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花样年华拈花听禅

发表于-2008年12月24日 晚上9:26评论-0条

就季节而言,立春的节气一过,城市乡郊便有了花事的纷扰。春天的花儿是千娇百媚,争奇斗艳的。不只开放在花园中,更开在一个个女人的脸颊、眼角和红唇边。随着季节的深入,视线里就渐渐的多了一些风姿绰约的著旗袍的女子;象一道道流动的风景,将传统和时尚结合的是那样的完美,又把含蓄和风情展露的一览无余。 

“旗袍”这种服饰,我自小就有点印象。从书中、戏剧、影视里,常常能看到对它的描绘。一说到它,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它是被誉为中国女士的“国服”的。究竟这种样式的服装所从何来,人们已经不再去探究,随着历史的浮浮沉沉,它的美也曾被深深的尘封。 

真正对旗袍有了认识的是看了影片《花样年华》,可以这样说,王家卫绝对是个懂得女人的男人。他让张曼玉身穿旗袍,并不断的更换着,眼花缭乱中或哀怨典雅,或靓丽动人;一袭旗袍竟被她演绎出了千种情调,万般风情。在光怪陆离的十里洋场外,让人感受到了红尘中的点点爱意。 

多年以来,岁月的风尘没有能够遮挡住旗袍的魅力,几经沧桑,它始终是女人心头的那一丝丝的最爱。那种美妙的丝滑质地,喻示着温润的东方女子的妩媚,凝练而又简约。再加上贴身的剪裁,把女人柔顺曲美的身体线条凸显无遗。一举手,一抬足,都能使女人充满别样的风韵。 

香港作家林燕妮说过“旗袍是全世界公认的美丽服装。评价之高,肯定高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这种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的装束,其顽强的生命力远非其他的传统服装所能比。看似简单,其实却有着精致的匠心,它的美的确能给人有无限的想像力。 

透过旗袍那或华美或素雅的外形,从立领、盘扣到线角等细节来看,就能使人嗅到那丝滑般线纹所发散出来的高雅、含蓄、端庄以及风情万种。 

并不是哪个女子都适合穿旗袍的。总觉得应该是那些内韵丰饶、温婉如玉的女人吧,穿上它才能两相皆宜。高挑的身姿托出的是古典的神韵。也不是哪个男人都能欣赏的了旗袍的美的。我一直都认为旗袍之于秀外慧中的女子而言,只是一个道具,但确是不可或缺的道具。想想看,从市俗到婉约,这其间的路该有多长? 

说来也怪呢,我在读辛弃疾的词时,总会不自觉的坐在书桌前或站起来大声的念“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样才觉得够劲儿;而再读秦少游的词,我却喜欢在灯下,慵懒的斜倚在床上,“宝篆烟消鸾凤,画屏云锁潇湘。暮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再想想看 ,若去品读旗袍呢? 

江南柔柔的杨柳风中,洒洒爽爽的、蒙蒙的烟雨里,一个身著蓝调旗袍的绝色女子,撑着一把油纸伞,眼中盈满了柔柔的笑意。她正轻踏着平平仄仄的青石板,从寂寞的、长长的雨巷里走出来,周围是不断的小桥、流水... ...光阴从她的身边悠悠的流过,带走了青丝一样的年华... ... 

哦,那该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旗袍和女子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更是相得益彰的。单一的把两者分开来谈,都不足以显现那种别致的美。用巧夺天工来形容,显然是降低了它的灵性,因为在雍容、典雅的绸缎背后,我们能看到的是洗尽铅华的矜持和繁华落尽后的沧桑。 

花事荼蘼后的清夏,一朵一朵的花儿又开了!五颜六色的盛开在我们的身边,盛开在我们所要观赏的舞台上,盛开在我们的心里。 

生活自在如笔,书了一朵,又书一朵,一口气,还是剩下了一些 ---- 算了吧,留给来年吧,但来年又是哪一年?... ... 我就这样的想着,又期盼着,不经意间,一个多世纪过去了... ...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拈花听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指尖如水点评:

身着旗袍的婉约女子从古巷中袅娜走出,撑一把颜色微旧的油纸伞,不是寂寞地踏着青石板,是韵味十足地顾盼着,仔细想想,是谁留下了亘古未变的和谐?还是这似水的年华中我们始终摆脱不了那别样风情的诱惑?
文笔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