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农民即指在农村出生,在农村成长和在农村生活的人。他们以种地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人民,简称为农民。但是,在日新月异潮流涌进的二十一世纪,在我所生活的城市里,我却发觉了“农民”一词似乎已不再特指这一群人,而有了新的变化,新的含义。那么究竟是什么变化呢?且看下文:
几个朋友兴致勃勃的喝茶聊天,其中一个一不小心闹了个笑话,出了糗,另外的人除了捧腹大笑同时用提高了二十分贝的声音说:“啊哈,你真是一农民啊!”瞧,这里的农民可不是什么传统意义的农民,而是指滑稽的,可笑的,甚至有傻瓜的意思。
再一日,邀了闺中密友逛街,一漂亮女友在服装店试穿了一款不怎么漂亮的衣服,另一女友通看全身,眉头一皱叫道:“哎呀,别买啦!简直就是农民一个!”这里的农民又成了不好看的,不合适的或者不伦不类的甚至是丑陋的代名词。
老公的一帮朋友难得相聚,偏偏一位帅哥又姗姗来迟,而且哈欠连天,蓬头垢面,衣服未扣,鞋带未系。正在牌桌上愁眉不展的一未女子猛的一抬头看到那副尊容不禁笑出了声:“咋的哟!成一农民了!”这里的农民又指了没精神的,邋里邋遢的,不修边幅的。
如此例子,数不胜数,举不胜举。总之,农民已成为傻不拉叽,邋里邋遢,粗俗不堪,不伦不类等等的代名词。在讲究潮流的时代里“农民”一词已成为一个万能词更成为一种时尚。人们烂熟于心,惯用于口,似乎谁不说谁就落伍,谁就不属于新时代的人。于是,随时随地,任何事情,只要不怎么顺眼都可以用“农民”一词来形容。
作为农民出身的我每每听到这样的形容,便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一定的刺激。
记得小时侯我的外婆教导我:“做人要善良、诚实、勤劳,要有礼貌,尊老爱幼;讲话要斯文,不能说脏话。”这和我以后在书上学到的做人原则是极其的雷同的。而外婆正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标准式农民。她整日梳着光滑的发髻,穿着平整的衣裳,言谈举止没有半点粗俗。而老家四里乡邻也都家家户户收拾得妥妥帖帖,人人出门整齐洁净,从没见过谁邋里邋遢或者极其的不伦不类。那么为什么“农民”却偏偏成了这些的代名词呢?
我想这也许应该从久远一点说起。在任何朝代,新的产物出现,首先都会在人群最集中的地方出现。城市是个人群最集中的地方,理所当然的属于首选。而农村相对经济低下,大多数的产品都较晚才能出现。尤其,在没有电视一类物品产生的时候,城里的一些东西对于农村恩来说确实是新奇的,他们见了就象刘姥姥进大观园好奇而又陌生。他们也不会用城里的一些用品。但是,在铺天盖地的各种品牌的电视诞生以后,农民已经可以从花花绿绿的银屏上去了解各种各样新鲜的一切事物。甚至,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发展,城里有的农村也有了。农民更是随时可以进城,城市再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天堂,城里的东西也并非遥不可及。
农民除了种地,还懂得了学习懂得提高文化修养。倒是在城里,好吃懒做的人不乏其人,出口成脏的比比皆是。那么他们还有什么资格将一切不好的习性,不好的现象甚至个人主观的看不顺眼用“农民”来形容呢?而勤劳、善良、朴实这样的词语我却从没听过谁用“农民”代替过。难过之余我不禁想到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如此呢?是文化素养的限制?还是根深蒂固的农民形象就是如此?时代在进步,那么观念是否也该更新呢?这也许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全文完-
▷ 进入婉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