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报纸对中国新闻的前景影响小谈素月如霜

发表于-2008年12月19日 下午4:37评论-1条

关于当代中国新闻界发展发面的书我也看了一些了,第一本书时就想略略谈下自己的感受,又恐知识面不够广阔,哪能在那些新闻前辈著作前指手划脚.现在我以一个卑微到灰尘的新闻后辈角色简单说下我的想法. 

几本书都同时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面临新传媒的不断出现,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主的电子媒介的出现,新闻的主体-----报纸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近年来报纸阅读人数的急剧下降是很好的例子.无论是这几本书的言论还是老师讲课时说的话,都说明报纸受到威胁,那么整个新闻界就面临生存与消亡的挑战了.首先我想表明下我的态度:我觉得这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甚至我觉得报纸的消亡是新闻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消亡不仅不会使整个新闻界面临生与死的艰难抉择,反而会破坏纸质媒体对新闻界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桎梏. 

现在报纸还能存活,我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互联网这一代还只是占一部分,很小的一部分.中国近14亿人口只有1.4亿是网民,大部分人信息的来源还只是报纸或者是道听途说:二是报纸有其便利性,可以带到任何地方阅读,几张纸而已.可是这两个优势迟早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失去,甚至变成劣势. 

我们先看第一个优势:互联网人数的问题,这不用我说您也能明白,网络发展的速度我已不必多说.美国1969年才发明的阿帕网(arpa.nex),1983年才定好的tcp/ip协议,也就是互联网正式诞生并真正实现电脑间的互联,中国90年代才引入的互联网.作为80后的互联网对世界的影响远远大于人们可以预料的,第一个优势近则几十年,远则几百年,必然和历史一样成为过去.那时候报纸的现状明显会更加拮据. 

再看第二个优势:方便.手机报在1998年悄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作为现代人身上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已经成为新闻界在继互联网之后的第三大战场.早期的手机报以及用手机上网看报有这样几个劣势:信息量不足,再怎么详细的手机报,跟纸质报纸的信息量是没法比较的,只能起一个提醒人们有这样一件事发生的作用,具体信息还是必须回归到报纸和互联网上.其次是价格,手机上网的价格还是不可忽视的.然后是信息的筛选.报纸你可以拿走你最爱看的栏目.但对技术的进步和手机的发展而言,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甚至手机和互联网还有一个纸质报纸永远做不到的优势:可以进行即时交流,在看的信息下随时发表自己的感言,实现读者与信息发布者的交流或是有相同意见者的交流.这对新闻以及人的思想目前发展形势而言是必要的.读者已经不再只是受者,也希望自己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沉默的螺旋"理论可以说在这里已经完全失去原来那深刻的影响,可以说这个理论沉默了 . 

既然在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媒体的作用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以及同时也是受众,明显扩大了新闻传媒的影响范围,提高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这个年代是对信息极端需求的年代,以记者为代表的新闻人所传播的信息还是大众最需要最相信的,所以新闻人不会消亡;同时新闻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手机以及最近的上网本进一步发展,以电子媒体代替纸质媒体,在电子媒体这个陌生而广阔的空间探索发展,不仅仅在有限的行将灭亡的纸质媒体上狗延谄喘. 

报纸的消亡不代表新闻的消亡!是凤凰涅磐的重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素月如霜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若书点评:

中国的许多事情坏在报纸上,报纸消失了,中国会进步更快。

文章评论共[1]个
NortheasternWolf-评论

很有思想 欣赏了 问候啦 新年记得要快乐呀~~~~at:2008年12月20日 上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