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听到同事说小孩上学如何辛苦,如何花钱。不由感叹,社会变化太大,难以置信。自己当年是如何的情况呢?想想之后,不由发笑。当时的苦已变成美好的回忆了。
一,灯
小时候,家乡还没有通电。一灯如豆,全家人围坐一圈。父亲在黑暗里抽烟,火星一闪一闪。母亲在黑暗里做永远做不完的针线活。记忆最深的的是做鞋底。‘唰唰’的来回抽拉。针脚紧密,整齐。我在最亮的地方看书、写字、或者咬着铅笔头发呆。
有一次,父亲请来小叔考我生字,写错一个打一板子,那天晚上我写错了十几个。打急眼了。装作不小心,胳膊撞向煤油灯。顿时,漆黑一片。所有人惊叫着找火柴,扶灯盏。我却在黑暗中笑得很开心。放到现在,高高在上的电灯泡是不可能够得着的。当然挨打是不可避免的。
二,写生字
俗话说‘读书识字’。小学阶段,写生字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好比上楼的台阶。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爬。但是我们写生字不是在本子上,而是在地上。用一根木棍、干电池的碳棒、
牙刷把、钉子,总而言之,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宝贝。写生字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的,每个人选择一个地方,用自己的宝贝在地上画,一边画一边念。十遍、二十遍。。。。终于画会了,地上出现一个大坑,用脚将周围的土填到坑里,踩平。看着手里的宝贝,铮铮发亮。一种是动态的。一般在操场进行。所有人排成一行,一个挨着一个,每人占地宽约一米,长度为操场的长度。用宝贝在自己的领地上打行,大约十公分宽一行,写满一行重头再来。一直延续下去,会有几十米长。老师双手抱胸,来回踱步,走到谁跟前,谁便大声的念,使劲的画。有些学生为了漂亮,手握半拳,横着一拉,一道净土,字写在上面,清晰明了。整体一看,气势不凡。到最后手掌磨破,鲜血淋淋,可老师的一句表扬,任何疼痛都不觉得了。
三,教室
土坯墙上一人高的地方密密麻麻全是钉子眼,上面挂满了书包,馍袋,花花绿绿绕了四分之三的教室墙。还有四分之一是水泥黑板。钉的洞太多了,有人图省事,找来半截木棍直接插在原洞里。课上到一半,“砰”一声,书包刚好砸在认真听讲的主人头上,“哇”的一声尖叫,全班哗然。老师大眼一瞪,满座哑然。偶尔“咕”的一声,如狗噎食。小拳头塞在嘴里堵着,面目狰狞。
玻璃窗子多数是纸糊的。没有大纸,旧书一页一页接起来,小心翼翼粘上去,寒风一吹,“呼啦啦”响成一片。当时农村养狗的人家多。放学时,学生排成队伍从前门出。狗排成队伍后墙入。一头撞破白天糊好的窗纸,寻找学生剩下的碎馍。第二天上学,继续小心翼翼的拼接,小心翼翼的糊上去。也有调皮者。放学后守在教室里。手捏抬水棒,狗头从窗子伸进来,大棒下去,‘汪’的一声,‘叽哩哇啦’掉头跑掉。出门一看,每个窗台上都是。‘嗖嗖’跳下,跟着受伤的狗排成一线,越墙而出。
四,取暖
寒流袭来,教室冰窖一般。当地一火炉,却是象征作用。戴着母亲做的大棉手套无法翻书,伸出舌头轻轻一粘,正好一页。写上两分钟字,或双手捂嘴,连连哈气。或伸进腋下,屏气凝神,片刻之后,猛然抽出,奋笔疾书,如此反复。偶有诡计多端者,找来石头,塞进炉膛,上课铃响,一火钳勾出,小手抓起,左右互换,呲牙咧嘴,冲到座位,‘咣当’一声。砸在桌上。旧书掩盖,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一只手悄悄伸到书下,顿感温暖如春,得意洋洋。也有不慎者,石头太烫,一缕青烟,书上一个大洞,连忙吹打,好不容易灭火成功,却要承受老师赐予的皮肉之苦。
-全文完-
▷ 进入西北苍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