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脸,渐渐在改变
“他长着一张教育一样的脸。”
文学泰斗钱钟书在其著作《围城》中,用一句非常恰当的比喻把中国古代至现代教育的特点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为一名身处基层的教师,读过《围城》后,这句很经典的句子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钱先生板着面孔(我想钱老先生在写这句话时肯定是带着这样的表情)给我们画出了这张脸谱,让我们不得不折服而又深感羞愧。
在我们的印象中,无论是“教书先生”,还是“教师”,对于弟子或学生来说,他们的表情始终是那么严肃,那么不拘言笑。因为在传统看来,只有这样才是为人师表的表情,才是渊博和威信的象征。那样才显得成熟稳重而不轻浮,诚恳坦荡而不奸猾。不难想象:一位身着深色长衫,胡须髯髯的长者,坐在讲桌前,手执书卷,表情严肃,摇头晃脑,拖着长长的尾音范读着诗文;一位教师,准备了很多习题,脸上不拘言笑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大讲特讲怎么审题怎么做题。能教出(暂且不用“培育”这一词)什么样的弟子和学生。弟子或学生稍出差错就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一番管你能不能接受的训斥,一通上纲上线的大道理,一阵竹片与肌肤的“亲密接触”,一堆机械重复的罚做作业,或者画圈站立蹲马步扫清洁的体罚,能达到什么样的教育效果。
“老师有没有不穿衣服的时候?”
“老师吃饭时是什么样子?”
“老师上不上厕所?”
……
读小学时,我和我的伙伴们就对我们万能和永远都正确的老师们讨论过类似的问题。
现在想来,是那张过于严肃的表情给我们的思维加上了双引号,让我们长久地困在他们的茧中难以演化成蝶。
“孩子交给你,我放心。给我管严点,不听话不爱学习就海实(用力)打,我决不护短(迁就)。”
这是大部分农村家长对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是嘴里应答着,而心里却在反问:“为什么要打孩子?”
这是科举制度和应试教育造就的中国教育的脸。
庆幸的是,中国教育的这张脸,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地在改变。
先是要求为师者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强调师生人格上的平等。虽然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和等级官僚等观念的左右而使这张脸的转变显得有些虚伪,但毕竟它在渐渐地改变,并且越来越接近温和。
接着是以法规和文件的形式明文规定“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准课余和节假日补课”,“小学一二年级可以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八点之前不能上早课”,“不准将学生的成绩排名”, “不准单纯以学生成绩对教师实施奖惩”“学生的成绩采用等级制而不用分数来评价”……这些规定曾一度使这张脸显得无奈而又显得一下子轻松了许多。无奈的是:这样规定,学生的成绩怎么提高。轻松的是,既然不实施教学奖惩,学生成绩不以分数的方式与家长和社会见面,要减轻学生负担,那么,我们又何必花那么多的心思和精力在教学上去呢?体罚学生也是为了成绩通知单上的分数高一点,工资不被扣或者少扣一点,既然这样,我们又有何必要去体罚学生呢?于是教师们也开始自我减负,这样做的结果曾使教学质量一度下滑,搞得家长们怨声四起,学生大量流失。
然后“素质教育”的观念出炉,强调学校和教师不光“教书”,而且要“育人”。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科教育提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纠正了“素质教育”不要考试,不要分数的错误观念,而是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屏弃“高分低能”和“高分低品”的不合格“产品”。
新课程改革如一阵春风,给当代学校教育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新的活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人为本”的观点在当代教育思想中充分体现了出来。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性地学习。在教学目标上,从以前单一地注重基础知识和后来提出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渡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特别注重了课堂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价值体验 ,一堂好课,它应当使学生的知识得到积累,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体验,过程是愉悦的,方法是得当的,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和谐有效的。在教学内容上,从以前的单一使用教材(教科书)到新课程提出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从以前单一的课堂资源过渡到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双重并举,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布告栏、广告栏、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家庭生活、日常社会生活等”等。即便是思想品德课,也不主主张“说教”,而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教师的引导,同伴的交流来达到教学目标。
至此,中国教育的脸才变得“和蔼可亲”。有专家提出,“教师”这一称谓已经与当代教育思想不太合拍,应当叫“导师”。可这样不是乱了辈分吗?小学、中学的教师岂能与学历、水平与你相差太远的硕士生、博士生的老师相提并论呢?你们的地位和收入与他们相差实在是太远了!
在中国的等级观念和官僚作风彻底根除的时候,教师们就可以称做“导师”了,我想。
-全文完-
▷ 进入散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