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老上海的广告月色-朦胧

发表于-2008年12月18日 下午4:32评论-2条

广告,古时称为幌子、告白、仿单、招贴……。十九世纪末,才在我国报刊上出现有“广告”这个术语。据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记录,汴梁城东门附近十字街就有各类横额、竖牌等广告牌30多块。有大酒楼“正店”字样的灯笼招牌,卖羊肉的“孙羊店”字号,挂有“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竖标的香店,挂上“王家罗锦匹帛铺”横幅的绸缎店等等,描绘了当时汴京从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是中国古代商业招牌广告的真实缩影。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用不平等条约打开了中国大门,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洋货源源而来,有些国家还在中国开设了工厂(如英美烟草公司等),同时把各种近代的广告形式带进了中国,为他们的经济掠夺服务,但从客观上看,这却把中国的广告推向了近代化阶段。

那时,广告的媒体可以分为报纸、杂志、广播、霓虹灯、交通工具上,除此之外,还有路牌广、墙体广告等。这些广告媒介,开始时是由来华的外商和舶来商品采用的,后来民族资本家也相继采用,特别是一些日用商品如肥皂、牙膏、药品、卷烟等。原来,中国的进出口集中在广州,鸦片战争后移到上海,外来广告和民族资本的广告在上海出现,使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广告的发源地, 

儿时记忆中的广告,最深的有以下几种----

阴丹士林布:阴丹士林本是人造染料的一种名称,德文indanthren的音译。原有各种颜色,但是人们嘴里常常说的“阴丹士林色”多是指的青蓝色。它的颜色比其他布更为鲜亮,耐洗、耐晒、坚牢度较高,广告语就是“永不褪色”。出厂的每匹布的上面都有一纸招贴画,画面上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少女,身着士林蓝的旗袍,侧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膝上摊开着一本厚厚的竖排书,身旁靠着一把遮阳伞……那些年头,这样的服装迷住了多少少女少妇,她们都以能穿着这样的服饰走在霞飞路上为莫大的荣耀,也确实吸引了无数的眼球。

美丽牌香烟:香烟壳子上的一句广告词,是“有美皆备,无丽不臻”。月份牌上的美丽牌香烟的美女,是有生活原型的,现在称为“形象代言人”。她叫蒋梅英,是旧上海的十大美女之首,仕女图和明星照交相辉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蒋美英在62岁时依然风韵犹存,虽过着清贫的生活,衣服朴素但干净清爽,举手投足仍然很有气质,看上去至多只有40来岁。她寡居在家,不幸却被一个26岁的管片民警猥亵了,从这也能看出她的美丽的魅力。而且,时隔9年之后,她还是死在那个民警的手中。可以说,她是因美丽而死的。美丽不是她的错,错的是发现美丽的那双邪恶的眼睛。

祥生出租汽车:创始人周祥生,18岁那年,有机会进到礼查饭店当“仆欧(boy)”,也正是这份工作,让他的一生有了转机。他学会了一口流利英语,工作中常代客雇车,与车行主及司机交往甚密。1919年起改营个体出租汽车业务,至1931年已拥有雪佛兰轿车400余辆。上海滩上所见到的祥生车行的车一律为青绿色,车头前饰一个锃亮的商标大“j”字,车厢三侧漆上醒目的电话号码“40000”,穿梭于上海的大街小巷。平时乘坐祥生的出租车,会被赠予印有“40000”和爱国广告语的青绿色饭碗;年底时,祥生车行则到处分送日历,日历底板上当然也是“40000”和爱国广告语。上海滩上“祥生40000”随处可见,在饮食游乐场所更是触目皆是。九一八、一·二八等事变后,全国人民掀起抵制日货高[chao],祥生又提出“4万万同胞,请打四万号电话,中国人坐华商车”的口号。祥生车行的兴旺发达,电话号码“40000”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天厨味精: 创始人吴蕴初,本世纪20年代初,他看到上海的街头巷尾到处是日商倾销“味の素”(老上海到现在还把味精叫成味之素)的巨幅广告,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利用业余时间,翻查资料,在家中一个小小的亭子间里,与夫人戴仪女士用瓶瓶罐罐加酒精灯着手试验。经过1年多的日夜辛劳,终于获得了一撮色泽洁白、味道鲜美的结晶体,即是后来的味精。为了宣传其珍奇美味来自天上庖厨,便冠以“天厨”二字。他打出“天厨味精,完全国货”的大旗,味美、价廉、国货,大得人心,销路一下就打开了。 天厨味精行销后,也在上海到处张贴大幅广告,与日货“味の素”激烈竞争,在全国人民抵制日货运动的促进下,销路日广,尤其在南洋一带的爱国华侨中更是大受欢迎。吴蕴初由此成为闻名遐迩的“味精大王”。 

虎牌万金油:是华侨实业家、报业家胡文虎先生创建的广州永安堂药店生产研制的。父亲去世后,胡文虎和弟弟胡文豹继承了永安堂中药铺。胡文虎对玉树神散进行了改良,他根据中西药理,采择中、缅古方,并重金聘请名中医师、药剂师多人,将该药精心研究改良成为既能外涂又能内服、携带方便、价格便宜的万金油。不久,虎牌商标万金油畅销东南亚各国和中国各地,胡氏兄弟由此发家致富。它代表了一种当年在中国和东南亚几乎家喻户晓的中成药——虎牌万金油。上海的街上也到处能看到它的广告,一头剧烈奔跑的猛虎,似乎正在捕获即将到手的猎物。胡文虎还是著名“星系”报纸的主人。新加坡的《星洲日报》、香港的《星岛日报》、泰国的《星逻日报》等十余家报纸均是他一手创办。他认为办报与建学校、开医院一样是直接为公众服务的重要事业。但实际上,他办报纸更重要的目的恐怕还是便于为他的虎牌商标万金油做广告。胡文虎很注意商品宣传,精于广告术。

龙虎牌人丹:20世纪初,日本在中国大量倾销商品,中国城乡,到处可见翘着小胡子的仁丹招贴画。中医眼科世家出身的上海商人黄楚九对这小小仁丹在中国大地横行无忌愤愤不平。1909年黄楚九得到一张“诸葛行军散”的古方,同时参考自己祖传的《七十二症方》,反复研制出新的方剂,做成小粒药丸,取名为“人丹”。龙虎人丹上市后,黄楚九大力宣传,凡是贴着仁丹广告的地方,都贴上醒目的龙虎人丹广告,与其展开竞销。

日本东亚公司眼看龙虎人丹对他们的仁丹构成了威胁,便控告人丹是“冒牌”、“侵权”,要求中国政府勒令停产。黄楚九聘请上海著名大律师,与日商大打官司。直至上诉到北京最高法院机关,1927年做出终审裁决,判定“人丹”与“仁丹”两药各不相干,可以同时在市场上销售。十年诉讼虽令黄楚九损失十万余元,但“人丹”的名声逐渐扩大,销路大增。

关于仁丹还有一个传说---

日军侵华时,在中国的城乡各地,都能见到莫名其妙的蓝白两色的“仁丹”广告,上面画着个留着八字胡的人像。原来,这是日军设置的路标特殊暗记:八字胡微微向上翘起,表示此路畅通无阻;八字胡的左角向下垂,即表示左转弯不通,应向右转;八字胡的右角向下垂,即表示右转弯不通,应向左转;如果八字胡都向下垂,就表示此路不通,不能前进。当年,在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日军就是利用这一秘密标志在南京施暴的。这一“仁丹广告”阴谋,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被揭露于世。故事的真实性虽已无从考查,但国产“人丹”与日产“仁丹”曾打过长达十年的官司却是史实。

日本投降后,美英产品大量倾销市场,民族资本工业也不甘落后,华洋杂陈,广告也是层出不穷,克宁奶粉、、胜家牌缝纫机、奇异(ge)牌收音机、邓禄普汽车轮胎、三枪和兰苓牌自行车、乐口福麦乳精、马头牌水彩颜料、a字牌墨水、派克金笔、鹅牌汗衫、蜜蜂牌绒线、华生电风扇、拜耳制药、固本肥皂、414毛巾、美女牌棒冰、马宝山饼干、rca水果卷糖……就不再一一例举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月色-朦胧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追溯国人广告的开始到发展,经典温馨地回顾了老上海的一些知名广告。
文笔自然,翔实。

文章评论共[2]个
亦白-评论

又是缓缓铺陈的一幅历史画卷。仿佛流水一般。at:2008年12月19日 中午1:45

月色-朦胧-回复上了年纪,难免会回忆过去的东西就多了点。 at:2008年12月19日 下午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