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故事
在滇中高原的小城,冬天里的太阳总是暖洋洋的,我总爱在别人面前夸耀我们高原小城的气候好,“四季无寒暑,一年四季如春天”。不是吗?你走到公园和广场上都能看得出来,现在虽然是冬天了,山茶花已经盛开了,杜鹃就不用说了,一年四季都轮回开放着,只是到了春天开得更灿烂辉煌一些,春天来时,最漂亮的杜鹃花是云南特有的高山大棵杜鹃马缨花,马缨花一朵有碗大,鲜红透亮,无数朵马缨花绽放在一棵树上,远远望去,就像一棵树上挂上了无数个红灯笼,好看极了。
冬天的早晨,我常常偷闲跑到叔叔开的摩托修理店玩一会,叔叔年老了,修理摩托车主要是他小儿子的事,来修车的人多时叔叔打一下帮忙,我到修理店玩时,叔叔就抬出一条长凳来我俩坐在一起聊天。叔叔一生勤劳、坎坷,经历了多少沧桑岁月,如今老了还是哪样的勤劳智慧。享受着冬日暖和的阳光,听着叔叔讲过去的故事,心里是说不出的惬意。
我的叔叔中等个子、苗条身材、长得俊俏,年近古稀的人了还是那样神采奕奕的。叔叔出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读过小学三年级,由于家境不太好早早的就辍学了,叔叔小小的年纪就承当起家庭的重任,田地里干活、放牛喂猪、上山砍柴。大跃进时期毛泽东提出大炼钢铁、超英赶美,这段时期全国上下开始了大炼钢铁的热潮,十五岁的叔叔就到离城二十多公里的山野里参加了大炼钢铁运动,年青的叔叔天天听大人们说要放卫星,在炎热的夏天里,土炼钢炉旁,汗水湿透了衣服,叔叔和其他人们顶着烈日拼命的干着,希望能快一点放出“卫星”来。毁掉了大片的树林,把含铁量不太高的矿石烧化出了一小点红红的铁水,大人们欢呼“放卫星”了,年青的叔叔惊呆了,原来这就是所为的“放卫星”。大炼钢铁结束后,叔叔又到城南二十多公里外的磨盘山上参加大跃进水库的建设,磨盘山海拔2400多米以上,冬天里寒风萧萧、寒冷彻骨,年青的叔叔穿着单薄的衣服和大人们一起冒着严寒大干苦干,挖水库,兴修水利,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转眼间叔叔长到二十六岁了,六十年代中期,我亲爱的叔叔找到了一个年青漂亮的姑娘结婚了,结婚以后,为了家庭和生活,叔叔又去了离城一百多公里的哀牢山区的小镇上的糖厂打工去,小镇在红河岸边,属热河谷地带,夏季里闷热难熬,高温达40多度。小镇酷热的天气,从阳春三月开始要到金色秋天以后才会变凉一些。热河谷地方气候恶劣,不小心就会得疟疾(当地人叫打摆子)民间有一句谚语,“要过红河坝,先把老婆嫁”,叔叔在一次工作中病了,大热天都会感到很冷,险些丢了性命,苦命的叔叔在糖厂干了五年的临时工以后,离开了哪个鬼地方回家里来了。
叔叔是一个聪明能干、诚实善良的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并没有去参加那些荒唐无聊的运动,而是凭着自己多年来打工学到的手艺,到百货公司做木活和水泥工活计,一干就是十多年。在哪个红潮袭卷全国,广播里天天喊着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的年代里,哪时的我是一个五、六岁的少年儿童,我和几个伙伴常到街上玩的时候,看到的是满墙的大字报,高音喇叭放着高亢雄壮的“大海航行靠舵手”,红卫兵小将们身穿绿军装、手持红宝书、胸前戴着毛主[xi]像章、左臂戴着红袖套在大街上疯狂的跳着‘忠’字舞,游行的队伍抬着鲜艳的红旗和毛主[xi]像,跟着插满红旗的彩车游行,嘴里高喊着:“打倒xxx、毛主[xi]万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我们玩够回到家里,叔叔就问我:“美(方言孩子)玩回来啦,给好玩?我就回答说:街上热闹死了,东风浩荡红旗飘扬”,叔叔听后笑了……就是在哪灿烂阳光的日子里,红色记忆深深地印记在我们童年的岁月里。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由于叔叔木活做得好、认真细致,水泥工活计又很在行,城建局的领导把他请去参加城市公园的建设和龙泉寺的修复工作,叔叔很吃苦耐劳,这一干又是十多年。公园修建好了,给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地方,美丽的公园装点了美丽的城市。
叔叔是一个朴实的人,他跟我说过一句话让我感慨不已。叔叔说:“作为国家的一个公民,要守国法、守纪律、守本分,做一个国家的良民”。是啊,如果人们都能有这种思想观念,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不就完美多了。慈祥善良的叔叔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平凡的一生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就是叔叔这样一个平凡的人,用他一生的勤劳和智慧,默默地为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如今,我的叔叔老了,我劝他说:叔叔,儿女们都长大成人了,您辛苦了一辈子,现在要好好休养、应该享享福了。可是叔叔说:闲不住啊,闲着到觉得不舒服。是啊,叔叔一生勤劳,现在叫他闲下来享享福,他老人家还感到不习惯呢。叔叔每天傍晚会提着自己养的画眉到河堤上放鸟去,长长的河堤晚风拂柳,夕阳映照在河面上反射出一道道金光,夕阳映照在叔叔的身上,把叔叔的身影拖得老长。雁叫划长空,寒日薄西山,人生成败转空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叔叔啊,我亲爱的好叔叔,我衷心的祝福您健康长寿!
-全文完-
▷ 进入杨桂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