支为标准进行划分,一天24小时分别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等12个时辰。
子时(23时——次日1时)又称夜半或中夜,是夜的正中;丑时又称鸡鸣或荒鸡,是凌晨的1时到3时;寅时(3时——5时)又称平旦,象征着太阳将要出现了;卯时(5时——7时)又称日出;辰时(7时——9时)为食时,可见古人吃饭的时间在7到9点之间,比现在稍晚一些;巳时(9时——11时)又称隅中,隅即向之意,有“日出西南隅”之说,即接近正午;午时(11时——13时)即正午:未时(13时——15时)又名日昳,即太阳开始下落;申时(15时——17时)又名哺时,哺即食,可见古人的第二顿饭是在下午3到5点,而且古人一天只吃两顿饭;酉时(17时——19时)又称日入,太阳落山,《诗经》中“鸡栖于埘,日之夕矣。”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时候;戌时(19时——21时)又称黄昏,取其天地昏黄,万物朦胧之意;亥时(21——23时)又称人定,即万物安静平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十二个时辰。
现代人有时会因搞不清楚时辰的概念而出错,如早年《安徽文艺》中的一篇新诗《周总理就要来到我们之中》写到:绝对不能让老人家洗那带补丁的衬衣,他够劳累了,一天只睡三四个时辰。如果说一个人一天睡六到八小时,那就不能说是劳累了,所以按常理来说,此处应是“小时”而不是“时辰”。
而“更”是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两小时,一更天是19时——21时,二更天是21时——23时,三更是23时——次日1时,四更是1时——3时,五更是3时——5时。所以我们常说的“三更”就是子时,此时位于夜半,夜色最重,怪不得电视剧中很多离奇古怪的事多发生在这个时候。
汉朝时《乐府诗集》中就有“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的诗句,清代时亦有“细雨三更,帘外春阴卷”的词,可见以“更”为计时单位的流传时间是很广的。
而“点”是更的细分。一更分为五点,一更120分钟,则一点为24分,二更三点就是现在的22时12分;而“刻”可以用来划分一昼夜,一天为100刻,每刻为14分24秒,所以“午时三刻”就是指正午12时43分12秒,常听到清宫戏中提及“午时三刻于菜市口斩首示众”,可见古人的时间观念比现代人好得多,要不然这个“12秒”可就难把握的多。
最后再谈一下天干地支,这个比较复杂。天干地支在黄帝时就出现了,最早用于记日,后来也用来记月和记年。“干”本意为树干,“支”即树枝。古人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主宰着万物,天为主,地为从,所以就有了“天干”“地支”这两个复音词。了解一定的天干地支知识是有必要的,像《资治通鉴》完全是用干支法记日,古诗中也常用干支记日,我国近代史上也常有一些重要事件以干支命名,如戊戌变法、辛丑条约、庚子赔款等,都是以此为依据的。
由于干支记日记月过于繁琐,下面主要谈一下干支记年法。
天干分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鍨,地支为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十天干配十二地支,则会余下“戌亥”两个,再从“甲”开始配“戌亥子……”,则会余下四个,如此六次,就会出现以暌亥相配的情形,共六十组,即“甲子、乙丑……“,我们通常说的“年过花甲”指60岁,也就是这个原因。
古文中常以干支来记年,如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中就以“建中辛巳”“靖康丙午”“建炎丁未”等来记年,我们需要注意的十,干支60年重复一次,所以同一个干支名往往对应多个公元年代,像明朝洪武元年、宣德三年、弘治元年都是戊申年,所以换算成公历时一定要将具体朝代和帝王年号搞清楚。
如“建中辛巳”,我们知道建中是宋徽宗时的年号,由此可以查知此年为1101年,而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丙午年则为1126年。
关于由公历日期推算干支,可以参阅工人出版社1986年版的《公元甲子互检表》,此表较为简明,可以准确迅速的推算出公历日期相应的干支时间。
下面有一种简便的方法进行推测,由于公元元年是东汉平帝元始元年,为辛酉年,可知公元三年为甲子年,可以作为一个轮回的开始。
由公历推干支就可以用公元年份减去三,除以六十,所得余数即为干支序数。如1974年,(1974-3)/60=32……51,51是甲寅年,故1974年是甲寅年。但此法只适用于公元后,公元前则要加三。
而生辰八字就是用干支来代替初生的年月日时,如公历1988年9月21日6时的生辰就可以用“戊辰壬戌己未卯时”来表示。其实除了用于计时,干支还可用于占卜、医药、测风水等,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参看《易经》、《日知录》、《我国的纪年纪月纪日法》等书,对此处说明的较为详尽。
-全文完-
▷ 进入春犹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